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爐原則在教育中的應用
冬天,當孩子從天寒地凍的風中回到家里的時候,他(她)多么需要一個溫暖的家!
一般,家里取暖的方式可以有兩種:一種是暖氣,一種是火爐。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部分家庭都不再生火爐,而是裝上了暖氣。暖氣有很多優(yōu)點:干凈,方便,最重要的是溫和不燙人。當手冷的時候,可以把手放到暖氣片上,手不會覺得燙,會慢慢暖起來。所以說,暖氣的確帶給我們和孩子溫暖舒適的環(huán)境。
燒紅的火爐可不是這樣,它溫度非常高,可以說火爐就像一把劍,善用可以殺敵,誤用也會傷己。當人們保持與火爐適當距離的時候,會感到溫暖,如果無原則地近了,尤其是不小心直接碰到火爐,人們會立刻被燙到。
火爐的原則有以下幾個:
一是公開性。
碰了會燙,決不含糊,原則透明,知道燙就別碰?;馉t的原則不需保密,人人知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只要你不去碰它,它決不會跟你過不去!
二是平等性。
火爐是不講情面的,絕對不要超過限度,不要碰火爐!否則一定會燙傷,不管你是王孫貴族,還是平民百姓,不管你是個天才,還是白癡,不管你是誰的心肝寶貝,還是眼中釘,誰碰燙誰,一視同仁。
三是相應性。
如果輕碰,則輕燙,重碰則重燙,碰哪則燙哪,不碰則不燙。火爐的原則性極強,它既不會輕易放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不會濫殺無辜,株連九族。
四是即時性。
沒有碰,就不會燙,如果碰了,毫不猶豫,說燙就燙,立即兌現,決不研究以后再說,絕對不跟你講什么秋后算帳,也絕對不會警告你一次,說一句“下不為例”就放過。它是先燙了再說話,這避免了很多僥幸心理。
五是一貫性。
不管你曾經被燙過多少次,不管曾被燙到多么嚴重,只要這次碰了,就一定依然被燙,前面的四個原則會毫不含糊地立刻反應出來。
正因為火爐如此有原則,所以不論誰挨了燙,都只能怪自己不小心,沒有任何抱怨,也絕不會說火爐燙人不對。即使抱怨也沒用。于是任何人都知道:火爐不能碰。
但暖氣不是這樣,人們可以摸它,因為它摸起來不那么燙。所以,在暖氣房呆慣了的孩子,如果很少碰到火爐,也許就會很容易被燙著。
在家里,在學校里,我們家長、老師是不是也像暖氣?無論孩子做什么,我們都可以容忍,我們希望我們只對孩子好,而不對孩子構成傷害,在我們這里,孩子只會得到疼愛,無論做什么都是被允許的。
在家里,在學校里,孩子碰到了“火爐”的時候,他有沒有被燙到?沒有!我們不忍心,只是在警告他:這樣會被燙!請問,這樣說他會相信么?這樣說就像不斷大喊“狼來了”!
孩子早晚一定要走向社會的。社會可不像我們,社會的原則往往是明確而又嚴厲的,可以說社會就像一個大火爐,如果孩子不小心碰觸到了它的原則,就一定會被傷害。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對孩子的錯誤進行即時性的懲罰,這在效果上要比不懲罰或延時懲罰好得多。讓孩子對犯錯誤的事情產生一個明確而又強烈的條件反射,當下一次這樣的問題出現時,他會毫不猶豫地做出正確決策。
各位家長和老師,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為孩子生上一個火爐?讓這個爐子既可以帶給孩子溫暖,又可以讓孩子知道:有些東西是不可以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