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二十九)
經(jīng)文:
初六:習(xí)坎,入于坎窞③,兇。
九二:坎有險,求小得④。
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⑤。入于坎窞,勿用。
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⑥,終無咎。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⑦,無咎。
上六:系用徽纆,寘于叢棘,三歲不得⑧,兇。
注釋:
(1)坎:卦名。有陷,險之義。因卦體內(nèi)外二經(jīng)卦皆坎,故“習(xí)坎”。習(xí),重復(fù)?!傲?xí)坎”即重坎。有重險之意。漢帛《易》作“習(xí)贛”,古“坎”“贛”二字相通。
⑵有孚維心,亨,行有尚:有城信系之于心,亨通順利,行動受到獎賞。孚,誠信。維,維系。尚,賞
⑶入于坎窞:入坎險穴中。窞(dàn),小穴。
⑷坎有險,求小得:坎中有險,(故)其求僅有小得。
⑸來之坎,坎險且枕:來去皆坎,坎水險而且深.“之”,往、去。枕,沈、深。
⑹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行祭時)樽中酒簋(中黍稷),并副之以缶,(祭時)由窗口納勺于樽以取酒。樽(zūn),古代酒器。簋(guǐ),古代盛黍稷的竹器。貳,副。約,酌酒之勺。牖(yǒu),窗戶。
⑺坎不盈,祗既平:坎陷未滿盈,(需)安定而險自平。祗,一說安;一說為小丘。
⑻系用徽纆,寘于叢棘,三歲不得:用黑色繩索捆縛,又被置于監(jiān)獄,三年不得出來。系,捆綁。徽纆(mò),古代捆綁罪人的黑色繩索。寘(zhì),置。叢棘,古代在獄外種的荊棘,據(jù)說有“九棘”,以防罪人逃跑,猶如現(xiàn)在的鐵絲網(wǎng)。三歲不得,在獄中囚三年。古代疑獄三年而后斷。
今譯:
重重坎險,(然而)有誠系于心,亨通,行必有賞。
初六:重重坎險,入坎險穴中,兇。
九二:坎中有險(故)其求僅有小得。
六三:來去皆坎,坎險且深,入坎險穴中。(此爻占者)不可用。
六四:(祭時)樽中酒并簋(中黍稷)又副之以缶,自窗口納勺(酌酒),終無災(zāi)。
九五:坎陷未滿盈,(需)安定則險自平,無咎災(zāi)。
上六:用黑色繩索捆綁(罪人),置于監(jiān)獄,(此人)被囚三年。有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