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聯可,宋聯可講師,宋聯可聯系方式,宋聯可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文化產業(yè)策劃與運營導師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宋聯可:甄選過程(外部人員補充規(guī)劃1.3)
2016-01-20 135962

甄選的程序因招聘規(guī)模、用人理念、工作種類等不同而有所差異,但主要的步驟大致相同。

甄選過程:

1.制定甄選標準;

2.選擇甄選方法;

3.甄選準備;

4.審查應聘者資料;

5.測試;

6.面試;

7.體檢;

8.發(fā)出錄用通知;

9.試用考察;

10.正式錄用。

 

1.制定甄選標準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保▽O伋,《中庸》)孔子分析君子與小人的差異,認為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的標準,而小人言行違背了中庸的標準??梢?,可以通過一定的標準將人分類,如果這些標準是科學的、可行的,那就可以用于識別人力資源。甄選工作是在一群人中挑選,選中的人員就是被認為最符合組織需要的人員。那什么是最符合需要,這就要用一系列的標準衡量。

甄選標準分為三大類:生理標準、技能標準、心理標準。生理標準主要是指年齡、健康等標準,根據工作的特殊需要,增加相應標準,如服務員有身高、相貌要求,司機有視力要求……可以通過應聘申請表、體驗報告篩除不符合生理標準的求職者,對于一些特殊標準,還要增加相應測試。技能標準是指學歷、專業(yè)、資格證書、工作經驗、工作能力等標準,根據崗位需要制定。主要的技能相關內容已體現在應聘申請表上,企業(yè)的主要任務是核查是否真實。一些特殊技能要求,還可以通過專門的測試檢驗。但是對工作能力的考察,必須通過實踐評價,所以企業(yè)對基本合格的人員會安排一段試用期。最難制定的標準是心理標準,雖然像忠誠、努力、有責任心等是公認的要求,但是如何將這些要求轉變成可以衡量的標準就非常困難。應聘申請表中,可以通過個人經歷來推斷他的部分心理特征,但也只是膚淺的認識。對內心世界的探測,可以借助各種測試完成。許多測試最早是用于心理學領域,已有不少成熟的測試方法可以引用。但是測試的結果如何,這還有待于大量的長期的科學驗證。所有的甄選標準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把基本的標準變成可以考察的標準。如果能解決好這個問題,甄選工作將向前邁進一大步。

 

2.選擇甄選方法

甄選方法發(fā)展很快,已有很多種方法用于實踐。選擇甄選方法時,主要考慮甄選的目的和標準。掌握甄選方法非常實用,本章后面將介紹幾種有效的方法。

 

3.甄選準備

在甄選規(guī)劃中,需要確定與甄選有關的一些具體內容,在制定好甄選標準和選擇好甄選方法后,要進一步細化計劃,以便做好相關準備。

甄選可以分幾個環(huán)節(jié),不是所有的人都要經過所有的環(huán)節(jié)。根據最終需要的人數和估計前來應聘的人數,決定每個環(huán)節(jié)大致保留多少人。首先是讓所有的應聘者填寫申請表,然后只通知其中的一部分參加測試。測試環(huán)節(jié)可能由一組測試組成,沒有通過上一步測試的人就沒有必要參加下一步測試。在所有通過測試的人之中,再選擇一部分人參加面試。最后將所有成績綜合,與用人部門商議,再向上級管理者請示,最終確定發(fā)放多少份錄用通知。不是每個收到錄用通知的人都會來上班,所以一般會在需要的人數上再增加一定比例的人數。當試用期過后,確定真正聘用多少人。在整個過程中,每一步都會涉及到保留多少人,應在甄選規(guī)劃中作一個預計。

甄選工作安排在開始招募工作的一段時間后。時間間隔不宜太長,否則應聘者很可能已聯系好到其他單位工作;時間間隔也不宜太短,后面可能還有更優(yōu)秀的人才來應聘。甄選工作可以分批進行,既穩(wěn)住了先來的人,又不會落下后來者。招募和甄選一般是配合開展,當甄選目標較早實現時,可以提前結束招募;反之,要延長招募時間。

根據甄選方法,準備需要的場地、工具、資料。各種測試需要的物資不同,必須事先準備好,如有的需要小零件、有的需要電子儀器、有的需要各種公文……

甄選工作對甄選人員的要求很高,他們必須非常了解各種甄選技術。在整個甄選過程中,應聘者看到了僅是問題的表面,而甄選人員要掌握其中的原理。如何應對應聘者需要專門的技巧,如何分析測試結果需要專門的技術,而這些是一般人員難以達到的。有的公司將甄選工作交給專業(yè)機構,為的是確保其科學性。而更多的公司選擇自己完成,事先對甄選人員進行嚴格培訓。

所有工作準備就緒,有助于順利開展甄選活動。

 

4.審查應聘者資料

前面已經提到,招募人員可以直接刪除一部分不合格的申請表,但他們只能去除那些明顯不符的人員。而進一步對申請表的審查,還需要甄選人員完成。

首先,根據崗位要求,選出符合基本條件的申請表。每份崗位都有職務說明書,職務說明書中有職務規(guī)范,里面說明了從事該工作必須具備的一般要求、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這些要求就是聘用的基本條件。一般只要有一項不相符的人員,就應排除,因為這些要求是最基本的。但是當申請人只有一兩項不太相符,而其它方面比較優(yōu)秀時,可以暫時保留,通過后面的測試觀察。可能還會遇到一些人應聘了自己不太適合的崗位,而自身條件又比較適合其它正在招聘的崗位,此時甄選人員可以征求應聘人意見,是否需要改為應聘其它職位。

其次,審查應聘者資料是否真實。曾有一朋友托我?guī)退夜ぷ?,我讓她先寄一份簡歷給我,幫她參考一下應聘什么工作。她卻回答不急,等有什么合適的工作時,她再“專門”寫一份簡歷。她的“專門”有杜撰的成份,所以我遲遲不敢?guī)退撓祮挝?。要想審查資料的真實性很簡單,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審查學歷、證書等硬性資料,可以到有關部門核查證件的真實性?,F在通訊手段發(fā)達,不但可以打電話、發(fā)傳真證實,還可以上網直接查詢。另一類是審查工作經歷、工作表現等軟性資料,比較難于查證?,F在開始流行背景調查,就是與應聘者過去的領導、同事、朋友等證明人聯系,以驗證應聘者資料的真實性。有一點必須引起注意,在對應聘者調查前,必須征得應聘者的同意。

 

5.測試

測試是通過一系列的方法,評價申請人各方面情況,預測申請人將來在特定崗位上的工作表現。甄選方法中包含了各種測試方法,有關測試的內容將在甄選方法部分介紹。

 

6.面試

面試是最后一道測試,只有通過前面各項測試的人員才有面試機會。有人認為當面交申請表給招募人員,就是面試,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只有那些被認為基本可以的人員才被通知前來面試,而面試他們的人極有可能就是未來的直接管理者。有關面試的內容,將在甄選方法部分敘述。

 

7.體檢

體檢的主要目的是檢查申請人是否健康,如果申請崗位在生理上有特殊要求,此時可以得到進一步核查。從本質上講,體檢也是一項測試,是一項對健康的測試。

有的企業(yè)認為體檢多余,特別是流動性比較大的企業(yè),在吸收新雇員時,根本沒有這一環(huán)節(jié)。這是對員工不負責,也是對企業(yè)自己不負責。如果申請人是某種傳染病的攜帶者,他的進入將威脅著其他員工的健康,從健康意識上講,體檢是必要的。有一與我同年畢業(yè)的校友,沒有經過體檢便進入了一家公司,在工作后的第四個月,發(fā)現患有一種少見的疾病,不但不能繼續(xù)工作,還要每年支付十幾萬元的醫(yī)藥費。這家公司后悔莫及,因為這個校友已是他們的正式員工。從經濟上講,企業(yè)體檢也是必要的。

 

8.發(fā)出錄用通知

經過以上環(huán)節(jié),企業(yè)向準備雇用的申請人發(fā)出錄用通知。錄用通知書要寫明是試用,因為以上甄選工作只是為預測工作表現服務,而到底合不合格,那還要看申請人的真實工作表現。人們都會有目的地故意表現一些特質,導致測試結果有虛假成分。而且還有一些特質根本無法測試,所以試用觀察非常必要。

一部分人可能收到錄用通知后不來上班,一部分人可能在試用期間被刷掉,所以發(fā)出的錄用通知數量要多于期望雇傭的人數。

試用期間的工資較低,而且很多福利沒有,所以一些企業(yè)為了降低人力成本,大量地雇傭試用員工,試用期滿后又更換新的一批。這種政策雖然可以節(jié)約近期成本,但卻喪失了長期信譽,最終得不償失。

 

9.試用考察

在成為正式員工前,必須經過試用。人們前來應聘時,會盡量地表現自己的優(yōu)點,而隱藏缺點。特別是當申請人渴望得到某一職位時,會故意地表現具有與之相配的能力。雖然有一些測試手段可以測出個人的性格、能力等,但是被測者很有可能違背真實想法作答。比如國外的一些公司開始用測謊儀來測試申請人,但是我國警方曾用較先進的測謊儀測試一個殺死母女兩人的嫌疑犯,連續(xù)兩次結果均顯示正常,而對方僅是一個沒有受過任何專業(yè)訓練的中學生??梢?,人們在測謊儀前也能說謊,更何況其它的測試手段。

試用是最好的檢驗方法,將企業(yè)受騙的可能降至最低。“乘偽行詐,莫能久長”(《列女傳·晉范氏母》),弄虛作假行為不可能長久,在幾個月的試用期間,大多數隱藏的弊病會逐漸顯現。如果試用失敗,企業(yè)會遭到損失,但是比起長期受損,已值得慶幸。

 

10.正式錄用

試用期滿,如果合格,便要將其轉為正式員工。試用員工轉為正式員工時,要辦理相關手續(xù),企業(yè)還應將其資料存檔。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