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這樣不可”是典型表現(xiàn)
愛干凈、想得細、有條理,原本都是好習慣,但假如這些行為都變成一種“非這樣做不可”的“儀式動作”,就可能是強迫癥了。強迫癥的發(fā)病率正在不斷攀升。 有研究顯示,普通人群中,強迫癥的終身患病率為1%~2%,約2/3的患者在25歲前發(fā)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做的全球疾病調查發(fā)現(xiàn),強迫癥已成為15~44 歲中青年人群中負擔最重的20種疾病之一。不少患者常認為這些癥狀表現(xiàn)是想法問題,想通了就好,因此沒能在起病之初及時就醫(yī),一些怕臟、反復洗手的患者可 能要在癥狀嚴重到無法正常生活后才來就診,起病與初次就診間相隔十年之久,無形中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強迫癥屬于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臨 床表現(xiàn)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強迫思維指腦海中反復出現(xiàn)某些想法,比如說完話后反復思考有沒有說錯、反復聯(lián)想一系列不幸事件會發(fā)生、懷疑自己開車是不 是撞到了人等。這些想法常常令人很不愉快,伴有不能對瑣碎但必要的日常小事做決定,被形象地稱為“強迫性思維反芻”。當事人往往徒勞地努力加以抵制,但最 終總是失敗。強迫行為指重復出現(xiàn)一些動作,如覺得手臟而反復洗手、生怕門沒鎖好而反復檢查、冰箱里飲料的數(shù)目不成對就會扔掉一瓶保證對稱等。有些病程持續(xù) 很久的患者甚至會出現(xiàn)一套固定化的“儀式動作”,比如洗手時一定要從指尖開始洗,連續(xù)不斷洗到手腕,如果順序反了或是中間被打斷了就要重新開始洗,為此常 耗費大量時間,痛苦不堪。很多時候,強迫思維與強迫行為是同時存在的。
隨著心理學知識的普及,不少人會胡亂給自己扣上強迫癥的帽子。如 果是偶爾開玩笑、自嘲,倒也無妨,但經常給自己貼強迫癥的“標簽”,就可能真的患上此病。因此,我想特別提醒大家,強迫癥最重要的診斷要點在于存在心理沖 突,也就是說,明知道自己不停在做的事或在想的問題毫無意義,卻停不下來,而且越想抵制,越會感到緊張和痛苦,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生活。所 以,如果僅僅是愛干凈、心思縝密,沒有給生活和心靈帶來痛苦,就不要武斷地說自己是強迫癥。
對自己苛待的人易強迫
強 迫癥的病因復雜、尚無定論,目前認為主要與社會、個性、遺傳及神經-內分泌等因素有關。個性方面,一般內心追求完美、對自己嚴格要求的人更易患上強迫癥。 這些人往往從小接受相對嚴苛的教育,受父母教育觀念影響,常對自己感到不滿意,會習慣性地反省自己,甚至苛刻地檢查自己的言行,放大缺點。在這種情況下, 他們可能會通過重復某一行為或觀點來修正自己的“不足”。久而久之形成習慣,“牛角尖”越鉆越深,最終讓自己陷入不反復做就焦慮的泥潭中。研究表明,一部 分患者病前有強迫型人格,表現(xiàn)為謹小慎微、責任感過強、希望凡事都能盡善盡美,因而在處理不良生活事件時缺乏彈性,表現(xiàn)得難以適應。
某 些特定職業(yè)也容易導致從業(yè)者形成強迫癥。比如會計每天面對的都是精確的數(shù)字,容不得半點馬虎,所以反復校對成了工作負責任的一種體現(xiàn),他們同時也是強迫癥 的高發(fā)群體。許多研究表明,強迫癥患者首次發(fā)病時常遭受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際關系緊張、婚姻遇到考驗、學習工作受挫等。他們內心所經歷的矛盾、焦慮最后只 能通過強迫癥狀表達出來。
關注心理學,開展自我治療
強迫癥帶來的痛苦不僅限于個人,還會影響到家庭甚至工作。比如一個極度怕臟的人會要求家人也不停地洗手,用消毒液到處消毒。一般來說,如果癥狀每天持續(xù)1小時以上,或引起煩惱,損害社會功能,就需要去心理科或精神科就診了。
強迫癥一般采用藥物和心理療法相結合的方案。多個國際指南都推薦將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類藥物作為治療強迫癥的一線用藥。但具體使用哪種藥物要 讓醫(yī)生來定。心理治療方面,認知行為治療被認為是治療強迫癥的常用方法,其特點是見效快,好操作。但由于性格缺陷往往是強迫癥患者患病的性格基礎,因此, 如果不改變患者的性格缺陷,一般難以完全治愈。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作為一種可以使人的性格不斷完善的治療方法,如果能夠應用到強迫癥患者的治療當 中,不僅能使患者的癥狀消除,還會在根源上起作用,因此在治療中推薦使用,尤其是對性格缺陷嚴重的患者。
此外,疾病的預防永遠大于治 療,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促進每個孩子人格的健康發(fā)展,消除強迫癥發(fā)病的土壤才是根本。至于如何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這是個大課題,是家 長、學校和社會均要做好的功課,也是心理學者們一直感興趣的課題,很難通過簡單的方法回答,更不可能短期就教會每一個家長。多關注心理學的相關知識,知道 心理是如何發(fā)展的,就有可能給出有利的干預。心理治療絕非和患者聊天那樣簡單,現(xiàn)在的孩子已經不再滿足于只是吃飽、穿暖,他們情感需求之強烈,很多家長已 經注意到了,卻不知道如何處理。需要強調的是,做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絕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從來都是我們所提倡的。在此倡導大家,多 關注心理健康,家庭才會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