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指以推銷或其他任何方式向第三方提供產(chǎn)品或服務的行為。
銷售從某種程度上是以產(chǎn)品為中心,不關注客戶的需求在哪里。
營銷,指企業(yè)發(fā)現(xiàn)或挖掘準消費者的需求,從整體氛圍的營造以及自身產(chǎn)品形態(tài)的營造去推廣和銷售產(chǎn)品,主要是深挖產(chǎn)品的內(nèi)涵,切合消費者的需求,從而讓消費者深刻了解該產(chǎn)品進而購買該產(chǎn)品的過程。
看下面這個小故事:
老太太去買菜,要路過4個水果攤,想一想她會在第幾家買?
1號攤:
老太太路過水果攤,看到賣蘋果的商販,就問道:“你的蘋果什么口味?”
商販說:“我的蘋果特別好吃,又大又甜!”老太太搖搖頭,走開了。
2號攤:
老太太又到一個水果攤,問商販:“你的蘋果什么口味的?”
商販措手不及:“我早上剛上的貨,沒來得及嘗,看紅紅的表皮應該很甜?!?
老太太二話沒說扭頭就走了。
3號攤:
旁邊的商販見狀問道:“老太太,您要什么蘋果,我這里蘋果種類很全 !”
老太太說:“我想買酸點的蘋果?!?
商販答道:“我這種蘋果口感比較酸,請問您要多少斤?”
老太太說:“那就來1斤吧。”
4號攤:
老太太又看到一個商販的蘋果,便去詢問:“你的蘋果怎么樣啊?”
商販答道:“我的蘋果很不錯的,請問您想要什么樣的蘋果呢?”
老太太說:“我想要酸一些的?!?
商販說:“一般人買蘋果都是要大的甜的,您為什么要酸蘋果呢?”
老太太說:“兒媳婦懷孕了,想吃點酸的蘋果。”
商販說:“您對兒媳婦真是體貼啊,將來您兒媳婦一定能給您生一個大胖孫子。幾個月以前,這附近也有兩家要生孩子,就是來我這里買蘋果,您猜怎么著?這兩家都生了個兒子,您想要多少?”
“我再來2斤吧。”老太太被商販說得高興了。
商販又對老太太介紹其他水果:“橘子也適合孕婦吃,口味酸甜,還有多種維生素,特別有營養(yǎng),您要是給兒媳婦來點橘子,她肯定開心!”
“是嗎?好,那就來3斤橘子吧?!?
“您人可真好,兒媳婦要是攤上了您這樣的婆婆,實在太有福氣了!”
商販稱贊著老太太,又告知他的水果每天都是幾點進貨,保證新鮮。
老太太被商販夸得開心,說:“要是吃著好,我讓朋友也來買?!碧嶂?,滿意地回家了。
我們對以上4個水果小販進行一下分析。第一個小販只顧介紹自己的蘋果(產(chǎn)品)又大又甜,卻不詢問客戶的需求是什么,抓不住客戶的需求自然無法成交;第二個小販,客戶問蘋果口感怎么樣,小販卻說:“還沒來得及嘗,看紅紅的表皮應該是甜的?!笔チ丝蛻舻男湃?,不了解自己產(chǎn)品的賣點,只是在為賣蘋果而賣蘋果,自然也不會成交;第三個小販只賣掉了1斤蘋果,客戶需求把握了,但不知道需求背后的動機是什么,喪失了進一步挖掘的機會,屬于客戶自主購買,自然沒有將單值放大。唯有第四個小販準確把握了客戶的需求,不僅賣掉了蘋果,還賣掉了3斤橘子;客戶不僅花了錢還很高興,并且答應吃著好還讓朋友過來買。
同樣是賣蘋果,四個小商販用的方法不同,產(chǎn)生的結(jié)果不同。
歸根結(jié)底,就是大多數(shù)企業(yè)員工,比如銀行、保險等在做的工作是“銷售”而不是“營銷”。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營銷的關鍵是能挖掘客戶的需求,激發(fā)客戶購買的欲望,將客戶從“要我買”到“我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