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問過自己,假如有一天離開了自己的孩子,孩子還能生活得更好嗎?
你有問過自己的孩子,假如我不在了,你還能生活得很好嗎?
筆者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及早問一下自己或孩子。
《成功的七個習慣》中的一個習慣就是,以終為始。
《論語》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在忙碌眼前事的同時,也要抬頭看路。
如果方向錯了,會有后悔的一天。
培養(yǎng)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至關重要。
如同養(yǎng)在溫室里的花草,經(jīng)不起風雨。
所以,在注重孩子成績的同時,要關注自我生存能力。
一切父母包攬,孩子不會獨立處理生活中的突發(fā)事件或人際交往。
往往在遇到挫折時,失去信心,進而走極端厭世的不歸路。
人往往不遭打擊,總天真。
現(xiàn)在,做父母的要狠下心來,為了孩子將來生活得更好而強化鍛煉孩子的獨立生存能力。
孩子間發(fā)生的事家長盡量不要參與過多。
做觀察者和引導者。
切忌:拿自己過去一套本來自私的想法給孩子支招。
孩子自尊心、自信心、責任心要盡早建立,這是他們成功的基礎。
另外,基本的生活技能也要盡早訓練。
幾天前,班里一個快20歲的男孩講只會煮方便面,還愿保姆做的菜不好吃。
如果是自己花錢雇的保姆,說說還有情可原。工作忙,沒時間也罷。
花著父母的錢,沒有任何作為,還挑肥揀瘦,實屬不該。
首先,父母要反思,責任很大。不能抱怨和推卸責任。
其次,作為孩子根本沒有感恩之心,不知珍惜血汗錢,要受到良心的譴責。
父母往往犯的毛病是,刀子嘴豆腐心。
說的狠,到頭卻心太軟,沒有原則。
老了的時候,自己吃虧還會連累孩子。
總之,現(xiàn)在要檢討自己了,抓緊問問自己明天就離開了孩子,他們能生存的更好嗎?
同時,也找機會和孩子交流一下,孩子做好了迎接更大挑戰(zhàn),且沒有父母支援的準備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