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鵬,劉華鵬講師,劉華鵬聯(lián)系方式,劉華鵬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數(shù)字化應用專家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劉華鵬:柳傳志:當今社會太浮躁,創(chuàng)業(yè)成功只是萬分之一的概率
2016-01-20 7696

環(huán)球時報:您之前說聯(lián)想控股上市,算是自己企業(yè)生涯的收官之作,您對未來有哪些打算?

柳傳志:現(xiàn)在上市收官還不算完,我們所希望的上市“成功”不只是上市時把自己募的錢募好了,而是更好地讓投資我們的人得到相對滿意的回報?,F(xiàn)在趕上資本市場大勢也不好,所以我最起碼要把這個階段走過去,能夠讓投資人都感到比較滿意,就算是收官收完了,我再開始自己的安排。到那時,我想還是會用百分之二三十的時間去了解企業(yè)的狀況,其他時間體育鍛煉、多看看閑書、聽聽有聲讀物。

環(huán)球時報:有文章寫“柳傳志財富不及馬云千分之一為何卻如此受其尊重”,并認為您是一個時代的象征。您認同這種說法嗎?

柳傳志: (笑)我不僅在財富上不及馬云的1/1000,做的貢獻大概離馬云也是有很大距離。有厚度的人一般不會用錢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的幸福程度,或對社會的貢獻。我覺得可能聯(lián)想有一點值得稱道的是,三十幾年來一直還是有追求的,一直在很有生命力地往前發(fā)展。雖然我年齡到了,但是后面的同事還能夠繼續(xù)往前,這點我覺得還是不錯的。

環(huán)球時報:有人說柳、馬的成功,是點踩到了上世紀90年代的計算機熱和21世紀初新興的互聯(lián)網產業(yè),因為當時管制相對較少,才能脫穎而出。是這樣嗎?

柳傳志:說“踩到點上”有一定道理,計算機行業(yè)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全世界的中心行業(yè),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如果不是有當年PC的底子,也發(fā)展不了那么好。

至于說管制的寬松,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在那個時代我們是高科技企業(yè),是體制外的企業(yè)。在沒有加入WTO以前,體制內的企業(yè)是能夠拿到批文,拿到特價外匯指標的,能享受很多特權,但體制外的企業(yè)要想做成自己品牌的機器,還能跟外國人競爭,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如果跟現(xiàn)在相比的話,那個年代就像過一條河,河里邊深淺都不知道,前面沒有什么可借鑒的,沒人教你,沒有人幫你的忙,體制外不確定性的因素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平安度過去,應該講也有難處。

另一方面來看,那個時候競爭的人少,比如說當時只有10個人過河,今天可能有300個人在過河,河水到底是一個什么規(guī)律比以前探測得清楚,但人數(shù)更多、競爭更激烈了。我們可以看到,在這種競爭環(huán)境下,現(xiàn)在中國互聯(lián)網企業(yè)的發(fā)展在世界上已經算是非常靠前了。

環(huán)球時報:現(xiàn)在的創(chuàng)業(yè)者很辛苦,但有的也略顯浮躁,您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柳傳志:有高遠的追求,要有很強的定力,以及克服困難的毅力,這是能夠做成事情的一個基本條件。我覺得這還是應該值得鼓勵的,但是確實不能變成為浮躁,所謂浮躁就是恨不得把長跑變成短跑,恨不得立刻就能取得什么成就,那有可能,但一定是極少數(shù),成功大都是厚積薄發(fā)的結果。

既然是這樣的話,那就要努力做到平衡,剛開始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對家庭的照顧會很少。我當年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確實也是顧不上家里,女兒柳青小的時候念書,都是她媽媽、她哥哥去開家長會,我根本都不知道。我在辦香港聯(lián)想的時候,我父親在香港的法律公司工作,周六、周日我加班,我母親就不理解,她說:“周六香港人也不上班,你們至于忙成這樣,不能回家看看嗎?”我媽媽從來不怎么說我,這句話對我來說就是很重的一句話了,其實我真的是非常忙,香港不上班,內地可是上班的啊!所以后來我說真的是很忙,我母親沒有多說什么,后來事隔一年多以后,看見聯(lián)想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她才逐漸能有所理解。

還有一次我被人騙走了錢,在追款回來的過程中,時間拖得比較長,那時候我日夜睡不著,心中緊張,就得病了,像這種情況都難免。因此創(chuàng)業(yè)要看你追求什么?能不能得到家里人的諒解?真的要做成一件事情的時候,其實還是很不容易的。

今天中國企業(yè)家俱樂部中這些成就比較大的企業(yè),包括每個行業(yè)里有名的人,大概都是摔倒過不止一次的。創(chuàng)業(yè)者都希望很快致富,比如做互聯(lián)網企業(yè)的這些年輕朋友認為,“只要你用戶多,投資人就會怎么樣”,對盈利模式沒有一個更深入的考慮,那其實是一種圈錢,最后也是不會成功的。所以浮躁真的是當今社會一個很普遍的毛病。年輕的創(chuàng)業(yè)者一定要敢于試錯,但是千萬記住,1萬個創(chuàng)業(yè)者里跑出來一個就不容易了,不要以為人人都能成功,要有這個心理準備。


劉華鵬老師在復旦大學講授互聯(lián)網+020模式與營銷實戰(zhàn)

創(chuàng)新要與穩(wěn)定和高質量的批量生產相結合

環(huán)球時報:在制造業(yè)方面,前不久承載著中國大飛機夢的C919下線,但一些人質疑其發(fā)動機不是國產,相信聯(lián)想在當年也遇到過如此質疑,您怎么看?

柳傳志:飛機跟電腦一樣,有的部件用這家企業(yè)生產的,有的用那家企業(yè)的,連蘋果手機里的很多東西也是向臺灣廠商定制,所以這并不奇怪。大飛機出來以后,我格外看重的首先是能不能穩(wěn)定地、高質量地批量生產,這其實是對中國工業(yè)能力的一個重要考驗。我們過去軍品的某些性能做得很好,但那只是一定程度的突擊整合,而不屬于常規(guī)的高質量的嚴格控制。所以大飛機首先一定要能保證旅客航行的安全,然后再針對其中一些重要部件有所突破,特別是發(fā)動機等等。過去我們國家的科研工作者喜歡強調產品某些性能的指標如何如何,認為那才叫創(chuàng)新,但做完了以后,你若不能保證產品的高質量,并在性能價格比合適的情況下賣出去的話,那是沒用的。當年我在計算所做電腦,多少技術人員湊出一臺電腦來,但成本極高,其實那是沒有用的。

我一定會去坐一坐我們國家的大飛機。我覺得大飛機的下線是一個好的開頭,希望我們國家產學研聯(lián)合起來以后,能把高科技創(chuàng)新和業(yè)務模式的創(chuàng)新組合到一起,真的變成生產力,變成產品,這才是最重要的。在這個基礎上,再針對一些關鍵的元器件,力求一項一項攻克下來。

環(huán)球時報:談到創(chuàng)新,華為做得也非常好。在剛結束的“讀懂中國”論壇上,張高麗副總理提到了兩家企業(yè),一家是聯(lián)想,一家是華為。您怎么評價華為和任正非先生?

柳傳志:特別謝謝張副總理。我非常尊敬老任,我們同歲,又一起在部隊里工作過,后來辦的企業(yè)又都是屬于高科技企業(yè),有共同的經歷。我覺得華為做得非常出色。另外老任這個人也非常正直。

環(huán)球時報:您專門寫了《讀任正非的“我的父親母親”有感》,談到文革時期的艱難。您從未因坎坷而抱怨,反而做出大成就回饋國家,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柳傳志:我們那個年代的人,都對民族、對國家有一種很深的感情,想多做一些事情。任總大概也一樣,他也有這種感慨。如果不是改革開放,可能我的父兄、師長這樣有才華的很多人,都會被埋沒了。我們趕上了改革開放這么一個時代,就應盡其所有去努力工作,我覺得沒有更多可選擇的路。

今天年輕人的眼界更開闊,知識也相對來說很碎片化,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有所選擇。

但當年咱們就是一匹馬戴眼罩,按照前面的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在我的那些從文革時期過來的朋友和同學中,有的分到三線艱苦地區(qū),就一直在那里工作了很多年,家庭長期兩地分居,這樣的例子很多,但大家抱怨的不是特別多,而感到幸運,認為“我還正趕上這時候,還能做一番事”的人更多一些。我也遇見過個別抱怨的,十幾年前在一個座談會上,有一個朋友年齡比我小十幾歲,改革開放以后到國外念書,后來回來辦個企業(yè),他覺得今天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比如他說“干嗎老提改革開放要感謝什么”,他認為這個“完全沒必要,這都是最正常的,不這樣就不正常”。當時在會上我和他就發(fā)生了辯論,在場的幾個人觀點都跟我一樣。

以前一直講階級斗爭,到后來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對中國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到今天想想我還覺得震撼。以前我們上班坐在那,每天的政治學習是最正經的事,其他的工作反而是不重要的事。后來,大家開始專心專意發(fā)展經濟。

我曾說過一個例子,1978年、1979年那會兒吧,有一次我在《人民日報》上第一次看到了一篇講養(yǎng)牛的文章,把我嚇了一跳,覺得這個世道真的是要變了,因為在以前,《人民日報》怎么可能登這種文章呢?

我們了解上世紀80年代初的時候所進行過的那些辯論,中國確實有一個往哪條路走的問題,那時候包括吳敬璉先生,厲以寧先生,這些經濟學家都站出來說話。這也使改革開放的道路能得以有一個理論上的支撐,中國走上這條路,不是很容易的事,所以我覺得是改革開放給了我們一個好的大環(huán)境。

“八項規(guī)定”嚴格執(zhí)行后,整個官場作風確實清廉很多

環(huán)球時報:除了深化改革,您覺得我們這個國家當下最需要的東西是什么?

柳傳志:中國將來除了要成為一個世界經濟強國,也應成為一個值得信賴、受人尊敬的國家,那會在世界上更能挺得起腰桿。僅僅經濟強大是不夠的,確實要有自尊,要有追求。怎么能夠讓人們更有凝聚力?我覺得這是黨和政府為中國的長遠發(fā)展,為這個民族能夠屹立于世界要考慮的問題。

經濟問題的解決使得中國人能夠在世界面前說得起話,這點其實還是非常重要的。80年代我們去香港時,都帶著一箱子內地產的方便面,是想攢點錢給老婆、孩子帶點簡單的生活用品什么的,這在當時很受外邊人的嘲笑。但確實人窮就容易志短,那時候在國內的一些窗口公司的人,很容易被人家的小錢打動,結果在做大交易的時候讓國家吃了虧。我從不為這些小錢所動,所以在和香港人聯(lián)合辦香港聯(lián)想的時候,真的是說一句是一句,公司果然辦得很好。經濟上富了以后,對文明的建設是有很大好處的,過去說中國人愛隨地吐痰,你叫他兜里擱餐巾紙,他買得起嗎?今天大家有餐巾紙了,最起碼也是文明往前進了一步吧?

經濟的富強是中國30多年來各個層級的人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今天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讓中國社會更加文明,更加值得信賴。中國人的信譽在過去也不是特別好,前幾年國內連續(xù)發(fā)生食品安全事件,都成了外國人的笑柄,他們會說你們給自己的老百姓都賣這樣的東西,賣給我們的能好嗎?政府的官員也一樣,一定要以身作則。自從“八項規(guī)定”嚴格執(zhí)行以后,整個官場作風確實要清廉了很多,這跟以前相比是一個很大變化??傊?,談到我們國家的未來,我最關心的就是怎么樣讓這個民族不僅富有,而且真的是能夠挺直腰桿。

環(huán)球時報:現(xiàn)在中國富人越來越多,您對富人移民是什么看法?

柳傳志:富人移民的這個事也得分開說,富人移民有兩種,一種就是完全因為權錢勾結搞腐化,他們跑到國外是畏懼法律的懲罰。還有一種就是靠勤勞致富的人,他可能是因為有一種不安全感,現(xiàn)在咱們國家強調依法治國特別好,但還需要一個過程,如果真的能夠完全做到依法治國的話,人們的不安全感就會消失。因行賄而治罪的大概有兩種人,一種是通過行賄以求獲取利益,另一種則是為了自己安全而不得不被迫行賄,所以當他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就會移民了。我們當然希望富人們能夠在國內更好地發(fā)展。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