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的馬黑買來自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沙連堡鄉(xiāng)沙一村。在黃河岸邊的化隆群科鎮(zhèn),他開了一家拉面館。悠悠黃河水從這里經(jīng)過,使這座高原小鎮(zhèn)多了幾分靈氣。
“感覺自己已經(jīng)和拉面打了小半輩子交道了!”馬黑買說,秉承著父輩們誠實守信的經(jīng)商原則,他們開在全國各地的“化隆清真拉面館”越做越大。但他明白,拉面的品質是關鍵,“一清(湯清)、二白(蘿卜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蒜苗、香菜綠)”的拉面美食法則熟記于他的心中。
馬黑買說,從起初做拉面匠起,他就明白,要做好一碗化隆拉面,用慢火熬制的牛肉清湯是關鍵,拉面里的湯需要用牛骨熬上4小時以上。
除了湯清、黃河水清,在馬黑買的記憶里,家鄉(xiāng)的百姓也一直過著清苦的生活。
但如今,化隆百姓在全國270多個大中城市開有14430家拉面館,常年在外從事“拉面經(jīng)濟”的人員達到10萬人,每年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62億元、利潤18億元。
一碗拉面是怎么走向全國,開創(chuàng)出一個大市場的?
化隆縣是一個以回族為主的多民族聚集縣,這里山大溝深,十年九旱,全縣28.6萬人中有農(nóng)村人口25萬,是國家級貧困開發(fā)工作重點縣,屬于我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的六盤山地區(qū)。
馬黑買說,上世紀90年代,家鄉(xiāng)鬧旱災,糧食收成不好,每天吃不飽肚子,在家排行老五的他只能外出求生。年少的他不得不跟著親戚來到廈門,在拉面館里當起拉面匠。他清楚記得,走之前,他身上只裝著7元錢,還是和親戚借的。
當時在化隆縣,像馬黑買一樣的人還有很多,有些人選擇外出打工或挖金子。“外頭的天氣熱,身上的汗不干啊,尕妹妹啊,你的阿哥走了呀,哎喲,出門人孽障(日子過得苦)死了,破煩(煩心時)把花兒漫上啊,阿哥們是出門人?!币磺鷣碜晕鞅钡幕▋骸冻鲩T人》,道出了當初拉面匠們離開故土、來到內(nèi)地開面館的辛酸。
“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開拉面店,想起來都是眼淚?!毕肫?0多年前在深圳開拉面店的經(jīng)歷,40歲的回族漢子馬勇有些激動。
“拉面里講究蘿卜白,當初我們‘一窮二白’地來到內(nèi)地,創(chuàng)業(yè)時也是白手起家?!?
上世紀90年代末,一個炎熱的夏季,一位帶著白帽、騎著自行車的回族青年騎行在深圳鹽田區(qū)的大街上。
他左手扶著車把,右手不停地擦著從額頭滴下的汗珠,眼睛還要緊盯著沿街是否有合適的鋪面。熱氣在路面蒸騰。
這個青年就是馬勇,從他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上,可以看到成千上萬名外出創(chuàng)業(yè)的拉面大軍的影子。
“出去開店,我們需要找合適的店面。為了省點錢,我當時每天花5塊錢租輛自行車,常常騎著自行車一條街一條街地找店面。說句實話,那里天氣熱,幾天下來,屁股都被自行車座位磨出了泡,到現(xiàn)在我還有‘自行車恐懼癥’,見到自行車就害怕?!?
在大城市謀生活,靠著家庭作坊式經(jīng)營的他們并不占優(yōu)勢,每天起早貪黑,晚上只能打地鋪睡在店里或住在5至10元一晚的洗浴店里。
有些拉面匠個子小,夠不著和面的案板,只能踩著磚頭和面;有些拉面匠胳膊勁不夠,剛開始根本拉不動面,一天勞作下來,胳膊都抬不起來,為了生計,必須咬牙堅持。
“其實,當初背井離鄉(xiāng),更多的是無奈。”馬勇說。
曾在山東煙臺開拉面館的回族拉面老板賈海武說,思念家鄉(xiāng),是他們內(nèi)心的痛。2008年他還在煙臺大學的清真餐廳開拉面館,聽到了母親病重的消息,趕不回家的他憂心如焚。
“那一晚,我獨自徘徊在海灘上,海浪聲中望著明月,祈求母親平安,那一夜我終身難忘。”他說。
正是憑借拉面匠們的艱辛付出,化隆拉面逐漸打出了名氣。
青海海東所轄的“兩化”地區(qū)(化隆、循化)盛產(chǎn)辣椒,這里的辣椒皮薄、肉厚,色澤鮮紅,味道香醇,是化隆拉面里的重要佐料之一。每年七八月間,紅紅的辣椒映紅了采椒人的面龐。火紅的辣椒似乎昭示著紅火的日子,走出大山的化隆拉面人也慢慢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1993年至1997年,在廈門開拉面館的馬黑買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此后他的生意越做越大。2015年,他和另外4個股東合伙創(chuàng)立了“海尼爾”這個品牌,在西寧和廈門開了19家連鎖店。如今,馬黑買的拉面館一天的營業(yè)額就達62萬元。
化隆拉面人在將舌尖上的美味帶到全國的同時,也將祖輩留下的誠實守信和善心善舉帶到了更遠的地方。
去年8月發(fā)生在天津濱海新區(qū)的爆炸事故中,在天津開拉面館的化隆青年馬成義和哥哥召集在當?shù)亻_拉面館的親戚朋友,十天里為當?shù)厥転娜罕娒赓M送上愛心餐超過8000份;在三亞開拉面館的化隆青年馬雅古拜,將客人遺忘的6萬元現(xiàn)金如數(shù)歸還,受到當?shù)卣碚?馬黑買的店則每天為殘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免費提供拉面,他說,要讓每個人有尊嚴地活著。
杏花又在黃河岸邊開放,如今,化隆拉面也生根發(fā)芽,成就了一片創(chuàng)業(yè)的綠林。
“靠著這一碗面,化隆百姓掙了票子、育了孩子、換了腦子、練了膽子、拓了路子、創(chuàng)了牌子,一碗拉面讓化隆百姓走出了大山,擺脫了貧困,換了一種活法!”化隆縣副縣長馬千里說。
“化隆人外出賺了錢,但最重要的還不是錢?!被】h教育局局長馬成龍說,現(xiàn)在走出去的拉面館老板意識到子女接受教育的重要性,2015年,化隆縣文理科狀元均出自在外開拉面館的家庭。
更多在外打拼后的拉面人看到了家鄉(xiāng)經(jīng)濟發(fā)展的潛力,在出去開拉面館10年后,2014年,馬勇回到化隆,投資2000萬元創(chuàng)立了化隆縣群科綠禽農(nóng)牧開發(fā)有限公司,下一步,除了雞禽養(yǎng)殖,他還想搞禽類孵化、雞肉產(chǎn)品深加工和飼料加工等。
今年5月,賈海武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店正式對外營業(yè),目前一些拉面老板將眼光瞄到了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馬來西亞、孟加拉國、土耳其等國開辦了10余家拉面店。
“其實,離家再遠,不變的是對土地的眷戀。麥子熟了,三夏豐收季,期待一頓歸鄉(xiāng)宴?!辟Z海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