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飲料就只能用來解渴的?王老吉告訴你,飲料還可以去火:“怕上火就喝王老吉”。面對這句話你的看法又是什么呢?中國人對“上火”有著非常清楚的概念,中國人一急就上火,我們老人會上火,小孩會上火,男人會上火,女人也會上火。王老吉的廣告里面有很多的場景來暗示上火:熬夜的時候會上火,看足球的時候會上火(尤其看中國男子足球的時候更加上火,火大得不得了),吃辣的時候會上火。中國人的概念里“上火”是一件極為常見的事情,夏天天氣炎熱會上火,冬天天氣干燥會上火;今天心情壓抑會上火,明天心情好好像也會上火,各種各樣的上火五花八門。王老吉通過對飲料市場消費需求的細(xì)致分析,在通過飲料“解渴、補充水、提神醒腦”等通常性的需求下,發(fā)現(xiàn)了上火這個空白市場,于是在整套營銷配合之下,王老吉的銷量呈幾何級數(shù)地增長。
2002年 1.8億元
2003年 6億元
2004年 14.3億元
2005年 25億元(含盒裝)
2006年 40億元(含盒裝)
2007年 約90億元(含盒裝)
紅罐王老吉的成功,為這個有175年歷史、帶有濃厚嶺南特色的產(chǎn)品帶來了巨大的效益,2008年銷量突破100億元大關(guān)。超越中國飲料市場上所有碳酸飲料品牌。2008年3月,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行業(yè)企業(yè)信息發(fā)布中心授予王老吉“2007年度全國罐裝飲料市場銷售額第一名”的稱號。王老吉的成功,不是因為廣告投放量大,而是源自于對客戶隱性核心需求挖掘與充分實現(xiàn)。喝飲料,滿足了我們的某一類需求。我們喝飲料,要么是解渴,喝王老吉可以 “預(yù)防上火”,這在中國其實卻是最有針對性、最有普遍性的需要,這就是挖掘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