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遇到問題尋找捷徑為什么是很聰明的做法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在不停地試圖做最優(yōu)經濟決策,只不過很多時候我們?yōu)檫m應遠古社會而進化的大腦未必適用于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Mean Genes》,《進化心理學》,《How We Decide》),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在超市為選擇哪一卷衛(wèi)生紙斟酌半天(《Predictably Irrational》),卻在面對生活中重大抉擇的時候輕易就隨波逐流(《Paradox Of Choice》)。
我們的很多決策依賴于情緒系統(tǒng)的輸出(從進化時間上比較“舊”的大腦部分)(《How We Decide》,《Synaptic Self》),這部分大腦屬于典型的經過了漫長進化時間所雕琢過的,決策機制嚴重適應遠古社會的模塊(《Mean Genes》),比如在物質貧乏的遠古時期,不管什么時候遇到富含熱量的食物是必吃無誤的,所以我們的情緒大腦只要聞到美食是絕對不去克制誘惑的,長出脂肪又如何?有的是饑寒交迫的時候去燃燒這些脂肪。然而這條規(guī)則到了現(xiàn)代這個物質充裕的社會卻成了災難(去查一下美國的肥胖比例?),可謂成也蕭何敗蕭何。這樣的例子在《Mean Genes》中還有不少。
我們在學習新東西,遇到困難的時候,為什么會放棄?
因為我們下意識中會對所面臨的困難以及成功后所得的收益作一個評估(經典的cost/return分析),這里特別重要的是對面臨的困難的評估:我們都知道學習任何一門技能,一開始可能還興趣濃厚,捋袖子上陣,過了一陣子便會遇到一個典型的分水嶺,你會發(fā)現(xiàn)未知的東西比你想象得要多,困難重重,似乎一眼看過去沒法確信什么時候才能掌握,甚至覺得有點Mission Impossible ,當覺知到的困難到一定程度之后,我們的大腦便會想:既然很大可能最終失敗,甚至看不到成功的可能,為什么要白費力氣去學一通呢?還不如省省呢。
這是一個聰明的經濟決策,去權衡性價比應該是每個經濟個體的原則。然而,這個決策笨就笨在,它把困難評估得過高了,因此決策的前提就弄錯了。為什么這么說呢?
現(xiàn)代社會很多新東西是知識密集型的,而不像我們祖先生活的遠古社會可能絕大部分是體力活。對體力活的評估我們很在行,大約能知道困難有多大,需要耗時多久,有沒有可能完成。然而對學習新知識的困難程度的評估,我們卻很不在行,因為大部分知識都是需要等你掌握了之后才會“豁然開朗”、“柳暗花明的”,而在這之前你會覺得這東西太難了,完全沒有頭緒,摸不著門道,覺得山重水復疑無路,你會想“既然無路,就別去碰得滿頭是包了吧?何苦呢?”。
有一個很不錯的概念叫做“Unknown Unknown”,大意是如果你不知道一個東西的話,你也不會知道你自己不知道它。很多時候新知識就有這個特性——掌握了之后覺得很明白,掌握之前卻覺得“不可能啊”、“這簡直沒有解嘛”。在這樣的認知之下,你自然會高估前方的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為你不知道什么樣的知識才能解決你的困惑。然而事實上呢?只要智商沒有根本的差別,別人的大腦能夠掌握的知識,你的大腦也能掌握,你所感覺到的巨大困難只不過是因為Unknown Unknown,你所需要的只是耐心地踏遍這塊知識版圖,當你掌握了那些你該掌握的知識之后自然會柳暗花明。
2. 遇到問題尋找捷徑為什么只是小聰明
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試圖去尋找捷徑,心里的想法大概是:既然我自己解決可能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甚至連最終能否解決都無法判斷,那么為什么要冒風險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嘗試呢?還不如想想其他法子。比如繞過問題,或者將問題外包給別人。
這很聰明,很經濟:用最小的代價解決手頭的問題??瓷先ナ且粋€尋求經濟上最優(yōu)解的法子。
不過到底是局部最優(yōu)還是全局最優(yōu)呢?
“用最小的代價解決手頭的問題”——這里的問題在于,難道我們計算收益的時候僅僅考慮是否解決了手頭的問題嗎?如果解決的過程中得到了其他的收益呢?
(圖片注:榮耀屬于indexed)
為了解決一個技術問題,你踏遍互聯(lián)網,翻了若干教程、網站、書籍,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的同時還知道了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該到哪兒最快最有效地找到參考,你還知道了哪些網站是尋找這個領域最有價值信息的地方,你還知道了哪些書是領域內最經典的書,說不定你在到處亂撞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其他若干意想不到的收益。
為了解決一個內存泄漏的bug,你學習了一堆底層知識、了解了一堆調試工具、學習了若干wikipedia頁面,表面上看來,僅僅為了解決這一個小bug你的時間花銷未免太大了點,然而關鍵就在于,它的收益遠遠不止于解決了這一個小bug,下次你遇到任何類似的bug的時候就能夠哐當兩下就解決之了。
生活或工作中,很大程度上你遇到的每個問題都不是孤立的,既然你遇到了某問題,那么很大的可能性你以后還會遇到類似的問題。當然,這個說法的另一面是,也有一些問題是一錘子買賣,即以后不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因此只求速解決。不過按照我的經驗這樣的問題實在太少了,此外,你覺得你真的能夠分辨你面對的問題是否屬于這類問題嗎?
底線是,就算是這樣的問題,你自己動手解決也能培養(yǎng)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如果你判斷它是一錘子問題,外包給別人解決,那么你就永遠沒機會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背后蘊藏著哪些知識,這就成了一個自我實現(xiàn)的預言。
如果選擇總是問別人的話,下次你還得繼續(xù)問別人,每次直接問到問題的答案的同時,意味著你永遠都要靠別人的大腦來獲得答案。
困難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