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領袖李嘉誠——你所不知道的智慧

親愛的朋友們:
昨晚在整理資料時無意間翻到了好多年前收錄的一篇資料——李嘉誠語錄,經過這么長時間再次看看,感觸依然很深,今天在這里與學員一起分享。大凡有成就的人總有一些思想和我們是不同的,而且正只這種與眾不同的思想讓他在事業(yè)和人生的道路上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每個人都是一個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別人,也不能把別人的成就強加在自己身上,更不能對表象的成功不假思索地頂禮膜拜,但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別人成功的思想來不斷提高自己認識世界的能力,其實發(fā)現別人成功背后的動力遠遠比發(fā)現成功本身要重要的多,現在的社會造就了很多浮躁的現象,人們對表面成功的崇拜遠遠高于對內心成就的追求。
一個人能否在追求平衡式成功的過程中不斷修身養(yǎng)性是一個有大成人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我想通過李嘉誠老師對商業(yè)和管理的一些語錄來不斷啟迪自己和朋友,讓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領悟智者的經驗。下面的每句話都值得我們用心思考!
注:以下原文引自“李嘉誠語錄”
在20歲前,事業(yè)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雙手勤勞換來:20歲至30歲之前,事業(yè)已有些小基礎,那10年的成功,10%靠運氣好,90%仍是由勤力得來;之后,機會的比例也漸漸提高;到現在,運氣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不敢說一定沒有命運,但假如一件事在天時、地利、人和等方面皆相背時,那肯定不會成功。若我們貿然去做,至失敗時便埋怨命運,這是不對的。
我17歲開始做批發(fā)的推銷員,就更加體會到掙錢的不易、生活的艱辛了。人家做8個小時,我就做16個小時。只要勤奮,肯去求知,肯去創(chuàng)新,對自己節(jié)儉,對別人慷慨,對朋友講義氣,再加上自己的努力,遲早會有所成就,生活無憂。當生意更上一層樓的時候,絕不可有貪心,更不能貪得無厭。
在逆境的時候,你要自己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條件應對。當我自己逆境的時候,我認為我夠!因為我勤奮、節(jié)儉、有毅力,我肯求知及肯建立一個信譽。
我認為勤奮是個人成功的要素,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個人所獲得的報酬和成果,與他所付出的努力有極大的關系。運氣只是一個小因素,個人的努力才是創(chuàng)造事業(yè)的最基本條件。
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較難,讓生意跑來找你,你就容易做。
那些私下忠告我們,指出我們錯誤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與新老朋友相交時,都要誠實可靠,避免說大話。要說到做到,不放空炮,做不到的寧可不說。
你要相信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精明,要令人信服并喜歡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
做生意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創(chuàng)新,二是改進,三是跟風。創(chuàng)新吃的就是“一招鮮”,雖然不易,一旦使出來,卻費力少而收獲大;改進是在別人的基礎上做得更好,雖不易造成轟動,后勁卻很足;跟風是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這樣做起來較容易,風險也較小,但跟吃人的殘羹冷飯差不多,收獲有限。
身處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應該求創(chuàng)新,加強能力,居安思危,無論你發(fā)展得多好,時刻都要做好準備。
即使本來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儲足二百的力量去攻,而不是隨便去賭一賭。
精明的商家可以將商業(yè)意識滲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舉手一投足。充滿商業(yè)細胞的商人,賺錢可以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