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玉雕藝術孕育于原始社會中晚期,距今已有約5000-7000年的歷史,幾與彩陶藝術同時,經過了幾千年的壯大發(fā)展早已經在世界上聞名遐邇,素有“東方藝術奇葩”的美譽。與書法、國畫、京劇等藝術一樣被視為國粹。
上古的人們在選擇和打磨石器時,發(fā)現(xiàn)了一些美麗的彩石,它們質地細膩溫潤,色澤柔和晶瑩,中國古人遂稱之為“玉”。最初,一切溫潤而有光澤的美麗彩石都被視為玉。中國古代第一部漢字字典――東漢人許慎的《說文解字》中稱,“玉,石之美者”。和田玉取自天然,是歷經萬億年所孕育出來的,毫不夸張的說,和田玉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的存在。和田玉造就了玉雕這個行業(yè),也造就了出無數(shù)的玉文化愛好者和國家級大師
“化腐朽為神奇”追求俏色,是我始終堅持貫徹的一個創(chuàng)作方向,人類具備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但大自然才是最偉大的藝術家。作為一個玉文化從業(yè)者,我認為我們的工作就是彌補在自然創(chuàng)造過程中留下的瑕疵,盡最大的努力去美化這些玉石,賦予它們更深層次的內涵和文化藝術價值。作為天然的藝術品,每一塊和田玉原石幾乎都存在著不同的或大或小的缺陷和瑕疵,如何趨利避害,盡量使這些玉石變成完美的藝術品是玉雕行業(yè)存在的根本原因和不斷發(fā)展的動力。
每塊和田玉原石都具有自身的優(yōu)缺,我們需要通過對每一塊玉石進行評判,從料性、器形到玉石本身的皮色特點等等方面對它們進行綜合的考量,并且通過這種考量來決定如何對它們進行完善。盲目的創(chuàng)作是最大的破壞,因此作為一名玉文化傳承者,首先需要讀懂玉石,需要了解玉石,需要明白它們所能承載的寓意是什么,這無疑是重中之重。只有通過對玉石的解讀,才能了解到它們適合什么樣的創(chuàng)作,怎樣的創(chuàng)作才能讓它們更具神韻的同時又能遮掩掉它們本身的瑕疵,使它們變得完美。
中國玉文化的底蘊是由不同朝代與不同流派所串聯(lián)與累計而形成的,歷朝歷代的玉器都有著獨特的用途,由于用途的不同又逐漸演化出了各種不同的形制與圖騰。中國玉器在設計創(chuàng)作時,都會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具有鮮明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色,并且它的雕刻的圖案寓意多有吉祥之意,這些歷經千百年歷史沉淀下來的傳統(tǒng)文化經過玉雕師的手被賦予不同的玉石,賦予它們不同的寓意和內涵,從而讓玉石脫離原始,變得獨一無二。玉雕師對傳統(tǒng)文化的掌握也會影響到玉雕創(chuàng)作,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玉雕文化的基石,玉雕圖案都是中國傳統(tǒng)元素的體現(xiàn)。如果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掌握的不到位,靈感自然就會變少。創(chuàng)作更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樣的創(chuàng)作即使工藝精湛最終也只能是有形而無神。
因此,在玉雕創(chuàng)作的過程當中,要讀懂玉石,也要讀懂文化,利用原石的本性結合與之相符的題材,通過各種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賦予它們新的靈魂和寓意,讓它們變得更加的生動和完美。套用一句詩“琢玉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每一個玉雕作品都需要精雕細琢,但是在這背后,更需要是對天然玉石本身的解讀和對每一個傳統(tǒng)圖騰的理解,大自然的沉淀和歷經千年的傳統(tǒng)并不是只靠著精湛的雕刻手法和工藝就能展現(xiàn)的,尤其是在當下和田玉原石愈加稀缺的時候,更需要我們用心地去讀懂玉石,去理解和感受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而不是盲目的賦予。
“玉不琢,不成器”,但琢玉天成,我覺得才是我對玉雕真正的理解。在當今社會,好的和田玉籽料資源已經相當匱乏,收藏家們也都在做一個轉型,從單純地欣賞玉石本身的質地皮色,慢慢的變得更加注重玉雕的工藝,這是一個很好的突破,也是我認為將來玉雕的發(fā)展方向。和田玉原石的整體質量逐漸下降,讓我們開始在加工題材的選擇上更加謹慎,也開始脫離那種先選題材再選料的固定模式,開始更加偏向玉料本身的特質,題材的范圍也不再拘泥于傳統(tǒng),更多的是利用玉料的特性去發(fā)散思維,做更多的突破,才立意到題材上的全方位的突破。這種變化最顯著的地方在于玉雕作品更多的是隨形,對很多玉器上的瑕疵不再是簡單粗暴的切、磨,開始更多去考慮借、避、遮,這樣的做法減少了對原石的破壞,雖然提高了對玉雕工藝的要求,卻也讓我們在玉雕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能夠更真切更深入地理解玉石,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玉雕作品的質量。玉雕之所以被稱為一種工藝,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是一個創(chuàng)造藝術品的過程,而一件作品要成為藝術品,首先需要有神,要生動,要有自己的靈魂,需要讓欣賞它的人能讀懂它所承載的所要表達的內涵和意義。這種內涵并不是單純靠一個玉雕師用雕刻工藝去賦予,而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玉石本身,它是否適合去做這樣的一個作品,它本身能否承載我們想要賦予的這樣一個內涵,這個時候,需要我們去讀玉,去理解,何謂琢玉天成。
“玉不琢,不成器”,但要琢玉成器,須讀玉,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