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爻解:
這是訟卦的第六爻。錫,賜給。鞶帶,大帶。終朝,形容時間短暫。褫,奪取。其爻是說君主賜給某人大帶,在一次上朝的時間內(nèi),竟三次賜給,又三次奪取。形容人君為政,朝三暮四,反復(fù)無常。
王莽代漢后,熱衷復(fù)古改制,政令不斷,前后相乖,反復(fù)無常,終于失敗的故事,可與此爻爻義相通。
故事:
西漢末年,外戚王氏當(dāng)權(quán),到王莽時,終于改朝換代,把姓劉的江山換成了姓王的,建立起了新朝。
王莽作上皇帝后,倒想一掃漢室的舊病,可是,他泥古不化,什么都要從經(jīng)書去找根據(jù)。今天看到《尚書》這樣講,他下一道詔令;明天看到《春秋》那樣說,又一道命令。
所以,史書上講他喜好改變制度,政令繁瑣得很,以至所下的詔令多得積壓了一大堆,人們真不知道該怎樣辦。
尤其碰到王莽的不同詔令,這最令下屬頭痛。試舉二例為證:
一例發(fā)生在王莽做皇帝的第五年。
當(dāng)時,中國東北、西南的少數(shù)民族,都趁中原政局不穩(wěn),經(jīng)常在邊境騷擾活動。王莽下決心要平定四夷。
到邊境作戰(zhàn),戰(zhàn)馬是少不了的。為了購買戰(zhàn)馬,王莽下了一道命令,要中原的十二個郡國,拿出四十五萬匹布帛來,去買戰(zhàn)馬。
詔令一下,各郡國的官吏都到處向百姓催征,弄得到處雞飛狗跳,毫無安寧。
不久,按照王莽的詔令,各郡國開始源源不斷地輸送布帛了,到處都是運(yùn)輸?shù)娜肆?。不用說,這些運(yùn)輸?shù)目嗔Χ际青l(xiāng)間的農(nóng)夫。為了輸送布帛,他們丟下了田里的農(nóng)活,告別了老小妻室,千里肩挑背磨,把布帛送到指定的地點(diǎn)。
正當(dāng)布帛已經(jīng)籌集過半時,王莽又因母親生病的理由,下了一道詔令,說暫時不征集布帛了。
其后,王莽又一直無下文,再征不征收布帛,征收了的布帛怎么辦?大家都不清楚。
另一例發(fā)生在兩年后。
王莽仿照《周官》的文字,把中原分為六郡,六郡又各分為數(shù)縣,郡縣的名稱,都是從經(jīng)書等書籍中去找來的。
但各個書上說法不一,王莽就將名字改來改去,以至有一個郡的名字,就前后改了五次。弄得一個地方,究竟該叫什么地名,連當(dāng)?shù)厝硕疾磺宄恕?/p>
王莽所下的詔書,為了說明一個地名,往往不厭其煩地去追根溯源,這里現(xiàn)在名××,以前又名××,以前的以前又名×××。以至班團(tuán)將它作為笑料,寫在《王莽傳》之中,成為貽笑千古的把柄。
由于政令無常,王莽改制簡直就是一場歷史鬧劇,不得不以失敗而告終。
人生啟示:
老子在《道德經(jīng)》里講:"治國如烹小鮮。"煎小魚不停去翻動,就會魚爛滿鍋。王莽改制號令反復(fù),失敗是必然的。治國如此,辦事也是這橛,做一件事情今天這樣做,明天那樣辦,后天又重新,是決不會辦好一件事情的。因此,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有專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