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一年內扭虧靠的是什么?
2008年年底,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聯想集團08/09財年第三季度爆出了虧損9400多萬美元的紀錄;當年第四季度,虧損面進一步擴大,當年虧損2.26億美元,創(chuàng)下聯想歷史上最高虧損紀錄。2009年2月5日,聯想集團宣布柳傳志重新擔任公司董事局主席,楊元慶接替威廉·阿梅里奧重新擔任CEO,并進行了一系列管理層調整?!袄蠋洀统觥保氚崖撓脒@艘有著數萬職工、產品與市場遍布全球、錯綜復雜的國際巨輪帶出虧損的泥潭,自然是挑戰(zhàn)重重、前途叵測。然而,令人稱奇的是,柳傳志在“復出”之后不久,就公開宣稱:一年之內實現扭虧為盈。結果是,2009年11月,聯想集團發(fā)布2009/10財年第二季度財
務報告,當季實現凈利潤5308萬美元,結束了三個季度的連續(xù)虧損,實現扭虧為盈。更值得關注的是,在此之后,聯想集團再次締造了持續(xù)高速成長的傳奇,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聯想集團已經連續(xù)10個季度成為全球前四大電腦廠商中增長最快的廠商,并連續(xù)12個季度超越整體行業(yè)增長,躍升為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廠商。
那么,在遭遇金融危機的沖擊發(fā)生巨額虧損后,聯想集團只用一年多時間就能根本扭轉不利局面,秘訣是什么?柳傳志敢把話說在前面,底氣到底來自哪里呢?
2011年3月25日,在聯想集團年度誓師大會上,時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的柳傳志發(fā)表演講稱,聯想集團之所以能快速扭虧,而且業(yè)務發(fā)展趨于均衡(包括產品均衡、業(yè)務模式均衡、地域均衡),最根本的原因是“建立了一個好的班子,有了一套正確制定戰(zhàn)略的方法,有一支堅強的能征善戰(zhàn)的隊伍”。這就是聯想內部常說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戰(zhàn)略、帶隊伍。
其中,“建班子”是聯想集團扭虧最重要的一步棋,也可以看作是柳傳志“復出”之后對聯想動的“第一刀”。的確,柳傳志“復出”本身就伴隨著最高管理團隊成員的調整:柳傳志重新擔任董事長,楊元慶卸任董事長、重新擔任CEO,原任CEO威廉 · 阿梅里奧“下課”,羅里·里德被任命為新設立的總裁兼COO;同時,在柳傳志“復出”之后不久,在楊元慶作為CEO的直接操盤下,對組織機構、業(yè)務布局、產品集團以及領導班子成員進行了一系列調整。這些措施與戰(zhàn)略調整、文化建設等“組合拳”協調使用,對快速扭虧發(fā)揮了明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