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全,張福全講師,張福全聯(lián)系方式,張福全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心理教練-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4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張福全:凡是你排斥的,就是你所要學習的!
2016-01-20 37570

引導語:去愛一個喜歡你的人,沒什么了不起。去愛一個愛你的人,你什么分數(shù)也得不到。去愛一個你不喜歡的人,你一定會在生命中學到一些東西。去愛一個無緣無故責備你的人,你就學到了生命的藝術。行為學告訴你:凡是你排斥的,就是你所要學習的!


法則一:從外在看內在,從別人看自己。透過別人,你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


你從別人身上看到的其實是自己。


我們對別人的意見,主要是取決于他們使我們看清自己什么,而不是我們如何看他們。


你所有的人際關系都是一面鏡子,透過它們,你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


你在發(fā)覺對方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你也等于是發(fā)掘你自己。去了解他的感覺、想法,你也更了解自己,你們相互成為對方的鏡子。


如果你覺得伴侶對你失去熱情,可能是因為你也對他失去熱情;就像一位婚姻專家說的:“如果我們的婚姻變得乏味,可能是因為我覺得乏味,或更糟的是我這個人很乏味?!?/span>


事實上,那些令你厭惡的人是在幫助你,他幫助你了解自己,讓你發(fā)覺你的陰暗面。這也就是為什么當我們跟一個人越親密,就越容易產生厭惡,因為他讓你看到自己的真面目。


別人最惹你討厭的地方,通常也是你最受不了自己的地方。


法則二: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認為別人是什么樣。你不能容忍他人的部分,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部分。


一個品德不好的人,就會懷疑別人的品德;一個對別人不忠誠的人,也會懷疑別人對他的忠誠。老遇到討厭的事的,往往是令人討厭的人。喜歡挑人毛病的人,其實自己才是最有毛??;喜歡說三道四的人,其實自己才是最不三不四。


如果你很愛發(fā)脾氣,你就會認為別人常惹你生氣,每一件事都可能變成你憤怒的理由。并不是說每一樣東西都是錯的,而是你會投射,你會把隱藏在自己內在的東西投射到別人身上。你會譴責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因為你有太多的怒氣,所以即使是一點小事也能引燃怒火。


同樣,別人對你說什么,也反映了他們是誰及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批評你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對自己不滿,甚至他們自己就是他們所批評的“那種人”。


當你內心走向良善時,你將停止批評別人和對別人的批評產生反彈。


如果你對一顆長滿蘋果的樹木丟石頭,掉下來的就只會是蘋果,不管誰丟都一樣。一個真正良善的人,不管你對他怎么樣,他顯現(xiàn)出來的就只會是平和、良善,因為他就是那樣的人。


法則三:你內在是什么,就會被什么樣的人吸引。你對外排斥什么,對內就排斥什么。


一般而言,那些我們相處愉快的人,正是反映了我們喜歡且接受的內在自我面向;而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也反映我們不愉快且不接受內在的自我。


一個有控制欲的人,除非內在的空虛得到填補,否則就不可能放下別人,也難以解放自己;一個滿懷怨恨的人,除非內在憤懣的情緒得到抒解,否則就不可能停止怨懟;一個愛嫉妒的人,除非內在能找到自信,不再跟人比較,否則就不可能停止嫉妒。


每個人外在的言行舉止都是內在思想的呈現(xiàn)。你如果無法信任自己,就很難信任別人;你如果無法尊重自己,就很難尊重別人;你如果無法肯定自己,就很難肯定別人;你如果不能照亮自己,就不可能照亮別人。


當伴侶們沒有了愛而彼此傷害,我不會告訴他們要如何努力愛對方,而是要求他們先學會愛自己,因為傷害對方其實就是傷害到自己。


你與每個人的關系,都反應出你與自己的關系。如果你不斷與自己的內在沖突,那么你也會不斷地與別人沖突;如果你自己內在的情感掙扎,那么你也會與別人在情感上發(fā)生掙扎。我們在感情中所遭遇的問題,就是我們內在的問題。


法則四:你約束別人,自己也會被約束。你越恨就越束縛,你越愛就越自由。


當你掌控別人時,你同時也被掌控;如果你綁住別人,別人也會綁住你。你想想看,當你控制別人,不準他們做這做那,那如果他們不照你說的話去做呢?你會怎么樣?你就會不高興,對嗎?你的喜怒哀樂是由別人來決定,你認為他們是被你掌控的嗎?不,其實你才是被掌控的。


以眼還眼,結果是大家都瞎了。


如果你不斷在記憶中反芻舊傷痛,你就是給了最初導致傷痛的人、事一再傷害你的力量。那就是我為什么說,當你怨恨別人時,表示某種程度上,你也怨恨自己。


要怎樣徹底消滅敵人?把敵人變成你的朋友!


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最難得到原諒的人,正是你最需要原諒的人;最難放手的人,正是你最需要放手的人。


法則五:如果你很排斥,它就是你必須學習的課題。如果你很欣賞,它就可以蛻變成愛。


我們主要的人際關系,不斷地反映該學習的課題是什么。


無論是你的老板、同事、部署、朋友、情人、配偶或小孩皆然,這些人所擁有的你所不喜歡的個性、想法和行為,往往都是你需要學習的部分。他們會顯露你的陰影,會一再地重復你所厭惡的言行來讓你學習。


當有人指出你的錯誤,你很氣那個人,但這是他的錯嗎?不,他只是幫你把“發(fā)霉的陰影”拿出來曬曬太陽。


你不會因為別人說你想偷竊海洋館里的一只鯨鯊而冒火,因為那是你連想都不會想做的事。但是,如果你太太說你旅游出差是想借機去“偷腥”,你可能就會辯駁,甚至發(fā)火。為什么?因為這種事有可能發(fā)生,或曾經甚至已經發(fā)生了。沒錯,一般而言,越接近事實的指控,你越有可能起而辯護和發(fā)火。


所以,以后當別人指責你的時候,不要再像以前一樣,立刻去攻擊或反擊,你要開始反問自己,因為他們說的很可能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你又何必那么“當真”,對嗎?


他們之所以會安排在你身邊,都是“有原因”的。因此,不要說不喜歡就排斥或試圖逃避他們,因為他們都是“天賜的良緣”,你應該好好利用這個機緣來蛻變自己。


去愛一個喜歡你的人,沒什么了不起。去愛一個愛你的人,你什么分數(shù)也得不到。去愛一個你不喜歡的人,你一定會在生命中學到一些東西。去愛一個無緣無故責備你的人,你就學到了生命的藝術。——印度大師古儒吉

編后語:愛是什么?愛就是欣賞你不喜歡和不愛的。如果在你生活周遭有太多你討厭或不愛的人事物,那是因為你一直在排斥,所以他們才會一再出現(xiàn),你必須學會生活的藝術——將它們蛻變成愛。

敬請關注(奇跡富足)公眾微信號:qijifuzu

歡迎轉發(fā)分享給我們的好友,讓世界因為我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O(∩_∩)O !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