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演講并不是你要滔滔不絕妙語連珠地說個不停。如果你不停地說,那么你的演講就像一場雨一樣下個不停:雨頗有催眠的作用,因為它聲音單調(diào)、毫無變化、也沒有波瀾。
缺乏停頓的演講是一潭死水
演講如果缺乏停頓就是一潭死水:停頓能夠使演講層次分明,使演講中的重點突出,使演講迸發(fā)出強烈地感情,營造獨特的氣氛——停頓幾乎是無所不能的。
該停頓的時候就一定要停頓。不要害怕停頓: 有的演講者會覺得,停頓會令演講者忘記自己要說什么,但是不停地說話反而會令他們的思路緊張。還有的演講者害怕停頓,是因為停頓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會緊緊盯著自己——事實上,在任何情況下,演講者都應(yīng)該期望聽眾緊緊盯著自己。從來沒有人因為停頓而被聽眾攻擊。
所有不要害怕停頓,當你停頓的時候,也不要在中間穿插無意義地詞:把“恩”、“啊”、“唔”、“這個嘛”全都去掉——它們是最影響演講效果的渣滓。
停頓是演講的偉大秘密
美國總統(tǒng)林肯深諳此道,他常常在演講時設(shè)計好的地方停頓:當他要說到重點內(nèi)容,并且希望聽眾能夠?qū)Υ擞∠笊羁虝r,他就停頓,當他希望聽眾跟隨自己的感情走時,他也使用這一技巧。據(jù)說林肯在談話中也時常使用這個技巧,他會身體前傾,然后直視對方的演講,這個直視會持續(xù)一分鐘之久,而這期間他什么也不會說,但是他的談話對象內(nèi)心已經(jīng)波瀾四起。
突如其來的停頓的震撼力等同于突如其來的嘈雜聲——它能完全地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使人們警覺起來,繼而注意演講者下一秒要什么。
準備把握停頓的時機
1.構(gòu)思時停頓
當你臨時決定在演講中插入一個故事,可以在構(gòu)思的時候稍微停頓下。但是這個停頓的時間不要太長。
“……(停頓),事情是這個樣子的:……”
2.等待聽眾理解時停頓
如果你講一個稍微復雜的內(nèi)容,需要聽眾理解消化時,可以在一個比較復雜的地方停頓下,給聽眾理解消化的時間。
3.斷句時停頓
逗號略短、句號略長,換段就更長一點。停頓能夠起到斷句的作用。確保停頓的時間長短符合演講詞的斷句。
4.表示立場前停頓
演講中常有“先說事實、再說立場”的情況,當事實拋出后,你需要停頓下,然后再說明你的立場。
5.使演講有余韻時停頓
這時的停頓能造成余韻的效果,相當于文字修辭中的省略號。
“漸漸地,他失去了呼吸……”
6.使聽眾了解重點時停頓
停頓具備強調(diào)的作用,當停頓時,也等于告訴了聽眾:請注意,這就是重點。恰好好處的停頓比任何言語強調(diào)更能表達出“重點”的意思。
停頓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0秒鐘。
7.表達情感時停頓
如果你想表達出此時此刻蘊含在內(nèi)心的激情,就可以通過停頓之后、再發(fā)抒發(fā)情感的方式——停頓不僅僅是聲音的靜止,更是無聲的心靈之語,情感的停頓常常需要配合肢體語言:林肯在表達深沉地憂慮之情時他的雙手合攏了,這就是肢體語言的配合。
表達不同的情感配合不同的肢體動作:或低頭沉思、或雙拳交握、或雙目凝視、或皺眉沉思、或深深嘆息……
配合肢體動作的要訣是:動作要小,要自然。
8.制造氣氛時停頓
停頓可以營造氣氛,可以是歡樂的氣氛也可以使恐怖的氣氛??植拦适麓髱煆堈鹁头浅I朴谟猛nD制造氣氛。
在他的鬼故事中,總是在最緊張的地方停頓下來,使聽眾的心都被揪緊了:
“公交車在咣當咣當中行駛著,小王也慢慢地睡著了……(停頓),忽然!小王醒了,醒來的瞬間他的一身冷汗全出來了……(長時間停頓)剛才還滿載行駛的公交車,此時已經(jīng)停下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車上竟然沒有一個人!連司機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停頓),小王雙腿在顫抖,他想要跑,但是連起身都困難,怎么辦!……(停頓),忽然之間,一顆白慘慘的人頭出現(xiàn)在車窗外,小王嚇得哇的一聲!……(停頓),那顆人頭,卻說話了,它說——大哥,幫忙下來推車噻,儂一個人偷懶做啥子……”
這里的停頓就起到了極好地烘托恐怖氣氛的作用 ,使聽眾在停頓的間隙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停頓”擁有無窮的魅力,擁有內(nèi)在-的威力,只有會運用停頓技巧的演講,還是真正的“活”的演講。停頓是無需語言的藝術(shù),但是它卻能比任何語言能直達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