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娟,賀娟講師,賀娟聯系方式,賀娟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賀娟 2020年度中國100強講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教授
4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賀娟:五行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
2016-01-20 66245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要內容。五行學說肇始于夏商之際,完善于春秋戰(zhàn)國,影響持續(xù)至當今社會。它雖隸屬于中國古代自然哲學的范疇,但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卻廣泛地滲透到中國的社會制度、思想文化、自然科學與語言文字等各個領域。龐樸《稂莠集》認為:陰陽五行“迷漫于意識的各個領域,深嵌到生活的一切方面。如果不明白陰陽五行圖式,幾乎就無法理解中國的文化”。因此,探討五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具有追本溯源的意義。 古人認為,萬物由五種相關的基本物質構成萬物由五種相關的基本物質構成萬物由五種相關的基本物質構成萬物由五種相關的基本物質構成,,,,這就是五行這就是五行這就是五行這就是五行 最早記載“五行”學說的是夏商時期的《尚書·洪范》,其上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革,最早出現在金文,用刀剝獸皮之意。后指剝下的獸皮。如馬革裹尸、皮革等。由革組成的字,如靴、鞋、鞭等多由獸皮作成),土爰(引出)稼穡。潤下作咸,(水為咸,因鹽出自海水);炎上作苦,(火為苦,因火焚物變焦,則現苦味);曲直作酸,(木主酸味,凡木結之果實,初皆為酸味,尤其是中原地區(qū));從革作辛,(金為辛味,‘辛’的甲骨文字形為,本指平頭刀具,與‘革’近,延伸指辛辣之味),稼穡作甘,(土為甘,土所生作物之百谷、瓜果,其味皆甘)。”這里不僅提到了構成萬物的五種基本物質,還介紹了它們所具有的特點以及與之相聯系的五種味道。 至春秋時期,古代思想家們進一步探索這五行之間的關系,提出了“五行相克”的理論,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可以戰(zhàn)勝、克制另一行。其內容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到戰(zhàn)國時期,繼五行相克理論之后,又提出了五行相生。所謂五行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的源起有五種不同的觀點五行的源起有五種不同的觀點五行的源起有五種不同的觀點五行的源起有五種不同的觀點 五行的產生源自古人對中原地帶五時氣候特點和生化特點的抽象。這一觀點目前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與認可。 關于五行學說的產生以及五行的本質含義,歷代學者一直仁智互見,認識不一。主要觀點有以下幾種。 1.源自五種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源自五種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源自五種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源自五種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 五行物質說的產生依據是《尚書·洪范》的相關記載,此書記載的五行就是自然界五種最基本的物質。另外,漢代《尚書大傳》解釋說:“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也。是為人用”?!蹲髠鳌は骞?/span>27年》載“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左傳·昭公25年》載“生其六氣,用其五行”,《國語·魯語》載“地之五行,所以生殖?!本鶑奈宸N實際物質來認識五行。而這五種物質之間又存在相生相克的關系。如相生關系:木生火,這是盡人皆知的常識;火燃燒以后會留下灰燼,就是所謂的土;金屬礦藏大多埋在地下,所以說土生金;對于金生水,通常解釋為:金屬在高溫下可以融化為液體;而所有的植物生長時都需要水,所以說水生木。相克關系:植物種子最初埋在地下,當它發(fā)芽生長時就會破土而出,或一般的農耕工具均為木質,可以松土,意味著木戰(zhàn)勝了土;用金屬可以制成鋒利的工具,用來砍伐樹木,是金克木;金屬礦石雖十分堅硬,可一旦在火上高溫加熱,便會熔為液態(tài),這便是火克金;水能滅火,這是水克火;堆土可以擋住水流,就是土克水。 五行物質說在歷史上一直占據重要地位。在近代,由于西方文化的傳入,特別是唯物論的普及化,這種學說的影響愈加深入而廣泛。但這種觀點目前在學術界受到空前的質疑,一則由于五行并非構成自然社會的五種必需物質,如金,屬于可有可無之物;二則,以五種物質解釋五行之間的生克關系,亦存在一定的牽強之處,如木生火,需燃木或鉆木后才能生火;金生水,解釋為遇高溫加熱則金屬變?yōu)橐簯B(tài);這種需要外力的加入才存在的五行關系,不符合自然規(guī)律,且五行相生的“水”,又存在此“水”非彼“水”的問題,屬于概念的偷換。因此,關于五行的起源與涵義,又有以下幾種觀點。 2.源自殷商時期的五方觀念源自殷商時期的五方觀念源自殷商時期的五方觀念源自殷商時期的五方觀念“行”的甲骨文為,代表著方位,所以,有人認為,五行的原始涵義是指五方。時間和空間是人類認識萬物的基本形式。按東、南、西、北、中五方劃分空間和方位的觀念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墟卜辭。河南安陽挖掘的殷墟墓的平面圖及上古明堂宗廟平面多半呈字形,這種字形的構造,建造起來不僅費力,而且費時、費料。因此,有人認為取這一形狀構成某些建筑,是有象征意義的,這種意義,應是早期對方位空間的膜拜。 最早,五方原本只是四方,張其成教授認為即東、南、西、北,逐漸地四方變成五方,因為四方觀中已經蘊涵了五方觀,要確定四方,必須首先確定中央,《詩經·商頌·玄鳥》中就有“古帝武湯,正域彼四方”,即從中央看四方。因此,說四方,就已經意味著五方。與此相關的,五時最早也只有四時,即春、夏、秋、冬,只是為了與五方“門當戶對”,故在四時之外畫蛇添足地生造了一個“長夏”,用來和“中央”之位匹配。因此,有人認為五行的“五”起源于古代先民對五方的崇拜。 3.源自天之五星源自天之五星源自天之五星源自天之五星 在生活單純、對自然界缺乏足夠認識的人類早期,變幻而神秘的星空非常容易引發(fā)人們的關注,伴隨著星象的變化,大地出現的季節(jié)、氣候、農作物的生長,亦進而使人們對天象、星象產生膜拜心理,因此,“占星術”一直占據著古代先民生活的重要位置。近代學者顧頡剛認為,“五行”一詞的最初含義是指五星的運行,是人們對天空中呈現的不斷變化的五大行星的描述。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