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眾多問題中,家長最為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問題。每位家長都想讓孩子成為學習中的佼佼者,孩子一次考試成績的下滑就會引發(fā)父母的極度恐慌,唯恐孩子的學習成績下滑,雖然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能說明一切,但是,讓孩子學好基本的東西還是必要的。那么怎么激發(fā)孩子的學習動力呢?
1、從孩子的興趣作為切入點,尋找學習的源動力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許多孩子之所以不愛學習,就是因為對學習沒有興趣。而要想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將孩子的興趣點和其學習內容掛起鉤來。剛入學的孩子在數(shù)學學習上存在困難,老師利用模擬游戲活動"自由市場",讓這位數(shù)學學習存在困難的女孩子,迅速對數(shù)字產生了興趣。在老師有意強化和鼓勵后,女孩對數(shù)學學習的熱情急劇增加。
2、結合孩子的優(yōu)勢,尋找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
對于那些學習不好的孩子來說,其學習成績不好的根本原因,除了興趣方面的因素外,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大眾化的學習方法可能不適合孩子的個性需求。因此,家長可以采取分二步走的方法:其一,從孩子的優(yōu)勢入手,來尋找適合孩子的一套學習方法;其二,幫助孩子從通用的學習方法中,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所在。比如,一些孩子在古詩背誦上存在困難,但繪畫方面卻是他的優(yōu)勢,那么采用畫面聯(lián)想式背誦法,讓孩子將每一句古詩聯(lián)想成一幅畫,則會幫助其解決這方面存在的問題。
3、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
許多家長在與孩子溝通學習問題時,往往會采用直接指出孩子學習中存在問題的這種形式。這種批評式的溝通,往往會遭到孩子本能的反感,其最終的溝通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在與孩子就其學習中存在的某一問題溝通時,應把握這樣的步驟:鼓勵--給方向--給方法,即首先肯定孩子在學習上的進步,并給以充分鼓勵;其次,指明下一步需努力的方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告訴孩子通過什么樣的方法才能解決目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4、在生活場景中激勵孩子
許多孩了之所以對自己的學習缺乏自信,往往與其在學校和家庭中的經歷有關。家長責怪的語氣多于鼓勵的語氣,抱怨的言辭多于激勵的言辭。再加上一次讓自己記憶猶新的失敗記憶,都可能讓孩子產生我不行、我沒別人聰明、我交往能力較差等負面的心理暗示,這對于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來說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家長應學會營造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發(fā)展的生活場景。
結合孩子的興趣與優(yōu)勢,尋找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讓孩子愛上學習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