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然,方然講師,方然聯系方式,方然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青少年腦力思維學習與財商心靈成長訓練師
5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方然:葉小沫憶祖父葉圣陶:不特別在意孩子的成績,非常關注興趣(楚唐腦力)
2016-01-20 9657

關注楚唐腦力,擁抱最強大腦

陳曉楠,鳳凰衛(wèi)視主持人

葉小沫(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孫女、原《中國少年報》編輯部主任)

在偉大的教育家的家庭里能感受到的傳承下來的,比如說您覺得您家族的守則是什么?

剛才聽了前邊的好多校長、專家講話,我覺得很幸運,因為我生長在葉家,我的爺爺是葉圣陶。我的爸爸讀的也是中專,他們從來沒有要求孩子百分之百讀什么書,一定要上什么學校,他們更看重的是孩子面對社會的實際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所以爸爸在很寬松的環(huán)境里長大的,而且很自由、很民主、很科學,沒有嚴格的家風、家教,我的爸爸也是這么帶我的。

在我們童年的時候,父親也不給我們開列書單,不要求我們一定要考上重點學校,他尊重我們自己的選擇,關注我們的愛好和發(fā)展,在這些方面他和爺爺的做法幾乎完全一樣。但是在同一種環(huán)境里,不一定可以培養(yǎng)出同樣的人。父親很優(yōu)秀,他做事認真努力,喜歡讀書,喜歡鉆研,會自學。除了向爺爺學會了寫作,在自己喜歡的科普、音樂、美術等許多方面都有作為,連爺爺都佩服他興趣廣,喜歡鉆研的精神。這讓我明白了,越是自由、寬松和信任的環(huán)境,就越是要求你有自覺、自律和自學的精神,否則就會有不同的結果,要么很優(yōu)秀,像我的父輩三兄妹,要么很平平,就像我。

在對子女的職業(yè)選擇上,父親和爺爺一樣,覺得無論做什么工作,只要是服務于人民的,都是好工作,如果說有什么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無論在什么崗位上,只求做得好是不夠的,要不斷進取,不斷創(chuàng)新。拿我來說,我積極要求去北大荒他們支持;我病退回來做工人,他們支持;我做了編輯干上了他們這一行,他們也很高興,在工作上常常給我許多具體的指導。我們家除了我,兩個哥哥一個弟弟都是工人。弟弟插隊陜北的時候是個好農民,在工廠里是個好工人,這讓爺爺父親感到欣慰。

其實很多時候真的不在于對子女的一個具體的人生計劃的設計,我覺得他們本身自己,他們整個人生的態(tài)度,他們的價值觀,他們的人生觀,他們做人的風格,可能會耳濡目染地在你們身上就傳承下來了。有一些特別小的細節(jié),我看您有一次接受采訪講到,您講到您的祖父遞給別人東西,遞剪子一定是倒著遞的,放哨子一定放在右邊,非常為別人著想,就是小到每一個非常的事情的認真,這些真不是下意識地去傳教這個事,但是他個人在做人方面一直稟承的一些東西。

爺爺做過教師,他一直就覺得為人師表和身教重與言教,他一輩子都是這樣,他做人是非常認真的人。他坐有坐的姿勢,站有站的姿勢,我從來沒有看到爺爺很懶散地躺在床上,靠在沙發(fā)上,從來沒有。

您在退休后開始整理祖父葉圣陶和父親葉至善的作品,在這個過程中,您對父輩的認識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那些是您感悟最深的?

整理父輩的文字大概是許多文化人的子女的責任。爺爺很多朋友的孩子都在整理自己父親的東西,比如顧頡剛的女兒,賀昌群的女兒。我和弟弟、弟妹一起整理爺爺父親的東西,是在父親過世以后。一開始并不是很自覺的,只是覺得他們的有些東西挺好,可以整理出來讓喜歡的人看看,比如2006年出版的《干校家書》。那是文化大革命1969年到1972年四年間爺爺和父親的通信。當年爺爺把父親的每一封來信都保存起來,按年份裝訂在一起,在用硬紙做封面,上面用毛筆寫下年份,整整四厚本。父親沒有把爺爺給他的信裝訂成冊,可是每一封都保存的好好的,可見父子倆都非常珍視這些信件。我們在收拾他們的東西的時候發(fā)現了這些信,覺得應該把它整理出來,讓對那一段歷史和對爺爺和父親感興趣的人看看。四年間父子倆幾乎每三四天就有一封信往來,四百多封信近四十萬字,整理的確花費了一些時間,出版之后還是獲得了很好的反響,有專家把它評為當年全國書市上值得推薦的十本好書之一。朱正先生寫序說:父子間的通信讓"人們可以對這一段歷史有更深刻的了解。家書可征國史,這部通信集就是一個顯例。"

盡管平日里,爺爺對父親的關愛,父親對爺爺孝順,我們都看在眼里,整理家書的時候還是會常常被父子倆的這份親情感動。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兒子不能再像往日那樣陪著父親聊天,怕父親一個人在北京太寂寞,就用寫信的方式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正在做的,事無巨細的寫下來給他解悶,排解父親的孤獨和寂寞。父親呢,想念兒子,擔心他惦念家里,就把家里的事兒,自己每天看到的想到的,正在做的,事無巨細地寫下來,讓兒子放心安心。我們以為,這字里行間透露出來的父親深情,是世間難得見到的,非常感人。當然,我們從中看到的不僅僅是父子之間的情誼。爺爺的淡定從容,面對時事的樂觀,對我們晚輩的支持和鼓勵,父親的無論在什么環(huán)境里,都能找到自己熱愛和學習的東西,即使是放牛,他也認認真真地放,從中學到很多知識,得到很多樂趣,和牛有了感情。父子倆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就夠我們學的了。

"至善 至美 至誠",這是葉圣陶先生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對兒女的諄諄教誨,他以此命名自己的三個兒女。您能談談當時您父親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嗎?

爺爺當過老師,所以對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有想法的。當年他寫過一篇《當了父親》,文中他寫了對兒女的希望。爺爺說他希望兒女的身體比他強壯,有明澈的心靈,能夠像工人農民那樣,可以生產出供人們切實應用的東西來。從父親和我們說起的往事中我們知道,他小時候,爺爺從來沒有給他開列過必讀的書單,沒有要求他考好的分數,上好的學校。爺爺的毛筆字寫得非常好,他從來沒有逼迫父親一定要寫好毛筆字。但是爺爺非常注意對孩子好的習慣的培養(yǎng),對真誠善良的心的培養(yǎng),在父親還小的時候,就自己編美好的故事講給他聽。爺爺的作品《地動》、《小蜆的回家》都是在給爸爸講了之后寫成文章的,有的故事爺爺把它寫成了童話。善良、美好和真誠的種子,應該從那個時候起就埋在了父親的心里。爺爺不是特別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卻非常關注他們的興趣愛好。爺爺可以讓我父親拆裝家里的鐘表,知道他喜歡天文和生物,就給他買天文望遠鏡和生物顯微鏡。到了中學,父親他們兄妹三個都喜歡上了寫作文,到了晚上,爺爺就把他們三個聚到一起,一邊討論一邊幫他們修改,還幫他們出版了作文集《花萼》和《三葉》。所有這些都和父親最終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編輯分不開。

楚唐腦力

楚唐腦力公眾微信:chutang2007

楚唐腦力官方網站:w w w . c h u t a n g . n e t

朱朱老師qq:1 2 6 4 8 6 0 7 7 4

您看此文用 · 秒,轉發(fā)只需1秒!


微信掃一掃
獲得更多內容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