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作家蕭伯納很形象地說道: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那么每人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每個人就有了兩種、甚至多于兩種思想。心理學(xué)家ERICK FROMM說過:“我們每一個人均有與他人溝通的需要,人類可利用溝通克服孤單隔離之痛苦,我們有與他人分享思想與感情的需要,我們需要被了解,也需要了解別人?!?br />溝通既是一門科學(xué),更是一門藝術(shù)。在經(jīng)濟發(fā)展的現(xiàn)代,溝通的重要性正日益顯現(xiàn)。比如,政府和人民之間的“管道”不通暢了,有了民怨,要溝通;公司與職員之間有了“鴻溝”,造成“勞資糾紛”,要溝通;父母與子女之間有了“代溝”,出現(xiàn)了所謂叛逆的子女,霸道的父母,要溝通;連自己,想不開,好像腦袋的溝給堵住了,要好好思前想后一番,也要溝通?!皽贤ā本褪前巡煌ǖ墓艿来蛲ǎ尅八浪背蔀椤盎钏?,彼此能對流、能了解、能交通、能產(chǎn)生共同意識。
走出溝通的誤區(qū)
溝通的信息是包羅萬象的。在溝通中,我們不僅傳遞消息,而且還表達贊賞之情、不快之意,或提出自己的意見觀點。從表面上來看,溝通是一件簡單的事。有的人認為,只要有溝通的意識,主動溝通是水到渠成的事,不需要學(xué)習(xí)溝通技巧;也有人認為,只要掌握了溝通技巧,溝通其實很簡單。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溝通誤區(qū),簡單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溝通不是太難的事,我們每天不是都在做溝通嗎?”如果從表面上來看,溝通是一件簡單的事,每個人的確每天都在做,它像我們呼吸空氣一樣自然。但是,一件事情的自然存在,并不表示我們已經(jīng)將它做得很好。由于溝通是如此“平凡”,以至我們自然而然忽略它的復(fù)雜性,也不肯承認自己缺乏這項重要的基本能力了。
第二,只要具有溝通意識,主動進行溝通是水到渠成的事。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一些特別自信、能力強、居高臨下的人,他們習(xí)慣于扮演教師、權(quán)威、家長的角色,喜歡別人依賴他,與這樣的人溝通會產(chǎn)生壓力感,從而給溝通制造了無法逾越的障礙。其實,即使是最懂得溝通的人,也會試圖改進他們的溝通風(fēng)格和技巧。
第三,溝通成功與否,最重要的在于技巧。溝通者過于迷信溝通技巧。在溝通中很重要的是要創(chuàng)造有利于交流的態(tài)度和動機,把心敞開,也就是常說的溝通從心開始,學(xué)習(xí)溝通之后也不能保證日后的人際關(guān)系就能暢通無阻,但有效的溝通可以使我們很坦誠的生活,很人情味的分享,以人為本位,以人為關(guān)懷,在人際互動過程中享受自由、和諧、平等的美好經(jīng)驗。
第四,溝通就是尋求統(tǒng)一。溝通者不能容忍另類思維,有的人認為觀點不一樣,好像就是挑戰(zhàn)他不對,溝通的目的不是要證明誰是誰非,也不是一場你輸我贏的游戲,你的目標是要溝通,而不要抬扛。有效的溝通不是斗勇斗智,也不是辯論比賽。
第五,溝通就是說服別人。在溝通中也有這種情形,某人掌握整個談話,其他人只有做聽眾或服從的份。“溝通”一詞來源于“分享”這個拉丁詞匯。進行溝通時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是,溝通必須是互相分享,必須是雙向的,要跳出自我立場而進入他人的心境,目的是要了解他人,并不是要他人同意,避免墜入“和自己說話”的陷阱,這樣溝通才能有效。
第六,面對面的溝通要比書面表達容易有效得多。面對面溝通比書面溝通容易這個事實并不一定意味著這種方式更有效。事實可能正好相反,正因為面對面溝通太容易了,我們才不會仔細考慮我們要說的話,也就是說,我們要說的話不一定能夠恰如其分地表達我們想要表達的意思。
第七,不宜讓員工知道太多的信息。應(yīng)該給員工提供哪種類型的信息呢?你要相信他們遲早都會發(fā)現(xiàn)事情的真相。如果你不告訴員工實情,那么,他們就會自己去編造答案,這是人類的本性。而且他們虛構(gòu)出來的情況可能遠遠比你沒有告訴他們的簡單事實更跌宕起伏、更無中生有,可能更嚇人。故作神秘和遮遮掩掩是助長小道消息泛濫的養(yǎng)分。因此,你的出發(fā)點應(yīng)該是讓你的員工知道每件事。
提高溝通的技巧
有一句西方諺語表達了人們應(yīng)更多地注重傾聽:“上帝給我們兩只耳朵,卻只給了一張嘴巴,其用意是要我們少說多聽”。傾聽既是我們?nèi)〉藐P(guān)于他人第一手信息、正確認識他人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向他人表示尊重的最好方式,傾聽使我們成為一個反饋者,一個置自己于第二位的人。美國前哈佛大學(xué)校長查·愛略特說過:“生意上的往來,并無所謂的秘訣……最重要的是,要專注眼前同你談話的人,這是對那人最大的尊重?!?br />
聽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的內(nèi)部技能,交流是聽和說的藝術(shù),實際上水平高的領(lǐng)導(dǎo),往往是更多地去聽別人,而不是滔滔不絕地講給別人聽,在某種程度上,聽是管理者在溝通中最重要的技巧。
多數(shù)人都認為自己是善于傾聽的人。然而研究表明,我們平均只發(fā)揮了四分之一的傾聽水平。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自己在傾聽。我們似乎相信,因為我們有耳朵,所以我們就在聽,猶如相信因為我們有眼睛所以我們會讀書一樣。諸多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有關(guān)傾聽的壞毛病妨礙了我們成為我們所自認為的那種傾聽者,比如打斷他人、易受干擾、匆匆定論、白日做夢或陷入?yún)捑霟o聊等。取得進步的惟一辦法就是要做一些有意識的改變。
溝通絕不能一次不成功就放棄。溝通要百折不撓,一次又一次,不斷地溝通。溝通的最高指導(dǎo)原則是——沒有不能溝通的事。通過溝通,敵人可以變成朋友,有出入的解釋,可以變成“各自表述”;有爭執(zhí)的土地,可以“共同治理”;被割讓的土地,可以物歸原主。這是個溝通的時代。兩國的爭端,不應(yīng)該只用打仗解決;夫妻離婚,不必破口大罵;今天生意談不攏,明天還可能合作;議會里水火不容,溝通后可以“共同修法”。只要我們有誠心、有愛心、有耐心,肯讓對方坐上座,肯讓自己先退一步,肯把對方的面子做足,肯在自己底線上有最大的彈性,而且——知道這世界不是全屬于我,也不可能只有我是對的,應(yīng)該利益共享、團結(jié)共榮。
這世界必能更和諧,這社會必能更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