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齊賢聽說了,對真宗說:“這兩兄弟連皇帝的調(diào)節(jié)都不聽,恐怕臺府也辦不了??煞裼晌襾韺徖??”真宗同意張齊賢的毛遂自薦。
張齊賢將兩兄弟找來,問:“你們兩人告的狀屬不屬實(shí)?”“屬實(shí)!屬實(shí)!”兩兄弟一齊回答。張齊賢就讓他們各自在告狀上畫押具結(jié),然后作判決:“既然你們各自的說詞都屬實(shí),那就滿足你們各自的愿吧!哥哥說弟弟分多了,那就把弟弟的家產(chǎn)給哥哥;弟弟說哥哥分多了,那就把哥哥的給弟弟?!毙值軅z目瞪口呆,想不到張齊賢會作這樣的判決,但又是依著自己的申訴斷案,兩人也無話可說。
張齊賢派人督促他們即日互換房舍,財(cái)物全部不動,有關(guān)契約互相交換,以兩兄弟的意思平息了他們的爭議。對于不能得罪的外戚,張齊賢此招,可說十分高明。
故事中外戚兩兄弟這種“別人手里的那一塊,永遠(yuǎn)比自己多”的心理,是許多人曾有的經(jīng)驗(yàn)。分餅,別人盤子里的餅大;分田,兄弟擁有的田產(chǎn)多;分家,兄弟的房子風(fēng)水好;嫁娶,兄弟的婚禮較風(fēng)光……無一不計(jì)較。說穿了,只是“貪”字作祟。
俗話說“貪字,貧字殼”。“貪”與“貧”不但字形相像,而且貪念強(qiáng)的人,不懂布施,不懂退讓,一心想占便宜、想積聚,往往一念之差下,全盤皆輸,落得一無所有,離“貧”也就不遠(yuǎn)了。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中說:“ 諸苦所因貪欲生,若斷追求盡諸苦?!比裟芰私膺@層意思,相信就不難體會“知足常樂”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