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民健心網首席專家,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應用心理學教授肖漢仕博士轉自中國全民健心網并與您分享:
肖漢仕講課聯系郵箱zgqmjxw@163.com
第二十一:人生應當歡樂有度
適當的娛樂活動能調節(jié)情緒,無休無止的歡樂卻易轉益為害。物極則反,數窮則變?!按蠓部煲馓帲词嵌嗖√??!薄捌蹇汕查e,易動心火?!币晃犊駳g盡興是膚淺的人生,換來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盡興有度是達觀的人生。樂極生悲不局限于娛樂方面,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歡樂與悲哀是伴生的,歡樂有度會使歡樂常伴。
第二十二:人生換一種活法也許更快樂
當自己在工作中極不順心,處處感覺都是圍墻時,是否有必要換個環(huán)境?當自己在婚姻中極不開心,時時感覺都是冰窖,是否有勇氣沖破圍城?當自己已習慣逆來順受,是否會挺起胸膛說“不”?有自信、能自強的人,善于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別太窩囊地活著,舒心是快樂之精靈。
第二十三:人生不妨暫時丟開煩心事
人生實在是太苦短,自己何必總是活得不開心。有煩惱是正常的,沒有煩惱才是不正常。要是自己心情不好受時,不妨去看一次電影,不妨去聽一段音樂,不妨去唱一支歌曲,不妨去打一個電話,不妨去外享受一下陽光…讓煩惱心事統(tǒng)統(tǒng)見鬼去吧,先開心一樂。
第二十四:人生愉悅的根基在自己身上
一般人總是將人生的愉悅,寄托在外界的事務上,依附于世俗的認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財產,以及待遇、名譽等東西,自己一旦失去這些,便是沉重的打擊,常會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樂的根基也隨之毀滅。假如自己真是這樣過生活,那么快樂離我們是相當遙遠的。為什么要讓別人來評價自己的快樂程度,把握好自己。
第二十五:人生感覺幸福就是幸福
許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謂的幸福;有的雖然得到了,其代價卻巨大無比。許多哲人都說,幸福是種感覺,就如同“佛”就在你我心中。幸福的感覺隨滿足程度而遞減,與人的心境、心態(tài)密切相關。先哲們說:得之愈艱、愛之愈深,擁有幸福,常思艱難。一個人總是感覺不到幸福,是自己的最大悲哀。幸福是種感覺,不知足,永不會幸福。
第二十六:人生“想得開”才有快樂的心情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yè)”,融儒、道、釋三家精華的名言,叫人多一點開朗、開通與超然。“想不開”總與“瘋”字有染,其主要癥結還在于鉆牛角尖?!跋氲瞄_”總與“智”字相關,其主要原因還在退一步海闊天空。道家的“以退為進”,老子的“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實是人生的大智慧!有什么想不開的,有退有進,能屈能伸。
第二十七:人生煩惱是跟自己過不去
人越煩惱,煩惱就越多,人越快樂,快樂就越多。如果光為煩惱而憂慮,那么煩惱還是客觀存在的,絲毫沒有減少的跡象,相反,因為煩惱的連鎖反應,心情越加沉重,越發(fā)苦惱。要是自己不斷化苦為樂,改變“做一行、怨一行”的心態(tài),就能獲取自身的快樂。煩惱中光陰也虛度了,笑對人生。
第二十八:人生自己的傷痛自己來療
不要期待別人能撫平自己的傷痛,只有自己把自己說服了,只有自己讓自己想通了,才能徹底地根治心病。受挫、失誤、不幸、磨難…是對生活的理解更為深入,是對人生的內涵更為認識的必由之路。唯有征服自己的人,才有力量去征服一切。治愈一次心靈的傷痛,就等于讓心靈升華一次,自勝者強。
第二十九:人生千萬不能絕望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自己一輩子不生病是奇跡,那么平常的病痛,則極為正常。自己偶患疾病,又遇到庸醫(yī),就疑為絕癥,痛不欲生,病魔并沒有把自己的性命奪走,恐嚇卻把自己弄個半死。對于疾病既要樂觀,又要謹慎對待,切不可聽風就是雨。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之理。不能自己嚇自己,千萬別對號入座。
第三十:人生總有可惜事
清人史震林在《西清散記》中說:“一生有可惜事:幼無名師,長無良友,壯無善事,老無令名?!薄柏氋v人可惜者二:面承唾為求列,膝生胝為求榮?!薄案毁F人可惜者二:臨大義沮于吝,荷重任敗于貪。”聰明人可惜者三:妄譏議謂之薄,自炫獎謂之驕,懷憤激謂之躁,豪俠人可惜者三:助兇人得暴名,揮泛財得敗名,納庸客得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