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靖平,葉靖平講師,葉靖平聯(lián)系方式,葉靖平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4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葉靖平:金融改革與金融體系風險
2016-04-18 1722

對于中國金融體系的風險,我們的政府總是在講,區(qū)域性及系統(tǒng)性的金融風險均能夠在爆發(fā)之前嚴加防范和規(guī)避,也就是金融體系的風險是可控的。所以我們看到地方政府在2015年對債務的轉換、近期的國內銀行債轉股、以及資產證券化的啟動,這樣的一些措施都是在防患于中國金融市場風險于未然。最近相關設立以央行為核心的超級監(jiān)管模式的討論,同是為應對金融改革的重拳沖擊之下 2015年以來金融市場將會出現(xiàn)的混沌與亂象。

當前我們金融市場的風險究竟在哪里?直觀的風險 是因為我們金融市場本身的不夠成熟所呈現(xiàn)的脆弱性,還是金融監(jiān)管層面的不得力;風險或者是在金融機構的個體,還是宏觀調控面;亦或是風險在金融監(jiān)管理論的論據不充足,還是我們的實體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存偏差等等,因此中央政府或金融機構對于金融風險的認識都不是很清晰、那么我們要想尋求可以完善化解當前金融市場巨大風險的正確途徑也絕非容易。

市場化程度不高的經濟體制或者是計劃經濟體制,由于經濟的基本面處于短缺,進而不需要通過信用擴張的方式去促進經濟增長;因為沒有過度的信用擴張,就不可能滋生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賴以生存的菌境,更不會引申金融監(jiān)管的難題。

然而在市場化越趨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格局之下,也伴隨著金融市場的越來越發(fā)達 以及它的復雜性也越趨深化,因此企業(yè)、市場以及政府,我們大家都在期盼著怎樣才可以更好的運用現(xiàn)有的金融市場再激活經濟的增長,達到企業(yè)產值與利潤的增長、同時帶動國民的財富增長和福利水平;因此過度使用了現(xiàn)有的金融市場,和不可回避的過度信用擴張。單單可以這樣講,只要這種信用過度擴張的動機存在,只要這種信用過度擴張底限躍過了合理的區(qū)間,金融和經濟危機的風限隨時都可能發(fā)生。那么信用擴張的合理區(qū)間是在哪里?究竟應該用怎樣的經濟體制來界定或測算都是不確定的。其實著名經濟學家美國的海曼.明斯基也已提示出,由于金融市場本身所具備的脆弱性,也是多次金融危機頻頻反復發(fā)生的市場根源所在。近幾十年以來,全球的各個市場曾發(fā)生過200次以上的大大小小金融危機,那么在經濟全球市場一體化的大背景之下,中國的金融市場也將不可幸免。信用擴張邊界超出的合理區(qū)間,而導致的資產價格泡沫,同是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

盡管中國在2008的美國金融危機之前,出現(xiàn)過三角債,也出現(xiàn)過少數銀行擠兌,因為有央行的信用擔保,以及信用擴張的有限性,中國沒有發(fā)生像發(fā)達國家一樣的金融危機。問題是在2008后,雖然我們不存在金融危機及經濟危機,但是隨著美國量寬貨幣政策的退出,使得我們的信用擴張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超高速增長。比如中國的各部門總債務占GDP的比重由2008的170%,上升至2014的235.7%,僅僅6年時間上升達了65.7%。不同的是據麥肯錫測算方法,我們各部門總債務占GDP的比重則由2008的184.5%上升至2014的278.9%,其6年時間上升了94.3%。由此來看,企業(yè)、政府以及家庭債務全面的上升。是央行貨幣政策的信用過度擴張造成的。并且這種債務擴張也促成了,地方政府、企業(yè)以及家庭的嚴重“債務黑洞”。也就是說2008的美國金融危機之后,歐美各國都在全面的去杠桿,我們則是反其道行之在加杠桿。

從家庭層面來看,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報導,中國民間債務高達21.5萬億美元,直逼占GDP的205%比重,這個數據觸及了1990年日本資產泡沫吹爆之前的水平。但是就目前中國央行的角度來看,我們居民債務水平并不高,住房按揭貸款的比重也不高。所以近年央行通過全面降準降息的方式,將銀行利率水平全面推低至歷史的最低水平,可是大量的銀行貸款卻直奔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在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部分,2015年有30%以上的銀行信貸資金是涌入了房地產市場。這也是今年第一季度國內一線城市及部分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價格瘋狂飆升的原因。但是我們居民債務風險之高,可能比所公布的數字還要高得多,因為我們有相當一部分居民的債務風險其實是十分隱蔽的,比如首付貸,校園網貸等等這樣的一些所掩蓋。

目前國內銀行“呆賬壞帳黑洞化”的現(xiàn)象,也是國內金融市場所面臨的巨大風險之一。從上市銀行所公布數據來看,國有五大行的不良貸款比率在2016年已經大幅上升,總計持有12744億元的不良貸款,已至近10年以來最高水平。在這些不良貸款比率上升的銀行當中,農業(yè)銀行不良貸款的比率最高,已超過了2%的不良貸款率界線,達到了2.39%,此比率比2015年增長了70%。同時銀行的計提撥備覆蓋率則出現(xiàn)暴跌,領跑撥備覆蓋率暴跌最高的農行有189%,比2015年下跌了97%;最低的是建行,跌至150.99%,大跌71%,也跌穿了銀監(jiān)會150%的監(jiān)管警戒線。不過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也是如此。我們當前這樣過高的債務風險是建立在房地產市場價格只漲不跌的前提假定之上,建立在我們的房地產市場不需要進入周期性調整的前提假定上,如果這些假設的前提條件不成立,那么通過信用過度擴張的中國金融體系將面臨的風險會更高。

近幾年我們總體債務上升的速度及債務率遠超世界各國,從賬面上反映出的企業(yè)、地方政府及銀行債務風險的嚴重性,這使得中國政府不得不正在采取各種非常的手段 來對沖這些債務風險,比如說商業(yè)銀行的債轉股,地方政府的債務置換,此外還有企業(yè)、地方政府及居民的許多債務黑洞根本都沒有暴露出來;另外在我們的房地產市場價格快速上漲的十幾年,建立在房價只漲不下跌的債務與抵押資產,金融及經濟風險在沒有出現(xiàn)周期性調整的情況下是不會被引爆的,當然這在現(xiàn)實的世界里是根本沒有可能的事情。尤其近年來迅猛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金融也是亂象叢生,這更加將金融市場的風險撿到了頂峰。因此金融監(jiān)管制度的改革并不能完全有效的防范和規(guī)避掉金融體系的風險,而是需要改革我們的經濟增長模式及“房地產化經濟”的經濟結構,這也將是我們的政府所需要應對的重大問題。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