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鵬,劉華鵬講師,劉華鵬聯(lián)系方式,劉華鵬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41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劉華鵬:互聯(lián)網+ 要加上老人
2016-01-20 10695

老話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因為人生閱歷豐富,能為我們提供寶貴的經驗,應該珍惜老人??墒牵先嗽诂F(xiàn)代生活中卻屢屢受傷。近期,廣州接連審理兩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一是數百老人湊來的2億元血汗錢被騙子“擄”走,令人心痛!二是一公司以“神藥”的名義,半年內坑了3000人,狂騙3億元,受騙者多為老人。老人幾乎是騙子的主攻對象。此外,不會使用打車軟件讓他們出行難,不會電子支付讓他們吃飯享受不到商家優(yōu)惠。為什么老人在生活中容易遭遇困境?怎樣才能讓老人少受傷?

唐金鳳:金玉良言 不平則鳴譚敏:至情至理 侃侃而談王睿:長得漂亮 唱得響亮

現(xiàn)象:

在快速時代里“慢手慢腳”

原因:

公共服務缺乏細節(jié)關懷

唐金鳳:若說老人受傷,最痛的肯定是被騙被坑,生活中,針對老人的騙局之多、之亂,令人咋舌。聽講座買保健品,打電話遇假警察,免費領小禮物被訛,旅游被忽悠成逛特產店……有人調侃“這個騙子橫行的社會已不適合老人生存”,話雖說得重了點,卻道出了不法分子對老人欺騙之猖獗。對老人的騙局,往往開始得很甜蜜,一邊滿口“大爺”“大媽”,一邊送小禮品上門,有的甚至為老人削蘋果、做按摩,噓寒問暖讓人肉麻,目的就是要形成“我比你兒子還關心你”的假象,接下來就等著老人家心甘情愿上鉤。我曾旁聽過多起非法吸存案的庭審,老人家擠滿法庭過道,在現(xiàn)場憤怒喊“棺材本兒都被騙走”的情形,至今都記憶猶新。

王睿:老人的困難還不只是容易上當受騙,就算是正常的衣食住行目前也正面臨很多難題。時代在跑步前進,老人們卻手慢腳慢,注定跑輸于時代。就拿老人最常出入的醫(yī)院、茶樓來說吧,現(xiàn)在網上掛號、APP掛號占據了絕大部分醫(yī)院的號,以至于老人去晚點都掛不上號,老人們只好在天還未亮的時候,就來到醫(yī)院掛號,個中辛酸,年輕人哪里懂?再不妨看看餐廳茶樓的境況,年輕人動動手指就買到團購,提前定好位置,既有著數又方便快捷,可是老人呢?看著一個接一個進去就餐的年輕人,自己卻因不會團購、不會提前定位而耗在茶樓門口拿籌等位。“互聯(lián)網+”已經改變了生活,老人們卻無法跟上這種改變,寸步難行。

譚敏:還有一點,尊老愛幼本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可是,個別老人的公共素質差,也給老人群體帶來了不好的名聲,使陷入困境的老人孤立無援。比如,個別老人的訛詐行為讓倒地老人無人敢扶,而為了自己跳廣場舞方便,把聲音開得大大的,絲毫不顧及他人的感受,也不斷激化大媽與年輕人的矛盾。


原因:

公共服務缺乏細節(jié)關懷

王睿:說到老人容易“受傷”的原因,與生活的快速變化與老人們單調生活的矛盾有關。一方面,上了年紀的人心態(tài)放緩,融入社會的緊張感開始放松,他們不但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里裹足不前,更是無心再接觸新事物、學習怎樣與新時代和平共處。另一方面,中國的老人們休閑生活十分單一,形成了他們在面對快速變化的時代時,表現(xiàn)出低下的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中國老人們閑時就為下一代帶小孩,追著孫子喂飯,為孫子背書包,一早一晚只知道去跳跳廣場舞,跟舞友們聊聊家長里短。反觀國外的老人,不少生活得時尚優(yōu)雅,很多老人雖已到暮年仍然醉心戶外運動,有些老人閑時更熱切參與社區(qū)活動。老年對他們來說,正好是開啟另一片天地的契機。

唐金鳳:老人家之所以在生活中感覺處處受阻,也與社會快速進入老齡化,而相應的公共服務、公共設施準備不足有關。大家都知道,我國已逐步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可老人的衣食住行并沒有得到“便利性”保障,一些公共服務場所并未專門開設老人通道,譬如很多銀行網點都在一樓設置ATM,而業(yè)務窗口設在二樓,沒有電梯,年邁的老人只能望扶梯興嘆;又如很多社區(qū)都沒有老人活動室,即便有也容量有限。喜歡跳廣場舞的老人家“無處可去”,只能占用公共通道,既阻礙他人通行,又制造了巨大噪音。

譚敏:互聯(lián)網時代,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大大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團購、微信、運動APP……這些新鮮事物年輕人如果不保持一顆積極向上、努力學習的心,都很容易成為“奧特曼”,更何況是生理、心理都慢半拍的老人。有的老人剛學會用QQ,孩子們已經改玩微信了;剛把存折換成儲蓄卡,可已經流行網上支付了。對于許多老人來講,學習速度跟不上信息技術發(fā)展和社會變革的腳步,只能處處慢半拍。

措施:

老人調好心態(tài) 社會主動幫忙

王睿:老人想跟上時代,首先要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不要認為自己跑不過時代,縱然不能拼命追,至少不要被落下。有了這樣積極的心態(tài)就要開始著手學習,從觸屏手機開始到接觸移動互聯(lián)網世界,慢慢地跟上社會的節(jié)奏,不要被網絡支付、團購、網上預約這些聽都沒聽過的名詞嚇壞,一旦著手去學,其實也沒有那么難。而且,作為子女也要積極地幫助老人跨過這些難關,不妨每日教老人們一樣新事物,手把手帶他們接觸這個新鮮世界,讓他們不至于在生活中遭遇現(xiàn)實的冷漠。

唐金鳳:跟年輕人愛玩愛鬧不同,老人家生活,圖的是方便快捷。因此,社會公共設施與服務還有提高的空間:開在樓上的飯店可否安裝電梯,銀行、政務服務機構可否開設老年專窗,臺階起伏的路面可否修成小斜坡,社區(qū)可否加大老年人活動場所建設,延長開放時間?只有切實做好對老人的公共服務,老人才能有“看得見摸得著”的便利。

譚敏:社會也應該提供給予老人更多關愛,幫助他們安度晚年生活。比如,目前全國各地的老年大學均一位難求,一些大學還頻現(xiàn)老年蹭課一族,可見在滿足老人的文化精神上還存在很大缺口,而目前社會的培訓卻大多是針對孩子和年輕人的職業(yè)培訓,而鮮見針對老人的培訓

社區(qū)和圖書館等有條件的機構,可以有針對性地組織一些老年人喜歡的課程和活動,加強老人的防騙意識,讓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