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提示:本文節(jié)選自《王菲畫傳》(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圖片轉(zhuǎn)自網(wǎng)絡(luò)。
引言:王菲的皈依是在1992年,這次皈依緣起,競是一次假緋聞事件,而這次事件竟然促成了母女間最真誠的交流,并且徹底緩和了她們一直僵持的關(guān)系。郁結(jié)的厚云突然散開,封凍的冰層一夜解凍。母女和解給王菲帶來了言語難以述說的狂喜。她覺得,自己能夠重拾母女親情,并且將母女關(guān)系推進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得益于某種冥冥中的安排。正是那時,她開始相信,人生一切都有定數(shù),都有機緣。她感恩,她要報恩。
以上圖片轉(zhuǎn)自網(wǎng)絡(luò)
1991年年底,王菲離開香港,飛到了美國……
紐約唐人街,春節(jié)的氣氛比北京還濃。春節(jié)的前幾天,唐人街上各家各戶,就已經(jīng)掛出了紅燈籠,貼上了迎春聯(lián)。還有些東西,在北京早被掃四舊給掃了,在唐人街上卻能見到,王菲都叫不出名來。她感受著唐人街上春節(jié)的氣氛,遙想著身在遠方的親人,回味著自己在家鄉(xiāng)所度過的一個又一個春節(jié)。
小時候,自己是最喜歡過春節(jié)的,只有春節(jié),才能可著性兒吃零食,也只有這幾天,媽媽不會那么忙碌,總會想方設(shè)法為她和哥哥做些好吃的。尤其是大年三十的下午,媽媽帶著她包年夜餃子,每每想起,便有無限的溫馨。躺在病床上的她,自然也會想到以前生病的時候,只有這時候,她和媽媽的關(guān)系是最好的。無論多忙,媽媽總會請假,抱著她去醫(yī)院,看完病回來后,總會給她弄點好吃的。出門回來,第一件事便是進房間看看她,將自己的臉貼在她的臉上,試一試她的體溫。此時的媽媽,是那么的溫柔,那么的慈祥。
回想起有關(guān)媽媽的點點滴滴,她突然發(fā)現(xiàn),媽媽的性格雖然急躁,但此刻自己細細體味,從中嘗出了無窮無盡的愛。只是那時候自己還太小,很多事都只在乎自己的感受,無法體味媽媽的良苦用心。此時她才知道,自己欠媽媽的太多太多,而回報太少太少。那時,她便下定決心,以后一定要當一個孝女。
身在美國的王菲,并不清楚香港媒體有關(guān)她的謠傳。
香港有一家媒體突然報道稱,王靖雯所謂到美國留學(xué),根本就是幌子,真實原因是,當初,陳小寶之所以和她這樣一個在香港沒有任何基礎(chǔ)的新人簽約,并非如新藝寶公司宣傳的那樣,因為她有怎樣的天分,而是有更深的內(nèi)幕。陳小寶喜歡王菲的漂亮年輕,王菲則喜歡陳小寶有錢以及可以令她走紅。此次王菲前往美國,并不是她自己所說的去美國讀書,而是和陳小寶玩過了頭,以至于珠胎暗結(jié),不得不去美國墮胎。這消息說得有鼻子有眼,比真的還真。一些沒有拿到第一手資料的媒體,便派出大量記者追蹤這一消息,香港娛樂圈一些同王菲熟悉的朋友老師成了采訪對象,王菲的父母同樣受到了媒體的騷擾。
這是王菲第一次遭到香港媒體的狙擊,而且是在她本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在這次事件中,傷害最大的不是王菲而是她的媽媽。夏桂影畢竟長期生活在內(nèi)地,以內(nèi)地的觀念看待香港媒體,以為香港媒體如此報道,總會有些根據(jù)。何況,當初,她強烈反對女兒從事這一行,也正是擔心這一行是個大染缸,稍不留神,便會身敗名裂。如今看到這些報道,她便覺得當初自己的擔心應(yīng)驗了,那種刻骨銘心的痛感,不親身體會,旁人自然是無法知曉。
《與佛結(jié)緣的日子》(2) :
抱著這種感恩和報恩心理,她第一次走進了唐人街的一間寺院
她第一時間打電話給王菲。女兒只是解釋了幾句,母女倆便在電話中吵了起來。
媽媽的脾氣很大,王菲的脾氣也不小。王菲正為這事生氣呢,見自己的媽媽都不能理解自己,哪能冷靜得了?母女倆在電話中越吵越厲害,最后,王菲覺得無法說清了,干脆掛斷了電話,一個人坐在房間里哭??蘖艘换?,轉(zhuǎn)而一想,自己這是怎么了?媽媽打越洋電話過來,是牽掛女兒,擔心女兒。身為女兒,反而不能體諒媽媽的心,還對她發(fā)脾氣,給她增加精神負擔。此時,媽媽獨自一人呆在北京,不知痛苦成什么樣子。
這樣想過之后,她撥通了越洋電話,向媽媽道歉。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女兒總在和自己作對,無論對錯,母女倆總是吵得不可開交。在夏桂影的印象中,女兒還從來沒有因為什么事向自己道歉過。現(xiàn)在,聽到女兒從大洋彼岸傳來的這聲對不起。夏桂影突然十分感動,眼淚禁不住奪眶而出。
這個系在母女間十幾年的疙瘩,因為這聲道歉,完全解開了。
王菲怎么都沒料到,一次往自己身上潑污水的緋聞事件,竟然促成了母女間最真誠的交流,并且徹底緩和了她們一直僵持的關(guān)系。
郁結(jié)的厚云突然散開,封凍的冰層一夜解凍。母女和解給王菲帶來了言語難以述說的狂喜。她覺得,自己能夠重拾母女親情,并且將母女關(guān)系推進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得益于某種冥冥中的安排。正是那時,她開始相信,人生一切都有定數(shù),都有機緣。
她感恩,她要報恩。
就是抱著這種感恩和報恩心理,她第一次走進了唐人街的一間寺院。這是一間佛寺,屬于密宗。
在此之前,她對于佛教對于密宗,沒有任何了解。也許是骨子里的某種傳承吧,當她覺得自己應(yīng)該報恩的時候,極其自然地想到了這一處所在。
寺院里飄散著香火味,那是一種迷人的香味。僧人們在做法事,一種天策般的音樂,飄進她的耳際。對音樂有著特殊敏感的王菲,立即被深深地吸引和感動。世界因而出現(xiàn)鳥語花香,人生從此陽光明媚。黑暗永久地遠離了她,她的心,因此有了屬于自己的永恒牧場。
從這一天開始,王菲開始虔誠向教,以自己年輕的靈魂,皈依密宗。
大多數(shù)人信佛,其實就是為了建立一所精神家園,王菲亦是如此。這所精神家園,是一個人靈魂的最后歸所,是一處可以寄托一切的廣袤空間。曾經(jīng)走過那么多落寞孤獨的日子,就是因為精神沒有這樣一個歸所沒有這樣一個家園。自從找到這個靈魂的家園,無論何時何地,王菲不再孤單。從那時至今,無論走到哪里,王菲的生命中多了一件事,便是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園去看一看。走進那個空間,摒棄一切雜念,聽一聽來自天籟的聲音,給自己的靈魂一次純凈透徹的洗滌。
與佛結(jié)緣的日子(3) :
信佛以后,最大的改變,是整個人寧靜起來,不再像以前那么浮躁
信佛以后,最大的改變,是整個人寧靜起來,不再像以前那么浮躁,慈善成為她終生的追求。
日后,王菲出了大名,可在一些公開熱鬧的場所,很難見到她的身影,因為她怕熱鬧。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慈善活動場所。但是媒體在宣傳慈善活動的時候,她永遠都不可能是先鋒人物,只是在一長串名單中,帶上她的名字。這大概是性格使然。她喜歡獨處而不喜歡熱鬧,無論周圍有多少人,她肯定不是鋒頭最勁的那一個,而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的那一個。尤其是信佛之后,更靜了,在外人看來,也更孤傲了。只有她自己清楚,她的心始終都是火熱的。
2000年11月的一天,剛剛由外地返港的王菲,下飛機后并不急于回家,而是驅(qū)車直奔香港紅十字會醫(yī)院。據(jù)后來記者從各方打探到的消息,王菲這次去醫(yī)院并非她或者她的親戚朋友中有人生病,而是去驗骨髓的。原來,有一個名叫茵茵的六歲女孩患上罕見型血癌,急需尋找適合的血型做骨髓移植。王菲很希望能夠幫助這個女孩,因此前往醫(yī)院做檢查,看自己是否適合捐出骨髓。當天,王菲還親筆寫下一紙公開信,呼吁各界伸出援手,令小茵茵重獲生的希望。
冷只是一種表象,她那顆火熱的心,只有佛才能感受。
(全文見:https://book.sina.com.cn/longbook/ent/1103162882_wangfeihuazhuan/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