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等12國本周初就《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達成基本協議,目標之一是取消所有產品關稅。對于工業(yè)產品進口關稅本已接近于零的日本來說,高企的農產品關稅成為橫在TPP進一步談判前的最大障礙。而一旦農產品關稅取消,日本農業(yè)產值下滑將成定局。
日本農業(yè)補貼及貿易保護
在過去數十年間,為保障農民收入,日本政府對農業(yè)實施補貼以及貿易保護,導致日本國內食品價格水平高居世界前列,小型及低效率農田保持運作,農業(yè)成本高企。
此外,日本將大米、小麥、奶制品、牛/豬肉以及糖等農產品列為敏感產品,希望取消關稅的政策不在這幾類產品上實施。日本政府同意將美國與澳大利亞大米進口配額增加7.8萬噸,但對于削減高達778%的大米進口關稅拒不讓步。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振興農業(yè)作為“安倍經濟學”的支柱之一,希望務農群體更加年輕且具有企業(yè)化特征以生產更優(yōu)質產品,并希望到2020年食品出口翻倍。
但日本農民數量依然逐年下滑,67歲的平均年齡也在繼續(xù)上升。在TPP協議的推動下,農業(yè)市場的競爭無疑將會加大,而農戶也認為日本農業(yè)需要變革。
日本農業(yè)應該深改
支持日本農業(yè)進行深度改革的人士認為,日本在TPP談判中所做的讓步不夠。《華爾街日報》援引佳能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研究主管Kazuhito Yamashita稱,日本政府應該全面消除大米進口關稅。
他認為,從補貼和食品價格來看,日本對國內稻米農戶的保護,導致日本民眾負擔每年多出約1萬億日元。此外,在8月發(fā)布的一份報告中,他還稱,日本政府的保護實際上損害了日本稻米行業(yè),致使低效、小型及兼職農戶未被淘汰,阻礙了大規(guī)模全職農戶對此類農田的收購。
據日本政府及民間經濟學家估計,TPP協定將為日本貢獻0.66%~2%的GDP增長,這主要受出口和投資增加的推動。
但高盛在今年4月的一份報告中稱,TPP協定達成后日本農產品進口將增加,日本國內農產品產出下降將成定局。如果僅向TPP成員國取消農產品進口關稅,日本農業(yè)產值將下滑3萬億日元;而如果在自貿協定框架下日本也對中國、歐盟及韓國取消農產品關稅,農業(yè)產值的下滑將達到3.9萬億日元。
不過高盛也認為這對于日本家庭而言是好消息,進口關稅的取消將推動日本CPI下降1.5個百分點,從而推動家庭實際可支配收入增加4.5萬億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