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是提升自身素質,增強競爭力。西漢公孫弘,少時任小吏,因學業(yè)不精,而遭罷免。閉門反思、苦學四十年,終成大器,被漢武帝授博士,拜宰相,名垂青史。屢選屢敗的林肯,不斷反思,不斷提升自己,終而當選美國總統(tǒng)。巨人集團盲目多元化,結果“巨人”倒了,而史玉柱卻重新站起來。是痛定思痛的反思,讓史玉柱增強了素質,更具眼光,更有膽略,從而反敗為勝。從上例,不難發(fā)現(xiàn),非反思,不足以發(fā)現(xiàn)劣勢;非反思,不足以發(fā)揮優(yōu)勢。反思,可以揚長,反思,可以補短,揚長補短,就能提升素質,增強競爭力。
反思,是吸取失敗的教訓,防小敗變大敗。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成功之路,從無一帆風順,挫折、失敗,在所難免。有“過”當如何?失敗當如何?要面對、要反思。越王勾踐,戰(zhàn)敗為奴,如果不反思,不面對,不吸取教訓,如何演繹“三千越甲可吞吳”的神話。劉邦面對強大的項羽,屢戰(zhàn)屢敗,如何能反敗為勝?還是反思。毛澤東正是反思過去血的教訓,才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農(nóng)村包圍城市”等一系列的正確主張,扭轉了不利的革命形勢。通過反思,能夠避免重蹈覆轍,防小敗成大敗,能夠少走彎路,從而加速成功。
失敗,怎樣才能成為“成功之母”?失敗,只有通過不斷的科學的反思,才能孕育出成功。千萬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
反思,是總結成功的經(jīng)驗,積小勝成大勝。有人問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法寶是什么。毛澤東回答了五個字——我善于總結。正是因為有了科學的總結,才有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科學發(fā)展觀,這一切為中國的自立、自強,提供了保障!
反思如此重要,要如何進行呢?
反思,需要科學的態(tài)度和正確的方法。反思是一個不斷改進的過程,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一個批判的繼承的過程。反思,需要辯證的智慧、執(zhí)著的堅持、道德的境界、仁愛的情懷。
除非有科學的態(tài)度和正確的方法,否則,反思很難做到全面的深刻的剖析,很難得出正確結論。宋高宗反思靖康以來的敗局,他得出的結論是兵民不可相信,金兵不可戰(zhàn)勝;他沒有正視自己缺乏眼光和膽略,文臣腐敗又昏庸。蔣介石反思解放戰(zhàn)爭中的慘敗,他認為敗在接收(是在接收日、偽的資產(chǎn)時,國民黨的黨政軍官員中飽私囊,迅速腐?。K麤]有意識到他自己獨裁,政府不講民主,官兵沒有信仰,失掉了軍民的支持,要知道他是和全國人民作戰(zhàn)。反思要想取得積極的成效,而不是適得其反,就必須端正態(tài)度,講究方法。
古今多少事,成敗皆有因。唯有不斷的科學的反思,才能增強素質,吸取教訓,總結經(jīng)驗,才能把握機遇,奔向成功!
改革春風,化雨潤萬物;開放大潮,揚帆新千年!當今世界,機遇常有,反思難得。難得能得,難行能行!我們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中華兒女,都應該反思過去,把握現(xiàn)在,開創(chuàng)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