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坤,孟凡坤講師,孟凡坤聯(lián)系方式,孟凡坤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家庭教育演講|高考勵志演講|中考勵志演講|感恩教育演講
4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孟凡坤:企業(yè)培訓師孟凡坤分享 五種溝通模式,如何達到身心一致
2016-07-26 3087

薩提亞五種溝通模式,如何達到身心一致

沖突似乎不可避免,尤其是親密關系的人們之間,就更多見而棘手。沖突往往跟雙方在乎的事情有關系,跟我是不是被愛,是不是受到尊重有關。不同的人,溝通模式也不同,這是理解他人也是理解自己的一把鑰匙。

在介紹薩提亞學派的五種溝通模式前,先給個小背景:


這個圖是薩提亞派溝通模型總圖。后面解釋那五種溝通模式,都從這個圖生發(fā)而來。但是前四種都各有缺陷,只有在第五種那里,自我、他人、情境三者才得統(tǒng)一,三者元素都有表達和展現(xiàn),哪個都沒有被壓抑或無視?,F(xiàn)在看看,你是哪種吧。

1.討好型


占人群 50%。討好別人,只有他人和環(huán)境,沒有自己。試圖遠離對自己產生壓力的人或減輕自己因某些人所帶來的壓力。

言語:“都是我的錯”、“我不值得”、“你喜歡怎么樣?”“沒事沒事”。

比較典型時——

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無助" ,懇求的表情與聲音,軟弱的身體姿勢。

行為:舉動:過分的和善,道歉,請求寬恕、諒解,哀求與乞憐,讓步。

內心感受:"我一無是處" "我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可能造成的身心反應——

心理反應:神經質、抑郁、自殺傾向。-

軀體反應:消化道不適、胃疾、惡心嘔吐。糖尿病,偏頭痛,便秘等。

2.指責型


占人群30%。攻擊別人,只有自己和環(huán)境,沒有他人。試圖表明不是自己的過錯,讓自己遠離壓力的威脅。

言語——“都是你的錯”、“你到底在搞什么?”、“你從來都沒做對過”、“要是你….那就….”、“我完全沒有錯”。

比較典型時——

情感:指責:"在這里我是權威。"-

行為:攻擊:獨裁、批評、吹毛求疵。-

身體姿勢:很有權力的樣子,僵直。-

內心感受:隔絕:"我很孤單和失敗"。-

可能引起的身心反應——

心理反應:報復、捉弄、欺侮。-

軀體反應:肌肉緊張、背部酸痛。循環(huán)系統(tǒng)障礙、高血壓、關節(jié)炎、便秘、氣喘等等。

3.超理智型


人數(shù)較少,15% 。壓抑感覺,逃避感受。只有情境,沒有自己和他人。

逃避現(xiàn)實的任何感受,也回避因壓力所產生的困擾和痛苦。-

語言:總是客觀的、引述規(guī)條和抽象的想法,使用冗長的解釋、復雜的術語,避開個人的或情緒上的話題,很少涉及與人有關的感受,常說:“人一定是要講邏輯的”, “一切都應該是有科學依據的” ,“人需要冷靜”。

比較典型時——

情緒:頑固、疏離:"不論代價,人一定要保持冷靜、沉著、決不慌亂。"-

行為:威權十足:頑固、不愿變更、舉止合理化、操作固執(zhí)刻板。-

身體姿勢:僵硬。表情很優(yōu)越(若有表情的話)。-

內心感受:"我感到空虛與隔絕。""我不能露出任何感覺。"

可能的身心反應——

心理反應:強迫心理,社會性病態(tài)、社交退縮、固步自封。-

軀體反應:內分泌疾病,癌癥、血液病、心臟病、胸背痛。

4.打岔型


更少,占人群 0.5%。避重就輕,習慣閃躲。自己、環(huán)境和他人都沒有。經常改變話題來分散注意力,不能專注在一件事上,避開個人的或情緒上的話題、講笑話、打斷話題、辭不達意、不愿意真正去面對。

讓別人在與自己的交往時分散注意力,也減輕自己對壓力的關注,想讓壓力因素與自己保持距離。-

言語:漫無主題:毫無道理,抓不到重點,隨心所欲,隨口表示,東拉西扯:"我自己也搞不清"。

比較典型時——

情緒:波動混亂,滿不在乎,"我心不在焉。"身體姿勢特征是不停地在動。-

行為:轉移注意力:不恰當?shù)呐e動、多動、忙碌、插嘴、打擾。-

內心感受:"沒有人當真在意。" "這里根本沒有我說話的地方。"-

可能造成的身心反應——

心理反應:不適當、不合情理、心態(tài)混亂。-

軀體反應:神經系統(tǒng)癥狀、胃疾、眩暈、惡心、糖尿病、偏頭痛、便秘。

5、一致型

一致型 4.5%。重視自我、他人和情境,具有高自尊,內在和諧。語言上帶有感受、思維,可以表達自己的期待、愿望、不喜歡,是開放的,愿意聆聽別人,相互分享,尊重自己、他人,也能顧及到環(huán)境。

認可壓力的存在,正視自己處于壓力之中,承擔起自己在壓力中的責任,為有效地應對壓力而作出努力。-

言語:尊重現(xiàn)實、尊重自己、尊重別人。-

情緒:穩(wěn)定、樂觀、開朗、自信-

行為:接納壓力和困難、應對投入、顧全大局、樂于助人。-

內心感受:雖有時惶恐,但仍充滿勇氣和信心,有堅強的毅力,當時和事后心靈充滿了坦然和安穩(wěn)。-

心理反應:合情合理、、心平氣和、泰然處之。-

軀體反應:全身放松、精神抖擻、健康、充滿活力。

現(xiàn)以具體的家庭關系為情境,并列五種溝通模式,以期讀者獲得更感性的認知:


前面四種溝通模式,不論表現(xiàn)形式如何,內在的自我價值是都偏低的。只有一致型的溝通模式,才是真正高自我價值,是欣賞他人,也悅納自己的表現(xiàn)。

如何改變?

其實每種姿態(tài)都有各自有利的一面:指責姿態(tài)的人很自信;討好姿態(tài)的人很善良;超理智的人理性強;打岔的人很靈活。所以,要改變它們,并不需要全盤否定,而需要針對每種姿態(tài)加一些東西。

要想做到溝通的一致,首先做到自己的身心一致,內外在一致。


圖示,解釋了我們從不一致邁向一致的真相。 當我們在和應對外面的世界,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因為觸動了我們在最早的關系模式中固化了、并可能已經沉入潛意識的情感、情緒,比如恐懼、不安全、不被認可、不被重視、破壞了關系等等, 我們的身體不假思索地選擇了我們熟悉的防衛(wèi)方式來保護我們自己, 所以我們采用了指責、討好、講道理、打岔(有時逃避)這些不一致的溝通方式。

我們從我防衛(wèi)到自我覺察, 我們才有可能開放自己, 開放所有的感官, 自由地聽、看、感、想、說, 我們帶著高的自我價值,能夠活在當下,直接表達我們的想法,情緒和感受,表達我們的期待,同時帶著好奇和同理心關心對方的內心世界,自己和他人的能量才可以自由的流動。


1. 覺察自己、他人和情境

2. 當與他人接觸時,全神貫注

3. 覺察自己和他人的身體訊息,呼吸、肌肉、表情等等

4. 覺察他們的防衛(wèi)


比如習慣于指責的朋友,在原先的模式中只關注自己,那么嘗試著放下“自己指責的手指”,平息呼吸,用好奇和關心看看和你溝通的人有什么樣的觀點、感受和期望。然后用一致的方式反饋給對方,通過不斷的練習你會慢慢學會一致性的溝通。對于指責的方式來說最重要的是練習關注、了解他人。

再看習慣討好的朋友,關鍵是不要急著取悅他人,而是首先關注自己,關注自己的感受,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拿出勇氣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令人驚奇的是在薩提亞工作坊中,我們往往發(fā)現(xiàn)習慣討好的朋友當嘗試和自己的感受接觸,他們已經感覺呼吸急促,渾身顫抖;更別說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好像積壓多年的火山突然間快要爆發(fā)。還未開口,已被強烈的情緒感受淹沒…… 因為多少年來他們從來覺得自己是不重要的,而壓抑忽略自己的感受。所以對于討好的溝通方式關鍵是覺察和表達自己的感受。雖然可能是困難的,可以從簡單和信任的對象開始練習。

而超理智的方式呢,需要先后練習關注自己、關注別人的感受。這也相當不容易,因為超理智是那么聰明,他們一不留神又開始講道理,或羅列一大堆的數(shù)據、信息。首先需要練習的是和自己的接觸,再練習如何關注到別人的感受。超理智,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直用腦袋,要多多用心,多用其他的感官,去聽,去看,去感覺。

最困難的是打岔的方式,因為習慣了“活在別處”,這樣回避了很多痛苦和不愉快。要做到關注情境、自己、他人是何等不易,薩提亞的建議是從關注情境開始,學會觀察所在的情境,也就是環(huán)境、氣氛,當學會活在當下,才可能進入合自己接觸, 和他人聯(lián)結。所以對于打岔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 當然有些極端的打岔可能到了分裂的邊緣,需要接受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