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五十二)
經(jīng)文:
初六:艮其趾④,無咎,利永貞。
六四:艮其身,無咎。
六五:艮其輔,言有序⑾,悔亡。
上九:敦艮⑿,吉。
注釋:
⑴艮:卦名。帛《易》作“根”,有止之意。
⑵艮其背,不獲其身:背不能動(dòng)。整個(gè)身體就不能動(dòng)。其,代詞。
⑶行其庭,不見其人:在庭院中行走而見不到人。庭:庭院。
⑷艮其趾:腳趾不能動(dòng)。趾,腳趾,帛《易》作“止”。趾、止通。
⑸艮其腓:小腿肚子不能動(dòng)。腓,小腿肚子。
⑹不拯其隨:不能抬腿。拯,舉。隨,腿。另有解作跟隨者、腳趾者等。
⑺其心不快:心里不痛快。
⑻艮其限:腰不能動(dòng)了。限,腰胯,腰帶處。
⑼列其夤:脊內(nèi)撕裂。列,裂。帛《易》作“戾”。夤(yín),“腎”、“胰”等。指夾脊肉。
⑽厲薰心:危厲而心急如焚。厲,危急。薰,燒灼。
⑾艮其輔,言有序:面頰兩旁不動(dòng),說話井井有序。輔,面頰兩旁。序,有序。
⑿敦艮:敦厚知止。敦,敦厚。
今譯:
艮,止其背,整個(gè)身體則不能動(dòng)。在庭院中行走,卻見不到人,無咎害。
初六:腳趾止而不動(dòng),無咎災(zāi),利于永遠(yuǎn)守正。
六二:小腿肚子止而不動(dòng),無法抬腿,心里不痛快。
九三:腰止而不能動(dòng),脊肉被撕裂。危厲中心急如焚。
六四:止其身(不妄動(dòng))無咎。
六五:面頰兩旁不動(dòng),說話井井有序。無后悔之事。
上九:敦厚知止,則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