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了,院子里的幾棵無花果樹紛紛凋零進入了睡眠狀態(tài)。
一個小男孩拉著父親來到無花果樹下,指著其中一棵說道:“爸爸,就是它呀。”原來他在玩耍中發(fā)現(xiàn)這棵無花果樹已經(jīng)死掉了,遂告訴父親把它砍掉。
父親蹲下身去觀察了一下,發(fā)現(xiàn)這棵樹的樹皮已經(jīng)剝落,枝干也不再呈青灰色,而是完全枯黃了。他伸出手去碰了碰樹上的一個細枝,只聽“咔吧”一聲,細枝便折斷了。這時,他轉頭對兒子說道:“也許它的確是死了,但我們最好還是等明年開春再砍它。因為,它也許正在養(yǎng)精蓄銳,冬天過去會繼續(xù)萌芽抽枝呢。孩子你記住,冬天不要砍樹。”
果然不出父親所料,第二年春天,這棵無花果樹竟然由黃轉綠,重新萌發(fā)新芽了。秋天時,它也和其他幾棵一樣碩果累累。原來,這棵樹真正死去的只是幾根枝杈,春天一到,它就又能枝繁葉茂、綠蔭宜人了。
這件事在小男孩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來越深刻地領悟到了其中的道理。而身為教師,往日學生們的成長經(jīng)歷也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他的感悟。比如,那個叫李倩的小女生,上小學時是個打死也不開口的“小啞巴”,可是十年后,她居然在某個大都市里做起了律師,聽說還做得不錯。再如那個門門功課都不及格的淘氣包李濤,自費上了高中以后竟然奮發(fā)圖強,成了那所高中有史以來的第一位考上清華的學生,后來,他又成功考過了托福。還有……
其實最不可思議的是自己,要知道,當他指著那棵死去的無花果樹給父親看時,還不到十歲的他,右腋窩底下已經(jīng)架了一支拐杖。但是正因為父親懂得“冬天不要砍樹”的道理,才使他一直像個正常孩子一樣生活著,并最終像正常人一樣成了有用之才。
今天,當他再次站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講這個小故事時,已經(jīng)年過不惑的他總愛說:“只要不輕易放棄,凡事都將有轉機。”
只要你堅持到底,凡事都將有轉機。面對困難與挫折,只要你堅強地挺過去,你就能重新見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