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勒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并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勒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wù),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后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勒佛負責公關(guān),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wù),嚴格把關(guān)。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其實在智者的眼里,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guān)鍵看如何運用。
企業(yè)管理啟示:
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個世界上沒有廢人,每個人都會有他合適的位置。把宋徽宗按在皇帝的位置上,其政績只能排倒數(shù),但若是把他按在藝術(shù)家的位置上,他是古代少有的藝術(shù)天才與全才。格蘭特作為美國總統(tǒng)政績平平,但在軍事上他是常勝將軍,在南北戰(zhàn)爭中立下赫赫戰(zhàn)功。
其實在企業(yè)用人過程當中又何嘗不是如此?沒有誰是全能的,區(qū)別只在于我們有沒有把他放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上。品牌戰(zhàn)略專家、超一江湖創(chuàng)始人任超一老師認為,沒有誰是一無是處的,就看你怎么用這個人。合適的人安排合適的崗位。
超一老師認為,人治不如法治,沒有人愿意被管理,與其費力地去管理每個人,不如制定一套可以實施落地的制度。靠制度去統(tǒng)一約束管理每一個人。企業(yè)員工管理應該本著“感情上無限接近,工作上嚴格要求”的原則,以結(jié)果為導向制定崗位目標,超一老師稱之為“崗位稱重表”。把整個月的工作任務(wù)細化到每天,分出主次,并嚴格要求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務(wù),因為只有完成了每天的工作才有可能完成整個月的工作。
示例: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崗位稱重表的模板,如果有什么問題,歡迎大家留言提問。小編會安排超一江湖的專業(yè)顧問為您解答^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