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生的任務就是要「覺察自己內在心靈未知的伴侶」。
雖然我們內在一直都擁有心靈伴侶,卻又忙碌地在外界尋尋覓覓真愛伴侶。
這正如眼睛看不到眼睛本身一般,我們必須將內在心靈未知的伴侶投射在外界的真人身上,然后我們才會「看到及愛上那個人」。
我們與伴侶的所有困難其實都是自己的困難。
我們既愛投射的那個人又恨那個人;
我們渴望完全擁有那個人又想逃避那個人;
我們覺得那個人很好卻又害怕那個人;
在所有的伴侶關系事件中,都是要我們學會覺察自己內在心靈所渴望與排斥的「另一半」,而將之整合進來成為「完整的我」。
伴侶關系中的沖突與摩擦,才是真正有益的;因為這正是「合一與靠近自己」的契機。
伴侶關系只有在雙方都不再需要對方時,才算達到目的;只有在這種情形下,「永恒真愛」的諾言才可能真的實現。
「真愛」是愿意向我們所愛的對象,開放自己的界限。
「真愛」只有在我們愿意把伴侶所代表的每一件事,都吸收到自己的靈魂時,才有可能發(fā)生。換句話說;就是不再需要對方扮演被投射的角色,讓自己與對方重新合一時;「真愛」才能不受時間的限制,成為永恒;這時我們的靈魂才真正的了解「真愛」是什么。
期望在「超越的世界」能遇到「摯愛的人」,只是個幻想。
「超越的世界」一直都存在這里,這個當下。
生命的目的是:使這個可見的物質世界,成為是多余的。
伴侶關系中的問題出現在雙方執(zhí)著于自己的投射時,就會愛到「至死方休」,彼此互相留下巨大的傷痛。
若一方放下執(zhí)著的投射,而另一方無法放下時,就會呈現一方獨立,而另一方覺得心碎。
只有真正覺察到:從來不曾失去的是「內在的完整與合一」的人,才能處在永恒的喜悅與淚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