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式是指由過去的經歷、習慣、知識素養(yǎng)等形成的基本的、固定的心理狀態(tài)、思維模式和思考習慣,是一種隱含很深的心理活動和思維活動。心智模式一經形成,就使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從某個固定的角度去認識和思考所發(fā)生的問題,并用習慣的方式予以解決。心智模式既決定人們如何認知周圍世界也影響人們如何采取行動。
心智模式是一種客觀的心理存在,它影響著人們的觀察、思考、決策和行動。心智模式沒有絕對的對錯、好壞之分,是一把“雙刃劍”。心智模式作為思維導向既能成為我們正確認識把握事物的工具,又可能成為我們認識的障礙,這就是心智模式質的規(guī)定性。一方面,心智模式是人們在一定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中根據某些經驗形成的,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能指導人們的行動,使得人們做起事來得心應手,快捷高效;另一方面,如果環(huán)境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用原有的心智模式去觀察、思考和行動,就會處處碰壁。因此,人們需要定期檢視自己的心智模式是否與環(huán)境相匹配,并在必要的時候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
說一個農民是賣草帽的,有一天賣草帽的途中累了,找到一棵樹,坐在樹陰底下休息,腦袋上頂著一頂草帽睡著了。等他醒來的時候一看,壞了,發(fā)現(xiàn)所有的草帽不見了。再抬頭一看,樹上的小猴都戴了一頂草帽。農民這時候想把草帽要回來怎么辦呢?爬樹爬不過它,它更靈巧,這該怎么辦?這個農民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猴子不是好模仿嗎?那好就讓他再來模仿一下。于是他把草帽摘下來,甩了出去。猴子一看草帽被甩出去時忽忽悠悠的挺好玩,也都好奇地從頭上摘下草帽,一個一個都甩了出去。農民在底下一個一個撿,一個一個收,挑著擔子回家了,很高興,這叫失而復得嘛。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農民有了自己的兒子,后來他的兒子又生了兒子,也就是他的孫子,孫子是繼承祖業(yè),繼續(xù)賣草帽。有一天,這個后生來到同樣一棵樹底下,以同樣的方式睡著了,醒來一看,同樣的事情發(fā)生了,草帽不見了。抬頭一看,樹上小猴都戴了一頂草帽,后生突然想起爺爺告訴他的經驗——草帽被猴子搶走別著急,你只要把草帽摘下來扔掉,所有的小猴子都跟著模仿。這個后生按此門道,把草帽摘下來,當著猴子的面,慢慢悠悠把草帽扔出去了,可是小猴子看見他扔草帽,一個勁地笑,按著自己的草帽就是不扔。這是什么原因?小猴對后生說了一句話:你以為只有你有爺爺啊,我們也有爺爺,你這招不靈,爺爺早就提醒我們了,以后別人戴的時候可以跟著戴,別人扔的時候千萬別跟著扔了。
聰明反被聰明誤,賣草帽的農民靠自己的聰明,從猴子手中騙取回自己的草帽,并把它作為一個訣竅傳授給了他的孫子,何其類似的是猴爺爺也把自己的經驗教訓傳授給了它的子孫,因此賣草帽的爺爺傳授的那招兒不靈了。過去證明是成功的經驗,在今天就不見得起作用。
1992年4月,歐洲迪士尼樂園在巴黎郊外開業(yè),迪士尼公司躊躇滿志,對歐洲迪士尼樂園的前景十分看好,成功似乎無可質疑。畢竟佛羅里達迪士尼樂園、加利福尼亞迪士尼樂園以及隨后在日本成立的迪士尼樂園都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但所有的樂觀預期最終都變成了幻想。
迪士尼樂園開園之后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使得迪士尼樂園成了歐洲最吸引人的游樂園,遺憾的是只有人氣沒有財氣,因為歐洲人不同于美國人,習性省儉,他們到迪士尼樂園游玩卻不購買食品,很多人都自己帶飯,也不住迪士尼的賓館,這些大量節(jié)儉的游客并沒有讓迪士尼公司實現(xiàn)收益與利潤目標,也無法彌補其日益膨脹的管理開支。
其他的一些經營不當與預計錯誤也給迪士尼公司帶來了傷害,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因素。一項不準在樂園內飲酒的規(guī)定使得歐洲人很為不滿,因為他們把在午餐與晚餐時喝酒視為一種習慣(這項規(guī)定不久就被廢除了)。
在1993年9月30日結束的財政年度里,歐洲迪士尼樂園的損失慘重,這使得公司對樂園的前景也充滿了懷疑。
“以往成功的神奇公式,最后卻發(fā)現(xiàn)它只在有限的區(qū)域和時段內有效”。這說明,一種策略即心智技能在某一時期是正確的,但隨著情況的變化,這種策略就顯漏出了它的不適應性,就把改變的要求提到了議事日程。
所以別迷信于自己的經驗,經驗固然重要,但是看你怎樣去看待和運用它。要知道,經驗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幫我們的同時,也在害我們。當一個人滿足自己舊有的經驗,沉浸在過去的背景和經歷之上享受的時候,就是他停滯的開始。聰明的人永遠是在看前端,而不滿足于自己舊有的經驗。
人們一般都喜歡從關聯(lián)當中尋找因果關系,這是一種思路,也是一種思維的技能,很多時候藉此我們可以很快找到問題的答案,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時也會成為認識的障礙。有一個先生同太太一塊到去銀行取款,到了 ATM 室的門口,看到有一個刷卡的小窗口,這位先生就開玩笑地拿著手頭的飯卡去刷了一下,不想門居然真的開了。這位先生頓時來了勁,立即得出一個結論:這個刷卡裝置不安全,至少不是能夠專門識別銀聯(lián)卡的。他甚至飛快地泛化出了一個更具一般性的理論來解釋這個現(xiàn)象:即可能所有帶有磁性的卡都可以用來開門。太太看他得意洋洋的樣子,就潑過來一盆冷水:那門可不一定是因你刷卡才開的???你不刷卡試試看。他反駁說:這根本不可能!因為他心想“我刷卡,門就開了,還有比這更明顯的因果關系嘛”。但隨后出現(xiàn)的情況卻讓他頗為難堪。他起身往門外走,這次沒刷卡,但門也開了——原來是感應門。原先這個 ATM 室的確是刷卡門,但后來改成了感應門,刷卡的那個裝置只不過沒拆掉殘留在那里而已。一般的因果推理程序遇到了特殊的情況就不靈了,這也就是心智模式的局限性。
人類的思維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捷徑,每一條捷徑都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降低了大腦認知的復雜性(籠統(tǒng)的看一個問題要比細致的分析簡單得多),有助于迅速做出大部分時間里都正確的判斷;但另一方面,它也常常導致人們把大部分情況下形成的法則當成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梢哉f,有多少條捷徑,就有多少條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