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講師
講師視頻
講師課程
授課見證
培訓需求
行業(yè)資訊
登錄
|
免費注冊
張運華
東方名家
http://m.kasajewelry.com/528406
5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送鮮花
張運華
張運華簡介
張運華課程
張運華視頻
張運華授課見證
邀請我講課
張運華聯(lián)系方式
張運華:《星云大師講演集》――身心安住的家園
心靈成長
2016-01-20
14093
我們的心究竟住在哪里?一般以為心就住在我們的身體里面,果真如此,那么我們這個色身又住在什么地方呢?我們必須知道人的身體就如一所房屋,住久了,自有敗壞的一天;當“我”被迫搬“家”時,就會依業(yè)力的輕重各自去輪回了,因此而有住進“高樓大廈”或“茅舍矮屋”的差別。但不管世間法多么無常,我們所當把握的是現(xiàn)世人生,所應追求的是如何在有限的人身,建立一所可以安住的家園。
但是,要建立這所家園并非容易,不但要有一般建筑事業(yè)的基層架構和裝潢設計,最重要的是要有從事
文化
工作的高瞻遠見與誓愿精神。大家首先要發(fā)愿斷除一切煩惱,從此證得清凈自在,才能求身心的安住自在。所以今天在座的各位,人人都必須依持一顆朗朗如晴空般的心,在這兒共承佛法的滋潤,一起來建立我們心目中理想的凈土。如何建立身心安住的家園?我分成下列四點來說明:
一.身心活動的情況
俗話說:“世有百年閑日月,人無一點好身心”意思是說明了盡管世間有多少閑適的歲月,但是人實在難保永恒的清凈自身。為什么呢?這要歸咎于我們根本不明白身心活動的狀況。
在我們一生當中,最親近相知的朋友,莫過于身心了。不論我們去哪里里,或者做什么事,身心總是如影隨形,寸步不離地環(huán)繞左右。像這樣朝夕相處的朋友,我們從來就不知道去照顧關愛它。平常我們東奔西跑,忙里忙外,身心便不辭辛勞地隨侍在側,怕我們顛簸受苦,在旁一一替我們承擔了所有苦難。但是,我們從來不知撥空去陪伴這個知己,卻讓它孤獨一生;更不知道好好去對待這位故交,任它迷惑不知所從。仔細想來,我們真是愧對身心。
佛經(jīng)上有記載,有個人由于平時不太愛惜身心,過度糟蹋身心沒有節(jié)制,身心終于不堪負荷敗壞了,等到臨終時,此人才懊悔沒有善待身心,這時身心便開口說話了:‘你要掙錢,我替你奔波賺??;你要談戀愛,我也為你分憂解愁;甚至你要打針吃藥,我代你受皮肉之痛。你在世間做了種種事,我就代你受種種的苦?,F(xiàn)在你老了,竟然義無反顧要離我而遠去,你真是太沒有心肝了?!?br /> 這番話真是令人感動,不禁讓我們要慚愧平日對待身心的薄情寡義了。我們終日汲汲營營,在這滾滾的萬丈紅塵里,我們究竟在做些什么事?我們到底又為誰辛苦為誰忙了呢?想想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年輕的時候,窮苦潦倒,雖然沒有萬貫家財,身上總有幾個零用錢可以花用,等到辛辛苦苦創(chuàng)了一番事業(yè),發(fā)達了,有了萬兩黃金時,反而身無分文,所有的錢財交給銀行保管去了,或者被不肖子孫揮霍了。在貧困的時候,因為沒有
經(jīng)濟
來源,只要有一碗米飯,五、六碗的粗糙米糧也可以囫圇吞食,吃得津津有味,但是等到事業(yè)成就,吃得起山珍海味時,卻胃口不好,容不下幾粒白米了。過去沒有地位時,不但隨時可以笑鬧喧嘩,甚至可以任意高歌作樂,但是一旦有了身分地位,反而不敢恣意開口暢言說話了。古德說:“良田萬頃,日食幾何?大廈千間,夜眠八尺。”正足以說明了個中的滄桑和無奈。
而這些情形其實都是自己造成。因為我們尚未找到“自己”,認清自己的本來面目,證悟一個“我”的存在意義和價值。為什么無錢的我和有錢的我,同是一個“我”的問題,卻有千差萬別的景象呢?我現(xiàn)在問各位一個問題:‘你住在哪里里?’大家也許會不假思索回答說:‘住在某某路幾號幾樓?!歉魑蝗绻邢胂?,你真的住在那里嗎?我再請問各位:‘你的心住在何處?’你說就住在身上。我們的心真的就安住在身上了嗎?除了我們自己之外,我們的身內又住了誰呢?當大限來臨,身體老去了,心又何去何從呢?這些問題,關鍵就在于“假我”和“真我”的分別。
平時吃飯穿衣、談天說地、嬉笑怒罵的我,是假相而非實在我,真正的我早已被五欲六塵污染了。我們的身體是個爛倉庫,里面儲藏了許多不良的產(chǎn)品;身體是藏污納垢的根源所在,是種種不清凈念頭,細菌的培孕溫床。這些貪妄、瞋怒、愛欲、癡愚等等細菌,都是導致身心敗壞的病因,再加上倉庫本身的設備不佳,通風不良,如此惡性循環(huán)輪回,身心就變成五欲六塵的奴隸,喪失了“真我”的存在。
那么,既然知道病因的癥結,就必須從根本去治療,而不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胡亂投醫(yī)。譬如有人剎那之間生起了偷盜之心,轉念一想如果自己是被偷竊的受害者,一定焦急萬分,這一念的覺知醒察,使他終于放下妄念企圖。雖然此人暫時放棄了邪惡的行為,但是他心中的邪知妄念沒有根本的去除,好比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照樣邪念叢生,妄想紛飛了,那么,什么才是根本的解救之道呢?
曾子一日必定反省三次才能心安,這個反省的功夫,其實就是凈化身心的方法,每天勤加拂拭,身心終有呈現(xiàn)本來面目的一天。曾子之所以要天天自省,正是害怕今日之非會變成明日之是,而這種積非成是轉成病菌的過程是我們的肉眼所看不到的,因此我們每天要努力擦拭塵埃,不使愛欲的塵埃污染了我們的身心,這樣一來,身心真正得見清凈,真我便躍然出現(xiàn)無蔽了。
中國有名的大哲學家老子曾說:“人之大患,在吾有身?!狈鸾桃舱f:“身為苦本。”身心的活動關系著我們生活的苦樂、生命的凈穢與否問題。因此如何認識身心的活動情況,如何導正身心活動的正確方向,是何其的重要!身心的活動究竟在哪里里?身心到底有些什么活動?身心以財、色、名、食、睡的五欲,以及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為活動對象。身體有殺、盜、淫的活動情形,心理有貪、瞋、癡的狀況;身體有生、老、病、死的現(xiàn)象,心理有生、住、異、滅的變化。身心活動的不正確,導致許多的禍源,種下許多的苦果。
有一天,有一位比丘正在森林中禪坐,突然聽到一些動物在吱吱喳喳爭論不休,烏鴉首先發(fā)言說:
‘我認為世間上饑渴最痛苦,像我們找不到食物,那種饑腸轆轆的滋味真不好受?!?br /> 烏鴉才講完,鴿子也跟著發(fā)表意見說:
‘不對!這世間最痛苦的是欲望得不到?!?br /> 蛇在一旁也說道:
‘瞋恨才是世間最為痛苦的事,瞋火尚未燒到別人時,已經(jīng)把自己燒得焦頭爛額了?!?br /> 始終默默不發(fā)一言的鹿,終于慢條斯理地說:
‘畏懼最痛苦,大家不是天天在擔心獵人的弓箭,不知什么時候會射中我們嗎?’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互不相讓,比丘被吵得沒辦法,終于出定告訴這四種動物說:
‘你們大家都只說到表面而己,真正的痛苦在于我們的身體,身體才是痛苦的根本?!?br /> 有了身體,我們天天要為它沐浴妝扮、抹紅戴綠;因為身體,我們才要辛苦奔波為它吃飯睡覺;由于身心的活動造作,我們也因此有了生死輪回。
佛經(jīng)上有段關于身心活動的精彩記載,有一天佛陀帶著弟子出外托缽,看到路旁有一個修行人在鞭打一個尸體,弟子很納悶,問對方說:
‘這具尸體和你有什么仇恨,你為什么要鞭打他?’
‘這具尸體是過去世的我,由于無明煩惱,它做了不少壞事,使我在無始生死中沈淪,因此要鞭打他?!?br /> 修行人回答著,轉身卻對另一具尸體禮拜,并散撒香花。佛陀的弟子很奇怪,又問道:
‘那么,這個尸體和你又有什么關系,你如此的恭敬他呢?’
‘這個尸體也是過去世的我,由于它一心向道,懂得修行,因此我才能夠出生為人,并且出家做了修道的人?!?br /> 尸骨在此,人在何方?了知真我,不在皮囊。身體只是個囊袋,終有腐壞的一天,身心所造作的業(yè)力,將牽引我們去接受應有的果報,同樣的身心活動,心念不正,行為乖戾,將使我們在痛苦深淵中浮沈;心念純凈,行為正直,就能遠離惡途,趨向善道,由此可見身心活動狀況的一致性。而心的力量尤其巨大,不僅維系色身的行、住、坐、臥等等活動狀況,并且關系著一個人的苦樂哀榮,心力之大可以左右一個人的幸福與否。
從前有個老太婆,由于她整天哭喪著臉,從來就不曾笑過,因此人們就稱她為“哭婆”。有一天,有個老禪師路過借宿老太婆家,看到她愁眉不展,淚流滿面,就問她說:
‘老婆婆,你為何天天哭泣呢?’
‘你不知道我內心的痛苦?!?br /> 老禪師一聽,正起臉色細聽她娓娓道來:
‘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一個賣傘的青年,二女兒嫁給做面條的人家。每次一出太陽,我就擔心大女兒的傘賣不出去。一看到天下雨,心情就難過,害怕二女兒家的面條沒有陽光曝曬,就沒有生意了。所以,我無時無刻不傷心難過,不得不天天啼哭。’
原來為了這個原故,老禪師于是委婉地告訴她:
‘我教你一個快樂的方法,以后你看見太陽出來了,就想著二女兒家的面條有了日曬,生意興隆;天一下雨,你就想起大女兒家的傘生意上門了。這樣一來,你就可以每天笑嘻嘻過日子了?!?br /> 老太婆接受了老禪師的意見,從此哭婆變成了笑婆,整天笑呵呵。不再哭喪著臉了。由此可知,心的力量是多么大?。⌒哪钜晦D,海闊天空,人生何其快樂!心境一變,煩惱就是菩提,身心愉快,解脫的涅槃就在眼前了。
有一個失明的女子,生得十分美麗。男子對她都是一見傾心,再見鐘情??墒撬J為自己是個殘廢的人而心生自卑,不敢接受男子對她的情愛好感。直到有一名男子對她百般追求,起初她還是心領而已,不敢與他來往,但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最后這個女孩終于受到感動而答應嫁給他。這個男孩聽到這個消息非常歡喜,情不自禁地拿起一面鏡子對著女子說:
‘你好漂亮喔!我真是喜歡你?!?br /> 女子一聽男孩如此贊美自己,彷佛晴天霹靂,傷心不已。心想:‘你這個薄情漢,明明知道我雙目失明,卻故意拿鏡子給我照,分明恥笑我是個瞎子?!粴庵?,一口回絕了這門婚事,并且大聲喝道:
‘你走!走得遠遠的?!?br /> 這男孩子扔掉了鏡子,不斷地解釋說:
‘你在我心目中本來就是個完美的女子,我從來就不覺得你是個瞎子??!’
盲眼的女子終于被男孩這分摯情誠意所感動,終于接受了對方的感情說:
‘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以為我是瞎子,只有你不把我當作是殘廢的人。你才是真正認識我、愛護我的人啊!’
有情人終于成了美眷。由此可見心念有多大的力量!一個心念可以促成一對的佳偶,假使這個女子情到深處還不免自卑心的作祟,不能根除心上的魔障,就算有地久天長的山盟海誓也是惘然。所以,心的活動雖然千變萬化深不可測,但仍然是一念之間的瞬息變化而已。有人一轉念便能改邪歸正,增品向上。有的人卻始終徘徊在死胡同里不得脫身,就是這個緣故。我們明白了身心活動的情況之后,更要進一步去了解身心凈化的方法,唯有清凈的身心才能證悟自性,得到究竟的快樂。
《星云大師講演集》-生命升華的世界
(下)
三、從藝術的生活里看禪的世界
前面提到禪者生活的藝術化,現(xiàn)在我就以禪的藝術生活,來說一說禪者升華的境界。時下一般住屋,大抵都是高樓大廈,里里外外的裝潢格式,可以說十分進步,不但要求新穎堂皇,更講究美侖美奐藝術化,譬如庭前庭后綠意盎然,立地長窗滿是生趣,這一切無非是藝術化的表征,其實也是禪機的運作顯露。禪既然無所不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么,我們怎可輕易放棄周遭的任何禪機呢?現(xiàn)在我從四個層面來說明禪者的藝術生命:
(一)禪園
我聽說有一家百貨公司曾經(jīng)發(fā)出廣告,要展示“禪”,我一聽,不知道如何以現(xiàn)代文明來展示禪,便抽身前往探個究竟。原來,生意人也解禪機,知道從禪的生機去表現(xiàn)一種至真至善的美。那怕僅是一塊板模,幾筆彩畫,也能將禪園那種寂靜、融和的意境表達出來,使原本堅硬無情的文明產(chǎn)物躍出生命之光與禪之花。我置身其中真是歡喜,恍如到了一片人間仙境,感覺到高深悠遠的意境。
日本京都有一間龍安寺,聞名遐邇,前往日本的游客們大多會去參觀。龍安寺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的庭園,這座庭園沒有青翠繁郁的花草樹木,只有十幾塊的石頭和許多白砂鋪成,看起來沒有什么了不起,但是經(jīng)過禪者的靈巧設計,深具吸引力。許多人一到了這里,靜靜地坐在玄關上,望著冰冷卻柔暖的白石,任想象海闊天空的飛馳,翱翔在禪那深曠空靈的世界。
中國有一句老話:“天下名山僧占多”,天下的名山靈剎全出自禪者的妙手,峨嵋、普陀、五臺、九華四大名山,乃至近代的上海哈同花園,都表現(xiàn)了禪園特有的韻致,禪園的建筑風格并且深深影響中國庭園的設計,尤其今日我們講求美化家園、美化心靈,禪園應該可以提供我們寶貴的參考。
(二)禪畫
畫,是生命最深沉的靜態(tài)表征,但一幅畫的經(jīng)營過程卻是動態(tài)的。畫舞獅所呈現(xiàn)的可能是一只沉寂入定的圣獸,但是畫家描摹的過程也許不知看盡多少舞獅的情狀;畫寧靜大海的沉,和淺灘畢露的浮,畫師可能要費上半輩子的生命,才能捕捉瞬間的生命之光,而這通明的“光輝”,卻是禪者信手拈來,隨機可得的巧思。
上個月,韓國有一名禪師準備在臺北開設禪畫展示會,其中有禪宗三祖僧璨禪師等的畫像,我前去參觀之后,不禁拍案驚奇,好像中國禪師都一一出現(xiàn)了,原來,每一幅沉靜的畫中,都有一個深刻超凡的生活,于是我回想不久前在日本的一幕景象。大家都知道,中國有一位禪師名叫石頭希遷,他圓寂之后,肉身被移送日本,我藉此因緣在日本的某一次展示會場中,看見我們的禪師竟然淪落他鄉(xiāng)了。照理,石頭和尚應當在證悟涅槃之后,生生世世永在中國,他的金身舍利為什么飄泊異域呢?
現(xiàn)在我說一段有關石頭和尚的故事,就是“走江湖”這句名詞的來源。過去江西有個馬祖禪師,其道風十分有名,另外在湖南也有一位和他齊名的禪師,就是人稱石頭和尚的希遷禪師。在那個時代,一些游學名士,不是到江西求道,就是到湖南參學,因此而有“走江湖”這句名詞的流傳。然而“走江湖”沿至今日卻不是出外參學的原意,而是流浪買賣的意思,這個典故與石頭和尚之淪落異鄉(xiāng)一樣令人惋惜。
從達摩祖師的禪畫里,可以意會達摩東來傳法的堅毅精神;從禪師們接機傳燈的禪畫里,可以感受禪者莊嚴慧命的延遞;從煙嵐嶺月的山水禪畫里,可以清明地勾勒出禪的深邃生命。家中如果能擺一幅禪畫,會使室內的氣氛活潑盎然起來。
(三)禪味
禪是有味道的,我們平常對酸、甜、苦、辣各種雜陳百味都十分敏感,但是對禪卻不一定隨時都能“知味”。
唐朝有一位懶瓚禪師隱居在南岳的一個巖洞,他寫了一首詩:
“世事悠悠,不為山丘,臥藤蘿下,瑰石枕頭;
不朝天子,豈羨王侯?生死無慮,吾復何憂?”
這首詩的含意是說世事復雜難懂、撲朔迷離,不如三三兩兩幾塊小石頭來得親切可愛。那種以天為棉被,把地作臥鋪,悠游山水的生活才是最真摯有味的。那里還有閑暇去理睬朝廷君王的事呀!一切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如同浮云,生死都已經(jīng)置之度外,不足為念了,那里還有功夫去計較什么是非憂樂呢?
這首詩被傳到天子的耳根里時,后果當然不堪設想,當時是唐德宗在位,便派侍衛(wèi)去逮捕這個和尚。侍衛(wèi)拿了圣旨尋找到了巖洞,正好瞧見和尚在洞里舉炊,侍衛(wèi)便在洞口大聲呼叫:‘圣旨駕到,禮敬迎接......’這個懶瓚禪師裝聾作啞,毫不理睬。
侍衛(wèi)探頭一瞧,只見禪師以牛糞升火,爐上燒的是石頭,火勢越燒越熾,煙火彌漫,整個洞里洞外黑霧繚繞,熏得禪師涕泗縱橫,侍衛(wèi)就告訴他:
‘喂,大和尚,你的鼻涕流下來了,為何不擦一擦呢?’
‘我才沒有這個閑空為俗人擦鼻涕呢?’
禪師邊說邊夾起炙熟的石頭,一口吞了下去,連口贊道:‘好吃!好吃!’侍衛(wèi)見狀,不禁瞠目驚奇,看到他一付津津有味的模樣,也流下口水。一旁說道:‘老和尚?。∈裁礀|西這么好吃?’
這就是味道,侍衛(wèi)無法如愿,只好回廷據(jù)實以告,唐德宗聽了,十分感歎地說:
‘如此和尚,真是人間之福??!’
禪的味道必須細細去品玩,才能體會其中的妙味!
(四)禪詩
歷來有許多涵義深遠、耐人尋味的禪詩,大都是悟道的禪師們對悟境的抒發(fā),每一首詩都表現(xiàn)著圓滿純熟的生命,譬如:
“蠅愛尋光紙上鉆,不能透處幾多難;
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br /> 這首詩描寫的是我們被光怪陸離的現(xiàn)象界迷惑了,就像蒼蠅迷于紙窗上的光芒,只知一味向前沖鋒,不知懸崖勒馬回頭是岸,等到幡然省悟時,已經(jīng)徒費了多少歲月。描寫回頭人生的寬闊,轉見生命的通達之禪詩,在禪師們的語錄中比比皆是,簡單舉出兩首膾炙人口的禪詩: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身心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以及:
“萬事無如退步人,孤云野鶴自由身;
松風十里時來往,笑揖峰頭月一輪。”
這兩首詩表現(xiàn)禪者恬淡無爭,以退為進的睿智,也流露出禪者隨緣放曠,任運逍遙的豪邁胸襟。以其無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以退為進而宇宙莫有能阻擋者,可惜世間的眾生只熙熙攘攘于前進,而不能享受禪者這種退步的本自具足。
另外朱元璋年輕時代當小沙彌時,也有一首氣度恢宏的禪詩:
“天為羅帳地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間不敢長伸足,唯恐踏破海底天。”
語氣磅礡雄邁,頗有帝王之勢,朱元璋日后成為九五之尊,也就不足為奇了。
以上我們從各個角度來透視禪師的藝術生活里所呈現(xiàn)的禪的境界,不知各位是否都能領會一點禪的法味與欣喜。禪容易學,但是禪也不容易領會。各位要能把自己的生活藝術化、禪味化,把平淡、瑣碎的生活,升華成一幅禪的畫、一首禪的詩,讓自己徜徉于禪園里。
四、從違逆的人情里看禪的世界
唐朝的黃檗禪師創(chuàng)建一座寺院,即將落成時,請一位寫得一手好字的弘贊禪師,為他題寫“第一義諦”四個字。當弘贊寫完第一回時,黃檗深感不滿意,要他重寫;再寫第二次,又被黃檗否定了。如此連續(xù)不斷地寫了八十四張,還是沒有一張合適的,弘贊急得汗下如雨,已經(jīng)身心俱疲了。這時候恰巧外面有客人來訪,黃檗便走出去接待客人。弘贊心想:堂堂一位書法大家,竟然如此無能,連“第一義諦”四個字都寫不好。信手拈起筆來,揮毫了一張,渾然天成。黃檗會完客走進來,瞧見桌上這卷字,運筆雄渾有力,由衷贊歎道:
‘好極了!神妙的筆法?!?br /> 因為黃檗禪師在場逼視,弘贊被他咄咄逼人的目光緊盯不放,心中有所掛礙,反而不能大展身手,揮灑自如。但是也正因為黃檗的逼迫,一如禪所慣用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緊逼至窮巷死角,身心如桶底之脫落,便能如同蛟龍之入潭,興風作浪了。有時看似違逆的人情,正是禪的大機大用。
仙崖禪師擅長繪畫寫字,有一次,有一位信徒喜慶作壽,禮請他去題字,說些好話以討個吉利。只見仙崖禪師當場揮毫:“父死,子死,孫死。”六個字。這家員外看了一怔,滿臉不悅地罵道:
‘你這個老和尚,今天是我作壽的良辰吉日,請你來題個吉祥話,你為什么好話不說,專說些晦氣的話呢?’
仙崖禪師振振有詞地回答:
‘這句話十分吉祥如意,父親百年壽終了,才輪到兒子死;兒子年老死了,孫子才接著死去,這不是長幼有序、生死依時嗎?難道你要白發(fā)人反送黑發(fā)人,子孫都先老死了,才老來寂寞,后事凄涼嗎?’
禪師們的思想行止都是從禪悟的境界而來,我們如果從禪師違逆人情的言笑之中,遽然給予世俗的評價,反而更不能見到禪的真章。禪是揚棄既定的觀念,一匹獨步于穹蒼的脫韁野馬。禪往往以無理對等有理,無情對待有情來顯示他神奇高妙的智能與深沉蘊藉的慈悲。
玄沙師備禪師有一天上堂開示弟子們說:
‘許多佛門耆宿長老都對我說,在接應群機、救度眾生的時候,如果遇到盲、聾、啞這三種人,要如何來教化他。眼睛瞎了的盲者,你拈起鎚子、豎起拂塵,他又看不見;耳朵重聽的聾子,你和他講話,他又聽不到語言三昧;喉嚨瘖啞的啞巴,叫他回應又應不出聲。你們各位有什么妙法可以度化這三種人。如果各位想不出度化這三種人的好辦法來,佛法也沒有什么靈驗可言?!?br /> 大眾僧你看我、我看你,瞠目咋舌,答不出話來。其中有一位云水僧因此把這段公案拿去請教云門禪師,云門禪師聽了,突然對這位云水僧說:
‘你既然來請益于我,見面怎么不禮拜呢?’
云水僧聽了,趕快就地一拜,抬起頭來,看到云門禪師拿著拄杖迎頭打了下來,云水僧一驚,趕忙退后一閃,云門看了哈哈一笑說:
‘你并沒有眼盲嘛!來,走上前來?!?br /> 云水僧依言走上前去,云門又緊接著說:
‘你的耳朵也沒有聾呀!來,這其中的意思你懂了嗎?’
云水僧聽到云門禪師在問他,隨口應了一聲:
‘學人不懂。’
‘咦!你根本就沒有啞呀!’云水僧言下有悟。
世上有許多有眼不能視、有耳不能聞、有口不能言的病患,需要禪師這種迅雷不及掩耳的霹靂手段,快刀斬盡妄執(zhí)、分別的識苗,截斷愛恨、貪惡的穢流,還給我們一個清凈坦蕩的生命。
從前有個出家人睡覺時,從來不鎖房門。有一天,夜行賊前來寺院偷盜。這小偷翻箱倒柜,東摸西索,就是找不到一樣值錢的東西,于是便想作罷,正要開門脫身時,躺在床上的師父突然靜靜說道:
‘喂!把門鎖好再走吧!’
這小偷竟然振振有詞地回道:
‘你,就是這般懶惰,連睡覺都不關門,難怪窮得一件值錢的東西也沒有!’
‘你這個人真是豈有此理,我為什么要辛辛苦苦掙錢,積聚寶物讓你來偷呢?’和尚理直氣壯地回答。
各位也許不相信,覺得世間那有這般情事,小偷和主人撞見了還相敬如賓,并且展出一番詼諧有趣的幽默對答,真教人難以置信,其實禪者的生命升華境界就在于此,在違逆的人情之中屢見至情至性的奇峰。事實上人與人的相處對待,如果能夠做到坦坦蕩蕩、磊落自在,互相都以一顆真摯良善、清凈無染的心相向,這就是人格的提升,生命的升華了!
不論從禪師的平常事務、矛盾語言、藝術生活或違逆人情當中,我們都可以發(fā)現(xiàn),原來禪的境界就是境我融一,渾然與宇宙萬有合為一體的和諧氣象,而我們所要過的,不正是這種和風霽月的生命世界嗎?什么才是獨立自主的心靈、逍遙自在的生活及悠然自得的生命?我們常常放眼星空,卻不能綜覽生命全景,而欲窺性命的生機,唯有用心參禪。以下我提供修禪的十點座右銘,作為圓滿的結束:
(1)早起未更衣,靜坐一枝香。
(2)穿著衣帶畢,必先禮佛祖。
(3)睡不超過時,食不十分飽。
(4)接客如獨處,獨處如接客。
(5)尋常不茍言,出言必定行。
(6)臨機勿退讓,遇事當思量。
(7)勿妄想過去,須遠慮將來。
(8)負丈夫之氣,抱小兒之心。
(9)就寢如蓋棺,離褥如脫屣。
(10)待人常恭敬,處世有氣量。
這些座右銘不僅禪者要守之做為悟道資糧,常人如能遵行,雖不能悟道,也離道不遠。祝福各位都能有升華的生命世界!
上一篇
范曾:感激·敬畏·惻隱·知恥--在南開大學的演講
上一篇
睡覺的訣竅五分鐘等于六個鐘頭 南懷瑾
評論
你已輸入
0/300
字
發(fā)表評論
+
全部評論
(0)
0
/300
回復
取消
熱門領域講師
互聯(lián)網(wǎng)營銷
互聯(lián)網(wǎng)
新媒體運營
短視頻
電子商務
社群營銷
抖音快手
新零售
網(wǎng)絡推廣
領導力
管理技能
中高層管理
中層管理
團隊建設
團隊管理
高績效團隊
創(chuàng)新管理
溝通技巧
執(zhí)行力
阿米巴
MTP
銷售技巧
品牌營銷
銷售
大客戶營銷
經(jīng)銷商管理
銷講
門店管理
商務談判
經(jīng)濟形勢
宏觀經(jīng)濟
商業(yè)模式
私董會
轉型升級
股權激勵
納稅籌劃
非財管理
培訓師培訓
TTT
公眾演說
招聘面試
人力資源
非人管理
服裝行業(yè)
績效管理
商務禮儀
形象禮儀
職業(yè)素養(yǎng)
新員工培訓
班組長管理
生產(chǎn)管理
精益生產(chǎn)
采購管理
易經(jīng)風水
供應鏈管理
國學
國學文化
國學管理
國學經(jīng)典
易經(jīng)
易經(jīng)與管理
易經(jīng)智慧
家居風水
國際貿易
鮮花榜
陳夢依
+6199朵
陳楊
+6107朵
王妍慧
+6098朵
李典
+6087朵
張羽明
+6087朵
夏卿
+6065朵
何偉
+6059朵
安城
+6054朵
馬思超
+6049朵
張強
+6019朵
免責聲明:
該信息由網(wǎng)站注冊會員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fā)布會員負責,本站對此不承擔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
客服熱線
400-600-9086
工作日 9:00-18:00
簡介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我們
匯款方式
法律聲明
幫助
意見反饋
講師指數(shù)
證書查詢
網(wǎng)站地圖
共贏
客戶見證
友情鏈接
站點新聞
推廣服務
分站招商
導航
講師風云榜2020
講師風云榜2019
講師風云榜2018
講師風云榜2017
講師風云榜2016
講師鮮花特權
講師網(wǎng)官微
找講師小程序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
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