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元,宋國元講師,宋國元聯(lián)系方式,宋國元培訓(xùn)師-【中華講師網(wǎng)】
北京華夏易道文化院
4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宋國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16-01-20 4310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作者:南懷瑾節(jié)選自《論語別裁》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貢問孔子,人生修養(yǎng)的道理能不能用一句話來概括?為人處世的道理不要說得那樣多,只要有一個重點(diǎn),終身都可以照此目標(biāo)去做的,孔子就講出這個恕道。后世提到孔子教學(xué)的精神,每每說儒家忠恕之道。后人研究它所包括的內(nèi)容,恕道就是推己及人,替自己想也替人家想。拿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對任何事情要客觀,想到我所要的,他也是要的。有人對于一件事情的處理,常會有對人不痛快、不滿意的地方。說老實(shí)話,假如是自己去處理,不見得比對方好,問題在于我們?nèi)祟惖男睦?,有一個自然的要求,都是要求別人能夠很圓滿;要求朋友、部下或長官,都希望他沒有缺點(diǎn),樣樣都好。但是不要忘了,對方也是一個人,既然是人就有缺點(diǎn)。再從心理學(xué)上研究,這樣希望別人好,是絕對的自私,因?yàn)樗髮Ψ降膱A滿無缺點(diǎn),是以自己的看法和需要為基礎(chǔ)。我認(rèn)為對方的不對處,實(shí)際上只是因?yàn)檫`反了我的看法,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或行為產(chǎn)生的觀念,才會覺得對方是不對的。社會上都是如此要求別人,尤其是宗教圈子里更嚴(yán)重,政治圈子里也不外此例。一個基督教徒、或天主教徒、或佛教徒,對領(lǐng)導(dǎo)人——牧師、神父或法師們的要求,都很嚴(yán)格。因?yàn)樽诮掏酵浟祟I(lǐng)導(dǎo)人也是一個人,而認(rèn)為牧師、神父、法師就是神。這個心理好不好?好。但是要求別人太高了。

從這個例子,就可知恕道之難。后人解釋恕道,把這個恕字分開來,解作“如”“心”。就是合于我的心,我的心所要的,別人也要;我所想占的利益,別人也想占。我們分一點(diǎn)利益出來給別人,這就是??;覺得別人不對,原諒他一點(diǎn),也就是恕。恕道對子貢來說,尤其重要。因?yàn)樗湃A很高,孔門弟子中,子貢在事功上的表現(xiàn),不但生意做得好,是工商業(yè)的巨子,他在外交、政治方面也都是杰出之才。才高的人,很容易犯不能饒恕別人的毛病,看到別人的錯誤會難以容忍。所以孔子對子貢講這個話,更有深切的意義。他答復(fù)子貢說,有一句話可以終身行之而有益,但很難做到的,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边@就是恕道的注解。

問題又來了,在上論《公冶長》篇中,我們看到子貢說過:“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弊迂曇惨呀?jīng)提出他的推己及人之恕道。他說過“我不希望別人給我的;同樣的,我也不想轉(zhuǎn)加給別人?!笨梢娝缫言趯?shí)行恕道??墒窃谶@里孔子卻說,子貢??!這不是你能做得到的。現(xiàn)在孔子反而教子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边@與子貢的前言,又有什么差別?難道孔子老是擺權(quán)威,只有他的對,學(xué)生的話對了也是錯嗎?其實(shí)不然,子貢所提出的話,和孔子現(xiàn)在答的,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有文字上的不同,其意義是一樣的。事實(shí)上,大有立足點(diǎn)的不同。

子貢是說,我所不想別人加給我那些不合理的,我也同樣的不想加到別人身上。這是以我為中心,我受到了妨害之后,才想到不要同樣地找別人的麻煩?,F(xiàn)在孔子說的,只要我自己發(fā)現(xiàn)不要的,便不要再施給別人。根本上在嚴(yán)格要求自身的凈化,不要靠比較以后才想到別人。這一點(diǎn)要特別注意。

其次,如果把這兩節(jié)連起來講,正好互作闡發(fā),那便是“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薄白迂晢栐唬河幸谎钥梢越K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边@便是孔子教授法的機(jī)鋒銳利,等于后世禪門中一個故事:唐末詩僧貫休作了兩句很得意的詩:“得句先呈佛,無人知此心?!彼媒o一位禪門的老和尚看,老和尚反問他:“如何是此心呢?”貫休反而答不出來了。老和尚便笑說:“無人知此心?!边@段孔子與子貢的對話,便同此一樣雋永有味,值得深思反省。

站在書呆子的立場,專門研究自己的人生,我認(rèn)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八個字做不到,隨時隨地我們會犯違背這八個字的錯誤。尤其在年輕一輩的團(tuán)體生活中,就可以看到很多事例。前天就有一個正在服兵役的學(xué)生回來說,他三支牙刷,六條短褲,都被“摸”跑了。事實(shí)上自己根本有這些東西,可是就喜歡把別人的“摸”來,“摸”到了心里覺得很痛快。這種行為說他是“偷”嗎?不見得這么嚴(yán)重。前天我們的樓梯口的一副門簾不見了。辦事的人說被偷了,我說算了,一定是被年輕人“摸”去了。說他有意偷嗎?他沒這個意思。說他沒有偷嗎?年輕人有這種心理,摸來很好玩,很有味道,還在那里稱英雄。東西被人“摸”跑了,心里一定會不高興,可是自己有機(jī)會,也會“摸”人家的。過團(tuán)體生活的時候,有的人洗了手,本來要在自己的毛巾上擦干凈,看見旁邊掛了一條,順手擦在別人的毛巾上。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思想行為出來呢?這是小事,不能做到“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對于大的事,做到我所不要、所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讓別人承受,就太偉大了,這個人不是人,是圣人了。太難了!可是作人的存心,必須要向這個方向修養(yǎng)。能不能做到,另當(dāng)別論。

這八個字的修養(yǎng),要做到很難很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蓖瑫r也就是“己所欲,施于人?!焙髞矸鸺宜枷雮鞯街袊?,翻譯為“布施”。施字上加一個“布”字,就是普遍的意思。佛家的布施和儒家這個恕道思想一樣,所謂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就是布施的精神。人生兩樣最難舍,一是財(cái),一是命。只要有利于人世,把自己的生命財(cái)產(chǎn)都施出來,就是施。這太難了,雖然做不到,也應(yīng)心向往之。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wù)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