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滿良,何滿良講師,何滿良聯(lián)系方式,何滿良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真誠、自信、快樂、樂于助人
4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何滿良:對待21種人如何交往
2016-01-20 44387
我們接觸到的人可以分為:富貴者、貧苦者、初交者、久交者、年長者、年少者、正直者、勢利者、仁厚者、刻薄者、豪氣者、自私者、聰明者、愚笨者、誠實者、奸詐者、強橫者、諂媚者、妒忌者、清潔者、患難者……

  1、對富貴者:

  我們學佛人與有錢人、上司、高官、有名望者交往,首先要具有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不卑表示學佛人淡泊心和人格,不亢表示我無越禮之舉,這樣人家才會敬愛您。如過卑人家會以為我將有求于他或討好于他,但過恭過敬之舉也易被富貴人生疑。過亢則易使人不高興,因此而多是非。

  2、對貧苦者:

  學佛人對富貴貧賤者要采取同樣的不卑不亢態(tài)度。在言談舉止中以誠懇之心對之。千萬不要學世人的對富貴者恭敬禮貌,對貧賤者傲慢無禮,這樣非但失去佛法平等大悲之旨,更宜招來世人對學佛人的非議。(如果是自己的下屬者亦是如此)

  3、對初交者:

  世人都有先入為主的習氣,因此第一印象在初交時很重要,必以誠懇的態(tài)度對人,“深處思利他,尊他為最上”,并以長久交往往之心以待。

  4、對久交者:

  要推心置腹、竭誠往來。因交往久了,知道對方的優(yōu)缺點了,一定要嚴己寬人、多看人家的優(yōu)點,任何人身上都有我們的可學之處。宜粗不易細、貴和不貴同。(如這人是下屬者就要善用人之長,避其人所短)

  5、對年長者:

  雖然年長之人的學識不一定高于我們,但他們的生活閱歷必多于我們。因此我們要恭敬他們,多靜聽其言,并要使自己要用老誠的態(tài)度、穩(wěn)重的儀表來交流,千萬不要現(xiàn)浮躁之氣、起爭辨之心。

  6、對年少者:

  先觀其心態(tài)行止,辯其賢與不賢,并擇賢者交之成為益友,多聽益友之言而請益之,這樣對方必愿與我相交。對不賢之人,應多盡朋友之義而忠告與規(guī)勸、不可輕晦譏諷,雖存疏遠之心,但對待的態(tài)度要與平時無別。如果對方有向善之舉,要多加贊揚。

  7、對正直者:

  正直的人以誠信道義待人,與他們相交時不能有一絲虛偽之情,這類人多是世人說的菩薩心腸。與他們交往不管交情深淺,守正不阿、見善而行就是了。

  8、對勢利者:

  所謂的勢利之人,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勢利小人。與他們交往千萬要注意,因學佛人最看不上的就是這樣的人,必須要具備觀得莫觀失,隨順莫違逆的靈活手段與之相處,不要太執(zhí)己見之心,要將他們當成菩薩化現(xiàn)小人相來考驗我們,否則觸怒了他們,我們的逆緣就來到了。在隨俗中,不要增己之羞就是了。與他們的交往中看看我們自身是否也多少帶有勢利之心。

  9、對仁厚者:

  仁厚之人易受人欺。他們以仁厚待我,我必以仁厚待他,絕不可起刻薄之念。與他們交往可增長我們的慈善之心,他們揚人之善、隱人之惡,我們要稱善相和,時間久了我們也會成為仁厚之人。

  10、對刻薄者:

  刻薄之人終不能成大事,與他們交往不管其如何刻薄,我們只能以寬厚之心待之。如對方認為我迂腐可欺,在寬厚之外要略加警醒他。他們雖然刻薄,但有時可直接看到我們的不足,雖然有言過之象,但我們可以自省。

  11、對豪氣者:

  豪氣之人慷慨解囊、千金不吝。我們與之論交要胸襟磊落,見貧困患難之人多思濟解之法,這樣豪氣者才樂于我結交。在交往中不談勢利得失之事,不斤斤計較細微之事,以他們?yōu)榘駱?,遇事則輕財仗義,見義則勇往直前,交往久了必會增長我們的布施之行。

  12、對自私者:

  自私自利之人,凡事從自己的得失著眼,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信條。與之相交可以施與小利,用自己的言行來感化對方,因人皆有向善之心。要想到只要是人都有利己之心,只是輕重不同罷了,所以我們要多自省。

  13、對聰明者:

  聰明人與聰明人相交,互相學習;愚笨人與聰明人相交,取長補短。但要注意這個聰明是世之聰慧,心思才智高于一般之人,也多善于交際,但常常我慢極重,夸口者亦多,我們確要實事求是之心,多學其長處來啟發(fā)我們的聞思。

  14、對愚笨者:

  與他們相交切不可存輕侮之心。因有些人是大智若愚,但更多者或是性靈未辟、或是學習的少、或是天資魯鈍、或是局處僻壤。相交時要和顏悅色、教之善方、曉之淺理,但不可過于督責。他們都是認真做事,老實做人的人,這一點我們要學之。

  15、對誠實者:

  誠實之人是言必行,行必果的,做任何事都以誠實為本,從不雜含著虛偽成份。我們與之相交必先去除我們自身的浮夸之習,也不可以虛詐試探對方,更不可失信于人。學佛之人就是宜以誠實之心對任何事物。

  16、對奸詐者:

  奸詐之人多是貌似忠厚,內實陰險之人。如果觀察他們不慎,常會受其坑害。與他們相交,要謙和自行、謹慎小心、似親實疏、似敬實遠,這樣他們就無隙可乘了。就是我們一時疏于提防,被其所累,也不要生報負之心,當成是我們上了一課。

  17、對強橫者:

  對這樣的人,我們多不想與之相交,可對方非要強與我論交。論交之后,辱必常加身,我們等之溫和、知而不校、受而不報,如再三如是,遠而避之就是了。權當我們在修忍辱行,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徒傷感情、于事無補。

  18、對諂媚者:

  此類人多是不知廉恥之輩,不知自尊自愛。他們諂媚我時,不是慕我錢財就是畏我之勢。因此要時時提防。想我現(xiàn)有財勢他諂媚,如我失財勢之時必害我。對付之法就是我們淡然處之,常存畏懼之心(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亦是處世與修行方法之一。

  19、對妒忌者:

  妒忌之心人常有之,只是輕重不同罷了。如二人共事,我之才、我之勢如高過對方,對正直人來說,我是我,你是你,絕然無關。而對妒忌之人就不一樣了,他必思傷毀之法。我們在與之共事時,絕不能持才自傲,更不可貢高我慢。“隨處伴誰時,視己較人卑”只有這樣才能平安無事。

  20、對清潔者:

  愛清潔之人,最反感不潔之人。與之相交必要先正容貌、整齊衣帽。這樣人家才會與您論交,清潔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21、對患難者:

  錦上添花、人多愿做。雪中送炭、多不愿行。人常言:患難之中見真情,在患難中最易得良友。對患難之人我們要問寒問暖、急其所急,財困施援、病則看護。我之行人必后思報之,學佛之人不思回報,但這也是我們的本份之事。

  學佛人在與人相交時,不一定就非要言自己是學佛之人,在身口意三行中,時時以五戒十善六度為用。在人際交往中,以自身的正行來影響身邊的人,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小環(huán)境,這樣就更利于您的修行。愿我們隨緣、惜緣。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