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華,黃德華講師,黃德華聯(lián)系方式,黃德華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中國國學管理研究專家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黃德華:錢多了,就幸福嗎?
2016-01-20 48268

錢多了,就幸福嗎?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學獎得獎人,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卡尼曼,在2004年,向909名美國工作女性發(fā)出問卷,請她們記錄自己前一天的日?;顒雍蛯@些活動的感受。在被調查的女性中,有些人的年收入低于2萬美元,而有些人的年收入則超過10萬美元。調查結果出乎他們的預料,那些年收入少于2萬美元的“低收入女性”的“壞心情”時間只比“高收入女性”多12%,也就是說,人們的收入同幸福感的關系可能被夸大了。

2005年,他們又對另一組工作女性進行了調查。在這次調查中,被調查者不僅要記錄她們對生活的整體滿意程度,還要回答自己在每一天的每一個時刻里的心情指數(shù)。結果發(fā)現(xiàn),高收入一族雖然對生活的整體滿意程度較高,但她們在每一天里的心情指數(shù)并不是隨財富而明顯變化。

對此艾倫·克魯格解釋說,“當人們有高收入時,他們認為自己應當是滿足的,這也反映在他們的答卷中。但實際上,收入對于人們每一天里時時刻刻的快樂程度關系不大。” 他們還引用另一組數(shù)據(jù)佐證自己的發(fā)現(xiàn),從1958年到1987年,日本人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了5倍,但日本人自我評價的幸福感則幾乎沒有增加。也就是說,當一國民眾的富裕程度達到人均GDP1.2萬美元時,金錢幾乎不再帶來幸福了。

為什么會這樣?高收入者被瑣事所累。但卡尼曼和克魯格等人認為,快樂隨財富消失的奧秘在于,有錢人的生活變得更繁忙,反而沒有時間去享受簡單的快樂。他們又借用美國勞工統(tǒng)計局的一組數(shù)據(jù),這組數(shù)據(jù)調查了不同收入等級的人群是怎樣消費他們的時間的。結果卡尼曼等人發(fā)現(xiàn),高收入者的生活里充滿著瑣碎事務,他們將大部分時間用于工作、出差、照看孩子和購物,而且比低收入者更感到緊張和壓力。統(tǒng)計還發(fā)現(xiàn),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美國男性一年只有19.9%的時間花在“被動式”娛樂活動中,如看電視和社交,而年收入不到2萬美元的美國男性一年則有超過34%的時間花在“休閑”上。雖然人們的收入和幸福指數(shù)各不相同,賺錢的熱情都絲毫沒減,但也許正是這一點,才導致富人總覺得自己太累,而窮人反而會活得“很開心”。原因是,成功人士往往追求更高的成功目標,這就意味著放棄那些觸手可及的生活快樂,而這些小快樂往往是窮人們自得其樂的源泉。

卡尼曼等人在研究中總結了幸福感缺失的三大原因:第一,人們在攀比中更能得到滿足和幸福,而不是個人財富的絕對增加??崧热酥赋觯粋€社會的共同富裕并不會使其中的個體感到更滿足,相反,當人們在與同階層者進行比較后發(fā)現(xiàn)自己更富裕時,才會產生更明顯的滿足感和幸福感。第二,物質消費只能帶來短暫的快樂,人們的消費需求隨著消費能力而增長。簡單地說,物質消費只能滿足人們一時的需求,基本不產生長期效應。而隨著財富的增長,人們的欲望和需求也在增長。第三,生活方式。越有錢就越幸福也許只是一個假想,財富的增加往往意味著工作節(jié)奏加快和壓力的增大,結果是,有錢的人在越來越有錢的同時,也越來越忙碌,并面對更多的緊張和壓力。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