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了去年30多次企業(yè)內(nèi)訓課程的打磨,個人感覺一直向好,心里的小得意就像清明后播下的豆子,滋生的毫無顧忌,這也是井底之蛙的悲哀,也是我的小悲劇。還好,還能出去長長見識,自覺的開始謙虛,難怪有這樣的段子: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
講師不推廣,不知道網(wǎng)絡時代的推廣,實在是真心傷,我果斷就開始寫博客了,而且還一定是新浪的才好。當然我仍然對我這么些年逐漸體系完善,邏輯清晰的情緒壓力管控的課程信心十足,可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翁總的分享狠狠的觸動了我:沒有授課數(shù)量,如何提高課程質量?數(shù)量哪里來,就靠著這幾年積累的杭州區(qū)域的小口碑,人情牌,不夠用?。∪藷o遠慮,必有近憂!
鄒老師儼然是大師級別的人物,雖然才43歲,可是人家的臺風,氣場,包裝我等實在汗顏,鄒老師講的一些演講中的實操技術,我來看真實通俗好用,人都說學問來自分析和歸納,謝謝鄒老師的總結和歸納了。鄒老師的各種行為暗合了影響力的各要素,自我檢討下,我就算知道很多東西我也絕對做不了,所謂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鄒老師的控場,我十分佩服,應變的機巧,實在是高!
培訓圈很復雜,活不漂亮就很難混!推廣不做好就別想著財務自由,反正我要來點真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