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聯(lián)可,宋聯(lián)可講師,宋聯(lián)可聯(lián)系方式,宋聯(lián)可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文化產(chǎn)業(yè)策劃與運營導師
4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宋聯(lián)可:培訓與開發(fā)的有效方法(上)
2016-01-20 135409

按照時間劃分,培訓與開發(fā)可分為新員工培訓、在職培訓/開發(fā)、脫產(chǎn)培訓/開發(fā)和業(yè)余培訓/開發(fā)。這種劃分方式強調(diào)如何利用時間進行,僅從時間段劃分。還可以根據(jù)具體的實施手段,將培訓與開發(fā)的方法進一步細分,這種劃分方式更有利于組織做出選擇及實施。本章也將采用這種劃分方式進行介紹和探討。

培訓主要是針對普通員工,開發(fā)主要是針對管理人員,在方法上,大多二者可以相互借鑒,但由于實施的對象不同,二者又存在著一些差異。由于培訓與開發(fā)的基本目的一致,所以很多方法是通用的,劃分起來也并非如此嚴格。以下介紹各種培訓與開發(fā)方法,對其作用將會具體說明。

 

(一)講授法

講授法(Lecture)是人們最熟悉的培訓方法,因為它是學校最基礎、最主要且最重要的教學手段。講授法是由培訓者向受訓者講授知識,是最傳統(tǒng)的培訓方式。

講授法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可以系統(tǒng)地將知識教給員工,只要教材選得恰當、講授主次分明,就可以清晰地傳遞知識。并且可以將大量的知識在短時間內(nèi)傳授給員工,也可以將深奧難道的理論知識講解清楚。培訓者還可采取提問和討論等方式活躍氛圍,引導受訓者主動思考。

但是,講授法常常被指責為冗長而無實踐的講授,認為僅是系統(tǒng)地講授知識,而沒有提供實踐的機會,導致知識只停留在理論層面。這種批評是值得深思的,過于依賴講授法,確實會讓知識流于形式,而難轉化到實際工作中。同時,培訓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培訓師的影響,如果培訓人的講授索然無味,或是毫無重點的胡侃一通,必將收效甚微。

無論如何,講授法是一種重要的培訓方法,并且其它方法不可取代。但由于它的局限性,應與其它方法配合,方能進一步強化培訓成果。

 

(二)案例方法

在案例方法(Case Method)中,向受訓人提供關于某個問題的書面描述,這個問題可以是現(xiàn)實的,也可以是虛擬的。受訓人根據(jù)提供的資料,分析整個問題,并且提出解決方案。受訓人可以通過討論得出方案,也可以自己獨立思考。案例方法并不是要教給受訓人一個“正確”的解決方法,而是培養(yǎng)受訓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Chris Argyris1980,1986)指出案例方法有五個特點:運用組織的實際問題、盡量讓受訓人陳述看法、對教師的依賴降至最低、教師很少回答“對”或“不對”、教師可創(chuàng)造適當程度的戲劇場面來推進案例研究。從這些特點中可看出,案例方法重在分析一些實際問題,并且盡可能地讓參與者提出方案,教師的作用是引導。

無論案例是真實的或是虛構的,都貼近于現(xiàn)實情況,所以案例分析也就是在模擬解決一個實際問題。這種培訓的好處在于可以大膽地嘗試解決某個問題,而不需承擔風險。因此,可以多次分析案例,在不同的案例中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現(xiàn)實工作中,不可能有這樣豐富的場景。并且通過相互交流,可以激發(fā)靈感、打開思路,從而完善思維模式。

由于案例不存在唯一的正確答案,也沒有評價方案優(yōu)劣的標準,并且也看不到方案真實的效果,所以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培訓人和受訓人自身的素質(zhì)。在EMBA班里開展一次案例分析,和在焊工班組里開展一次案例分析,那結果肯定完全不同。培訓人能否有效引導,受訓人間能否相互激發(fā),都影響著培訓效果。

 

(三)在職培訓

在職培訓(On the Job TrainingOJT)是讓受訓者對熟練員工進行觀察和提問,然后再模仿他們的行為得到學習。在職培訓的基本假設是:員工可以通過觀察和提問得到學習。一個成功的OJT方案應該設定學習目標、列出要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設計OJT過程、熟練工人應向受訓者講解、給予受訓人實踐的機會并反饋信息,不然OJT很容易流于形式,而讓受訓者錯失學習機會。

在職培訓是一種有效的培訓方式,很多工作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學習,幾乎所有的新員工都會接受不同形式的在職培訓。絕大多數(shù)工作都難通過書面系統(tǒng)描述,并且很多工作細節(jié)也不可能在其它培訓方法中詳盡,而通過在職培訓可以觀察到最真實的工作情境,隨時發(fā)現(xiàn)學習點,可以迅速地讓員工掌握新的技巧和熟悉工作環(huán)境。這種方法非常省錢,因為培訓者邊干邊教,而受訓者邊干邊學,較少耽誤正常工作。同時,還能及時反饋受訓者的學習情況。

但是,由于熟練員工本身不是專業(yè)的培訓師,沒有什么培訓技巧,也不容易抓住關鍵點講授。因而很大程度上靠受訓人自己觀察和提問。對于陌生的工作,受訓人的觀察很難發(fā)現(xiàn)一些重要的操作行為,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現(xiàn)象,而不知其中奧妙。還有一些受訓人由于心理因素或性格原因,不喜歡提問,即使喜歡提問的員工也不一定問到“點”上。所以受訓人的觀察和提問可能收效較慢,而且難于深入。在職培訓最重要的一個缺陷是,很多工作細節(jié)無法通過觀察和提問來學習。

 

(四)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是在設計的一個接近真實情況的場景中或情景下,指定受訓者扮演特定的角色,借助角色的演練來體驗該角色,從而提高解決該類問題的能力。在特定場景下,受訓者不受任何限制地即興表演,“劇情”隨著參與者的表現(xiàn)而自由轉換,直到培訓者終止或是受訓者感到完成這一任務。表演結果,培訓者和其他參與者都可加以評論,相互商討,從中受益。

受訓者扮演特定角色即興表演,受訓者親身參與,并共同決定著“劇情”發(fā)展,因此參與者有極大的興趣投入,并主動從中學習。由于只是扮演,受訓者可嘗試采用不同的態(tài)度或不同的性格,看結局有什么樣的變化。角色扮演提供了觀察和感受不同方式處理問題的機會。培訓者和其他受訓者都可對表演給予評價和建議,表演者也可參加到討論中,信息及時反饋,表演者從中認識到處理問題的得失。表演者親身扮演角色,對角色的處境、困難、顧慮、思路都有了切身體會,不管將來會處于這個角色的位置還是其相關位置,都有利于他順利地解決問題。Scott Meyers認為,角色扮演可以訓練人們體察他人情緒的敏感性。在角色扮演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這非常有利于培養(yǎng)人際關系方面的技能,因此,在培訓公關人員、銷售人員時常常采用這種方法。角色扮演讓參與者有機會處理工作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提供了難得的實踐機會。并且,這種方式非常省錢,幾乎不需要什么物質(zhì)成本。

培訓者的指導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事先準備好關于學習者可學到什么內(nèi)容的概括性說明,那參與者在完成表演后很難有進一步提高,也就是說,僅僅是其真實行為的再現(xiàn),而沒有提高行為的有效性。如果受訓者扮演后得不到應有的反饋,他們常常認為這是浪費時間。由于對角色扮演的認識不夠,一些受訓者會認為只是個游戲,而另一些受訓者則干脆不愿參與,這反令培訓者陷于被動,所以執(zhí)行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如果給受訓者事先的指導較少,可能會導致表演失誤,從而引起尷尬和挫敗感,反而會打擊受訓人今后的工作信心。最后,角色扮演需要的時間較長,每輪表演只能讓較少的人參與,這種培訓方法比較耗時。

 

(五)行為模仿

行為模仿(Behavior Modeling)是先向受訓者展示正確的行為,再要求他們在模擬環(huán)境中扮演角色,根據(jù)他們的表現(xiàn),培訓者不斷地提供反饋,受訓者在反饋的指導下不斷重復工作直至能熟練完成任務。這種培訓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受訓人看到任務的執(zhí)行過程,并在反饋信息下不斷重復實踐,直到熟練完成任務。具體地講,行為模仿有四個步驟:第一,建立模式,向受訓者展示正確的行為,可以通過電影、錄像等現(xiàn)代手段,也可以通過真人扮演;第二,角色扮演,讓每個受訓者扮演其中角色,演習正確的行為;第三,不斷強化,培訓者根據(jù)受訓者的表現(xiàn),給予表揚、建議等反饋,強化受訓者的行為;第四,鼓勵受訓者在將來的工作中采用正確的行為。

行為模仿和角色扮演的相似之處在于,都要扮演某個角色,都要表演某些場景。但二者又有著重要區(qū)別,角色扮演是在某種場景下自由發(fā)揮表演,而行為模仿則要求受訓者必須以正確的行為處理問題,并且一旦出錯就被要求重復演習直至正確。也就是說,行為模仿是告訴了受訓人正確的方法,并要求掌握這種正確方法。

由于與角色扮演比較相似,所以角色扮演的許多優(yōu)點在此方法中也有體現(xiàn)。一個完全區(qū)別于角色扮演的優(yōu)點是,學習并實踐正確的方式。在這種培訓中,受訓人一開始就清楚什么是正確的處理方式,并在實踐中不斷地模仿正確行為,通過不斷強化后,讓這種行為自然而然地在將來工作中體現(xiàn)。所以行為模仿適用于那些能明確識別正誤的、有規(guī)范操作程序的、簡單且程序化的行為。

這種培訓方法最大的缺點就是,從一開始就限制了受訓人的思維。受訓人首先看到了正確的行為方式,潛意識中會努力地向其靠攏,并且也被鼓勵效仿。而事實上,解決一個問題一般有多種方式,可能還存在其它更好的方法,但可能存在的更優(yōu)方法在一開始就被扼殺。而且,現(xiàn)實情況是復雜的,所教授的正確方法不一定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由于受訓人沒有做過這方面的思考,當發(fā)生“非正?!鼻闆r時往往束手無策。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