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氏世代為楚國將,封在項城,因而姓項氏。用現在的話說,項羽是一個非常有性格的人,可以正是他的性格缺陷導致了他的失敗。
一、好大喜功,學無所成;
項羽年少時候,學文字、為文吏沒有學成。改學劍術、為武吏。又不成。叔父項梁發(fā)怒責備他。項羽答說:“文字不過記姓名而已;劍術,不過能敵一個人,都不值得學習。值得學的是可以敵萬人的學問?!表椓阂詾橛械览恚谑墙添椨鸨?。項羽對學兵法非常喜歡,但只略知兵法的大意,就不肯鉆研到底了。項梁曾經因罪案被牽連,被逮捕入櫟陽縣獄。
秦始皇帝出游,巡行會稽郡,渡浙江,項梁和項羽都旁觀秦始皇的出巡行列。項羽見秦始皇的儀仗行伍,那樣威嚴盛大,他說:“他!我可以取而代之!”
二、自私驕傲,背信棄義;
“及項羽背棄先入關為王之約,已失人心;又懷念楚之故地,東歸而郡于彭城,乃失去地利;至于放逐義帝,殺義帝而自立,更為眾意所不許,而項羽卻怨諸王侯背叛于楚,如此作為而求人不叛,那實在是太難了!
三、怨天怨地,缺乏反省;
“項羽驕矜自許成功之大,惟自信一己的智能,而不師法古人;以為霸王之業(yè)已成,要以武力征伐經營天下,以致只有五年,終于亡國,本人身死東城,還不能覺悟,而不肯自己檢討自責,那實在是錯了!“項羽有這些失誤,最后還要說:‘是天要亡我,不是用兵之罪?!M不是大謬嗎!”
項羽做為統(tǒng)領,性格缺陷直接導致了他人生的失敗。性格對人生有著直接的影響,可以說是“成也性格,敗也性格!”性格修煉的關鍵是什么?
主要包括兩方面:第一,發(fā)揮性格的優(yōu)勢。第二,改善性格的弱點。
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些都有相對性,都是辯證的,性格的優(yōu)勢如果過了就成了影響自己的弱點,弱點如果改善也成了優(yōu)點。性格改變并不容易,當然也并不是完全不變,這和個人的修煉相關。例如你是紅色性格,那么你需要回到兩個問題,第一,你紅色的性格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了嗎?有沒有太過了,情緒經常像過山車?第二,你的弱點怎么調整?(我只是用性格色彩舉例,很多性格測試可以借鑒,但是都不如你自我的審視和發(fā)現更準確。還有一個小方法是,你喜歡什么樣的人,可能你就是什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