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門課《心理減壓與員工心理輔導實務》
【培訓對象】:企業(yè)管理者,黨群工作者,EAP專員、人力資源工作者等
【培訓方式】:理論講解,案例分析,答疑交流,方法練習,體驗,自我分析與完善
【課程大綱】:心理減壓與員工心理輔導實務
【課程收獲】:
1、授課老師近1000例咨詢個案的經驗總結;
2、掌握企業(yè)中“朋輩心理咨詢”的操作技能;
3、適合中國企業(yè)實施的“員工心理輔導工作室”實操方案;
一、員工輔導的基本模式
1、團體輔導
2、個人輔導
3、自助輔導
二、主動發(fā)現(xiàn)員工的需求
1、工作任務類
2、工作環(huán)境與工作氛圍
3、個人或家庭類
4、一般性心理困惑及主要方法
三、心理輔導實務技術訓練
1、如何排查心理障礙:心理輔導員的信息收集
2、輔導員看到了什么:不帶任何分別心
3、尊重:完整接納、以禮待人、信任、保護穩(wěn)私
四、輔導員的準備狀態(tài)
1、熱情:關切、耐心、積極關注
2、真誠:不帶專業(yè)面具、不自我宣泄
3、共情:體驗情感
五、員工輔導的常用錯誤模式
1、冷漠
2、說教
3、交換
4、懲罰
六、員工輔導的四大步驟
1、接受:傾聽
2、分享:自我開放法、認知調整法
3、設范(找到正面理由):合理情緒療法
4、策劃:行為療法
七、心理輔導的核心內容
1、緩解情緒
2、引導員工從關注外在,到關注內外
3、引導員工了解自己(環(huán)境、思維、行為等)
4、幫助員工處理深層情結與情緒
5、幫助員工建立生活的正見
第二門課《心理減壓與情緒管理》
一、心理學的基礎分類
1、認識正常的“心理困惑”
二、情緒與壓力的來源
1、“明天會更好”與“活在當下”
2、滿足欲望(目標)—行為=狀態(tài)(自選性)
3、情緒的根:自我保護意識(錯用思維與概念)
4、壓力的根:擁有越多越好,資源=感受
5、心理落差的來源:比較心理
6、人際關系的面具:人際關系中的控制模式
三、生活與工作的目標與意義感
關于“自私”與“無私”
1、國家的目標:科學發(fā)展,社會和諧
2、企業(yè)的目標
企業(yè)/家庭是社會的基礎細胞
安居樂業(yè),幸福安康(感受)
3、職業(yè)人的目標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人的宗旨
受益者:完美狀態(tài),迫害模式
創(chuàng)造者:最優(yōu)狀態(tài),失敗-再嘗試模式
先覺者:體驗狀態(tài),至善模式
4、個人的目標
為自己的人生感受負責任
體驗自己選擇的生活
5、生命的目標:生命的最高選擇是活出:自在/歡樂
體驗自己:生活獨立體,我看著我在演電視
創(chuàng)造自己: 選擇各種感受與事件
認識自己:突破人我范疇,實現(xiàn)一體
認識有與無,知道有無是一體的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四、心的自由與歡樂——無條件的愛
1、把愛帶給現(xiàn)在
眼前事最值得做,眼前人最值得珍惜;
絕不抱怨—我可以做點什么?
無條件的愛-不是我應該,而是我需要
自己缺少什么,就給予別人什么;
2、把愛帶給過去
凡經歷的,都是精彩的電視劇
推薦影片《家的N次方》
3、把愛帶給未來
未來是自我創(chuàng)造與體驗的機會;
4、觀心法:現(xiàn)場操作、示范、體驗
5、生命的覺醒
向水學習:八種品質(隨方就圓、孕育萬物、容納一切、就低不就高、敢于承當、無形無相、無堅不摧、一塵不染)
6、改變從現(xiàn)在開始:停止評價,從修身做起
五、簡單易學的減壓與情緒管理技術(贈送:五行音樂)
1、思維轉移法
2、情緒抽離法
3、自我認同與接納法
4、影像記憶更改法
5、一念之轉法
六、人際關系減壓—家庭/情感關系
1、家人關系
家庭是個情感單位,保持快樂與付出
互相尊重:概念,思想,行為習慣等
2、親子關系
別忙著教孩子,而是從他們身上學習
是“帶大”孩子,而非“帶小”孩子
夫妻別合伙“欺負”孩子
以身教,不以言教(對身教的說明等于言教)
培養(yǎng)天才不費工夫,培養(yǎng)蠢材需要精心
3、夫妻關系
允許把情緒帶回家(理解別人的角度)
做自己的主人,沒有托付心態(tài)
避免“我就這樣”的心態(tài)
身心溝通
七、人際關系減壓—社會與職場的人際交往
1、生物能的奧秘:個人競爭與獨立-
2、人際關系的運動模型
教導/脅迫/乞憐/審問/冷漠/演說
3、和諧的人際關系
尊重每個人的人生選擇
成人狀態(tài),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對每一個機緣與想法,保持警覺
心在哪里,痛就在哪里
和諧人際關系的六句話
4、迷戀帶來阻隔
八、積極的思維—慧眼看人生
1、遵守自然規(guī)律
一體性:自他一體,空有一體
無常性:與時俱進,認識生命“變化性”
發(fā)展性:不平衡帶來發(fā)展(失衡與各異)
自由性
2、超越個體規(guī)律
習慣性:習得性無助(經驗)
狹隘性:(角度,由經驗得出認知)
一念之轉(角度的突破方法)
自私性:(欲望、需要)
散亂性:掌握腦電波運動規(guī)律---清凈心
第三門課《陽光心態(tài)與感恩教育》
一、一切事物都是和合而產生的
1、沒有個人成功:事物不是獨立的,而是普遍聯(lián)系的
2、與問題共舞:蛋已煮熟,在現(xiàn)有基礎上做改變
4、常常抱怨他人是不懂真理的表現(xiàn):眼前就是“合理”的
二、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中
1、“在目前是”:事情都在發(fā)展中,沒有斷定結果
2、允許壓力存在才是陽光心態(tài)
3、自己不是用于被虐待的
三、感恩是懂真理的表現(xiàn):一切智慧與事物都是他人給予的
1、想想你出生時,帶什么東西來了?
2、成功了是自己的能力,失敗了怨家庭與企業(yè),這是不合理歸因
3、感恩不是一種“教育”的理念,而是懂真理的表現(xiàn)
4、感恩助長能力與智慧
5、嫉妒沒有道理
6、“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愚蠢哲學:寬容是明智的
四、突破思維的局限就是智慧
1、你的概念,就是你的世界
2、我們有限的邏輯:知道自己并不完美才能成長
3、完美的決策在于團隊合成
4、你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智慧的教材
5、惡念起,避免行動;善念起,積極行動
第四門課《靜心與情緒舒緩》
課程效果:
清理負性情緒;消除壓力困擾;做出恰當?shù)臎Q策;解決情感糾紛;創(chuàng)傷期康復;身心亞健康問題;治療失眠與疼痛類疾??;輔助治療慢性疾病等;
課程內容:
1、如是觀
全身放松,洞察身體內外的一切動態(tài)在瞬間是如何變化的,保持“知道”,并接受一切,不干擾其內容。本練習主要培養(yǎng)覺察力,初步體驗靜心,覺察并認識自己的身心。
我們遇到外界事物會自動進行評價與感受,并主動做出反應,因此對練習容易引起反感之心, 總覺得自己該做點什么,不適應什么都不做,心煩意亂,導致引起身體疼痛反應。
2、觀心法
直指人心。心不動是體,心動是用。心接觸外在世界形成概念——虛妄的識,自我意識就是這個識心。把所有概念還回去,“我”就是個什么也沒有。這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當念頭升起時,不陷入念頭的內容之中,而是專注于念頭起落的地方,觀與被觀合一,念頭會自動脫落而歸于寂靜之海。
要求:將注意力放在念頭與念頭之間;不干擾思維的內容;不跟著思維走;
障礙:心煩意亂 、身體疼痛 、劇烈頭痛 、景象幻化
第五門課《沖擊療法與舞動養(yǎng)生法》
沖擊療法
沒病養(yǎng)生,小病自治,大病緩解。
在精神內守的狀態(tài)下,借助人體的自我調理功能,用掌力沖擊身體,達到疏通經絡,排除雜質,增強免疫力的效果。對身心疾病起到治療或輔助治療的作用。
基本手法:自然拍打患處,力度由輕到重;精神內守,排除雜念。
避免拍打的部位與人群:小孩頭部、鼻子、乳房、生殖器;重癥病人、大出血病人;孕婦,老年人。
無醫(yī)學基礎與沖擊療法初級水平者,僅能用于自我療愈與家人保健。
輔助治療以下癥狀:頸椎病、關節(jié)炎、肩周炎、感冒,頭痛、頭暈、失眠、婦科病、高血壓、緩解疲勞、減輕病痛、眼部疲勞、五臟保健等。
自由舞動養(yǎng)生
調柔身心,健美體型,改善睡眠,延緩衰老。
民諺“手舞足蹈,疾病減少;手舞足蹈,百歲不老”。不拘形式,物我兩忘,率性而為,每個人的身心都是獨特的,每個人的舞動也具有獨一無二的美麗,那是生命的語言。這不是表演,而是生命的自我療愈。
《呂氏春秋•古樂篇》:“凝而多寒,民氣郁瘀而滯著,筋骨縮瑟而不達,故作舞以宜導之”。這是我國古代運用舞蹈作為導引手段,鍛煉筋骨,強身健體。對民眾進行身心調節(jié)的最早記載之一。
全身放松,完全聽從身體引導,去掉治療、對抗的意念;
精神內守,不讓念頭干擾身體感覺;
不受任何宗教、科學、理論、門派等影響;
動作沒有標準與美丑之分;
呼吸與力量并行,伸展到極致;
自由舞動,形成獨特的、有序的氣場;
中老年人群、身體疾患者,動作從柔和開始。
第六門課《和諧的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對一個人的職場表現(xiàn)力有著重要作用。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為人處事的標準、思想、言行,當出現(xiàn)挑戰(zhàn)自己性格脾氣、價值觀、人生觀、信仰等的人事時,平常懂得的道理、禮儀、人際交往原則似乎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甚至產生郁悶、焦慮、迷惘、思維混亂等負性情緒,伴隨而來的是煩惱、情感糾紛、壓力、決策失誤、失眠及慢性疾病等問題。由于不能進行有效分析與決策,給企業(yè)、團隊也帶來損失與內耗?!逗椭C的人際關系》課程將讓我們清楚的了解自己與他人,化解人際關系的煩惱,在職場上做出正確、恰當?shù)男袨?,和諧人際關系,實現(xiàn)價值最大化。
一、人際關系的互動模式
1、生物能的奧秘:競爭與最優(yōu)化
2、思維與行為的形成
3、人際關系的三大特征
秩序
付出與回報
系統(tǒng)動力平衡
4、了解團體人格
職業(yè)人是所在團體人格的一個面
外部人員是團體人格的激活與還原
5、團體的四大特征
條件性
社會性
獨特性
救贖性
6、個人的三大特征
自私性——無私性
局限性——無限性
存在感——虛無感
7、男人與女人的性別本質
穩(wěn)定、安全、水性智慧:愛與安全
征服、成就、剛性智慧:信心與力量
二、人際關系的控制模式
教導/脅迫/乞憐/審問/冷漠/演說/利誘
三、人際關系的升華
自我——無我
狹隘——廣闊
四、人際關系的影響模式
認同、糾錯、感恩、懺悔、寬恕等
五、人際網(wǎng)絡的本質:“你即我”
突破二元,創(chuàng)造和諧:疼痛與愛
人際信息場的動力傾向:舒心/信任/力量
六、傾聽能力、洞察能力訓練:如是觀
君子慎獨:人事總是呈現(xiàn)全部信息在我們面前,但忙亂會遮住慧眼,我們習慣性摘取、排斥、忽略與加工信息,導致在人際關系中做出不恰當?shù)姆磻c決策,帶來過多的煩惱糾紛,如是觀能開發(fā)慧心,打開慧眼,讓我們更全面的認識人事物。
七、自由舞動法訓練——揭開人際面具,化解人際交往的不適性。
“帶上面具,隱藏局限”,是慣有的職場人際交往手段,但這時正是突破自我的好時機。自由舞動法可以糾正過往情結帶來的人際關系影響力,讓自己在異性、領導、會議等各種易引起焦慮,緊張的人或場景面前,能自如的展示,順利的溝通。
第七門課《禪與企業(yè)管理》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心動。
禪修是明心與修心的過程。禪修不受宗教、區(qū)域、信仰、文化、學識、地點等限制,廣泛應用于心理學、醫(yī)療保健、教育學、哲學等領域,世界各地的大學多數(shù)建有禪學社,在企業(yè)經營管理領域,注重禪修的企業(yè)家與精英越來越多。2012年500富排行榜中,陳光標、李寧、史玉柱、馬云、楊釗、張茵等30% 的人承認自己有過禪修經歷。熱愛禪修的廈門銀行行長林先生說:“禪修是擁有圓滿成功人生的第一把鑰匙”。
《世界經理人》雜志針對896位經理人做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禪修被視為一種心智訓練(mental training)。以下是《世界經理人》的調查結果,這些數(shù)據(jù)昭示著經理人對禪修深入研究的渴望:54.1%的經理人肯定禪修是種生活哲學;71.9%的經理人認為禪修是“身心靈合一的修煉”,65.4%的經理人非常肯定禪修能給生活帶來正能量,73.2%的經理人認為“不一定要信教才能禪修”。
參加本次課程的學員,可免費申請書籍《心經注解》,本書由田欣老師編著。
一、科學的管理建立在“了解真相“的基礎之上;
如是觀:
作用:培養(yǎng)了解真相的洞察能力,掌握事情的本質,做出恰當?shù)墓芾頉Q策。培養(yǎng)傾聽與溝通能力,減少情緒情感的內耗工作 ,靜心,平和,減壓。在企業(yè)管理中能站到“零度”進行思考,了解他人的角度,減少人際關系的沖突。
簡介:忙亂遮住了人們的慧眼,君子慎獨。習慣性加工信息,導致決策失誤,帶來煩惱糾紛。培養(yǎng)一雙慧眼,讓自己更全面的認識人事物。
方法:全身放松,以“空心” 洞察內外動態(tài),保持知道,不干擾其內容。
二、人性化管理基于“放下自己的角度”,圓融他人的角度
1、角度是如何形成的
2、角度與對錯的關系
3、向“水”學習管理智慧:相對法—上善若水
三、卓越的領導力立足于“無我“智慧:將欲望落于團隊發(fā)展,而非只顧個人利益;
1、自我是一堆概念,心是因緣的平臺
2、空蕩蕩的心,是自己的真如本性,是禪,是佛
3、煩惱的二大來源
4、相對與相應
5、心經心得: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心經》是對“空性”的描述,也是修心者的對照。對《心經》的解析,站在無明的此岸(即有),可用三藏十二部;站在覺悟的彼岸(即空)解析,寥寥數(shù)語足矣。
觀心禪:
作用:全面認識自己,擴大心胸格局、改善脾氣與性格。
簡介:直指人心。心不動是體,心動是用??帐幨幍男模攀钦嬲淖约?。覓得真心,心胸自然無邊界,隨因緣來去自由,無所掛礙,灑脫自在,智慧自來。
方法:注意念頭起落之間,不干擾,不受念頭內容牽引。觀與被觀合一,念頭自動脫落而歸于寂靜之海。
第八門課《中國管理者的五項修煉》
【培訓對象】:企業(yè)中層、高層管理者
【培訓方式】:講解、現(xiàn)場咨詢與輔導、練習等
【培訓課時】:1天至2天
【課程大綱】:《中國管理者的五項修煉》
一、心安篇
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人的思維模式,觀念決定了他對外界的理解,行為以及最后的結果。而情緒是一個人的綜合外在表現(xiàn)。管理者的自我減壓,以“情緒”為著手點,重點在于調整管理者對工作、生活、人際關系等的思維觀念,達到壓力減輕,心情愉悅的狀態(tài),以促進工作生活的良性循環(huán)。
1、了解自己的思維角度、欲望(需要)
2、快樂心情(情緒•減壓)的方法
3、修身養(yǎng)性的方法
二、富貴篇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非常有價值、意義,成就,且得到他人的認可。本篇著重分析班組管理的規(guī)律,班組人員的領導規(guī)律,人心的變化規(guī)律,及中國人的人性特點,文化特點。主要通過三個層面的分析:
1、團隊目標意識的系統(tǒng)培養(yǎng)
2、集體心理的運動特點
3、個體心理的運動特點
三、家和篇
人際關系是左右一個人的情緒,工作效率,工作成果的重要因素。我們不能完全決定別人如何待我們,但我們可以做到在人際交往中,少受到他人的心理干擾。自己首先做到真心與他人交往,幫助他人,以此來影響他人。
1、減輕人際關系的壓力與負性情緒;
2、識破人際關系的模式;
3、增多人際關系圈內的善緣。
四、善緣篇
家庭是一個人的人生“練習場”。是一個人的行為動力,情感動力,觀念改變動力的源泉。識破家庭成員互動的心理模式,讓愛作主,家和萬事興。
重點在于夫妻、親子、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與相處的規(guī)律與方法分享。
五、健康篇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與心理是一體化運動的。簡單易操作的拍擊養(yǎng)生法能保健身體,治療常見疾病。從而節(jié)省高額費用,減少化學藥劑的攝入,減少痛苦,節(jié)約時間,以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投入學習、工作、生活,實現(xiàn)健康人生
第九門課《蘭質蕙心•女性心理成長課程》
本課程受到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伊利集團總部、興業(yè)銀行、南方電網(wǎng)等企業(yè)高層的高度贊賞!
課程背景:
在如今全球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網(wǎng)、物流網(wǎng)等一體化快速互動的今天,人們需要更快速的自我覺察力,才能把握住自己的生活品質,改變壓力源帶給我們的不適應。在過去,由于社會文化形態(tài)的不同,女性通過男性就可以獲得生存滿足,社會地位、價值體現(xiàn);時、勢、命、運,在今天,女性們發(fā)自內心想更加解放,走出家庭,對生命具有更強的主宰力,去體驗更多生命的奇跡,精彩與創(chuàng)造,賢妻良母不再是女性衡量自己的唯一標準。這種巨大改變雖然是困難的,但也是現(xiàn)實必然的。我們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眾多轉變中(如家庭婚姻,孩子教育,健康,經濟,文化,得與失,成與敗,財富,地位等)抹去那份焦躁與困惑,讓自己更智慧與幸福。雖然忙碌與挑戰(zhàn),但心情愉悅,食宿安心。為女性自身的這一歷史轉變,增添一份妙趣橫生。母親是生命教育的源頭,身為一個國民在推動國民素質,改良社會風氣,提升生命品質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
第一部分:《快樂女性》——心智模式
1、認識自己:情緒的由來—你為什么會成為“薯片”?
2、負性情緒來源與轉化——自我保護模式
你有“堵”的感覺嗎?
需要是有形生命的基礎,欲望是絕望的同義詞
3、活在現(xiàn)實里,創(chuàng)造更多精彩
幻想的美好條件
實際可操作的空間
4、透視比較心理——剖析你的時、勢、命、運軌跡
5、釋放你的生命能量-全民叫“親”的年代
事業(yè)成就-集大家的力量獲得成就,并回饋分享給大家
第二部分 《智慧女性》——家庭幸福
1、家庭關系-家庭是情感單位,也是合作單位
2、親子教育-養(yǎng)兒防老:耗子應該沒想過教育小耗子的責任、義務、收獲
3、婚姻情感-讓愛做主:以愛為名來控制他人,只會讓他們跑得更快
第三部分 《健康女性》——家庭保健
講解、示范(贈送2G實操手法視頻)
1、人體生病的原因
2、拍擊養(yǎng)生療法的基本手法
3、常見病的防治手法
4、治療失眠問題的方法
5、五臟六腑保健與輔助治療
第四部分 《慈愛女性》——水性女子
現(xiàn)場練習:陽光滋養(yǎng)法:關愛身體、關愛情緒、關愛想法、關愛感覺、關愛意識
第五部分《魅力女性》——關系和諧
1、生物能的奧秘:個人競爭與獨立-
2、人際關系的運動模型:教導/脅迫/乞憐/審問/冷漠/演說
3、迷戀帶來阻隔
第十門課《婆媳關系——相處之道與技巧》
前言:
1、什么是家庭
2、家庭的四大特征
3、婆媳關系的基本特征:常思己過,常問己心
第一篇 媳婦應該怎么做——婆婆的心
角色之一:兒子的伴侶(硬件:需求匹配),你夠格嗎?
1、 你適合我的家庭嗎?
2、 你與兒子相配嗎?
3、 你是以我認為正確的方式,在愛我的兒子嗎?
角色之二:孫子的母親(親子教育),你智慧嗎?
1、你認同我的教育觀嗎?
角色之三:女主人位繼承者(競爭與權利),你服我嗎?
1、 金錢觀:家庭文化的差異,物質與金錢是何關系?
2、 家庭觀:代際文化的差異,家庭習俗(日常生活)
3、 男女觀:你與公公的關系
角色之四:家庭成員(價值),你有用嗎?
1、 個人價值:你的職業(yè)影響家庭生活嗎?
2、 恰當?shù)谋磉_與爭取
角色之五:生命伴侶(精神),你愛我嗎?
1、樂意傾聽(了解婆婆的歲月故事,理解婆婆的生命體會)
2、樂意相處(婆媳沒有隔夜仇,真誠表達內心感受)
3、尊重差異(讓她做主,接受損失,不對又如何?)
4、做天使,不做天才
5、索愛還是給愛?
角色之六:晚輩(安全感)你孝順嗎?
1、樂意陪伴(化解靈魂深處的孤獨感,呈現(xiàn)子女的責任感)
2、樂意給予(觀察婆婆的喜好,記下婆婆的心愿)
3、全心全意(我在你身邊,化解老病死帶來的恐怖感)
4、你是女人,不是女孩
第二篇 婆婆應該如何做——媳婦的情
一、男女之情
1、 愛的三個層次
2、 愛的本質
3、 愛的升華
二、家庭成員——分離與融入(你接納我嗎?)
1、 第一家庭的分離:我的家在哪兒?
2、 我媽媽不是你:疼愛多一點,要求少一點
3、 沒認識丈夫之前,你是誰?
4、 丈夫是我的,媽媽你護誰?
三、小家庭是獨立細胞(家是我的)
5、 我的小家我做主,哪怕錢不是我賺的
、 請告訴我,我該做什么
三、生命的延續(xù)(孩子是我的)
1、 孩子是我生的:親子期望值
2、 謝謝你,替我養(yǎng)
3、 長輩要容人容物
四、通情達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1、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緣分):家庭人格的補充
2、 家庭是社會的縮影:你講情,我講理
3、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走好自己的路,讓他人過他的橋
4、 人格獨立:老有所用,老有所樂
5、 生活導師:媳婦以你為榮
第三篇:現(xiàn)場提問與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