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簡稱“渝”。 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qū),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 、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qū)的經濟、金融、科創(chuàng)、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 西部大開發(fā)重要的戰(zhàn)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既以江城、霧都、橋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陜西。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轄38個區(qū)縣(自治縣);2018年,重慶常住人口3101.79萬,地區(qū)生產總值20363.19億元;有中國火鍋之都、中國會展名城、世界溫泉之都之稱。
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qū)融貫東西,匯通南北的綜合交通樞紐。其江北機場居中國內陸“十大”空港之一,果園港為渝新歐大通道起點。重慶地處盆地東部,地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山地占76%;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流程691千米。
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重慶由此得名。重慶是“紅巖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發(fā)祥地,“火鍋”、“吊腳樓”等影響深遠;在3000余年歷史中,曾三為國都,四次筑城,史稱“巴渝” ;抗戰(zhàn)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
重慶是西南地區(qū)最大的工商業(yè)城市, 國家重要的現代制造業(yè)基地。 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高校67所,還有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qū)、 中新(重慶)戰(zhàn)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 兩江新區(qū) 、渝新歐國際鐵路等戰(zhàn)略項目。
歷史沿革
在距今2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在今重慶巫山縣已經出現了中國最早的人類——巫山人。在距今2萬年至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了“銅梁文化”(今銅梁區(qū))。
夏商時期為百濮地,《華陽國志》載: "越嶲郡會無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記 · 楚世家》說:“(楚武王)于是始開濮地面有之,建寧郡南有濮夷,濮夷無君長總統(tǒng),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三峽地區(qū)是中國主要巖鹽產區(qū),由于鹽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貨之一,由此在商朝至西周時期巫山地區(qū)催生了巴國文明。
戰(zhàn)國時期,巴國從漢水流域南遷至長江上游后,先后在枳(今涪陵區(qū))、江州(今渝中區(qū))、墊江(今合川區(qū))建都。周莊王八年(前689年),巴國與楚國激戰(zhàn)于那處(今湖北省荊門市東南),雙方相持數月,巴人不敵而歸。巴楚之戰(zhàn)時斷時續(xù),幾乎貫穿整個巴史。
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秦國滅巴國后,屯兵江州,筑巴郡城(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區(qū)長江、嘉陵江匯合處朝天門附近。是為史載重慶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為36郡,巴郡為其一。
漢朝巴郡治江州,為益州刺史部所管轄。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于魚復(今奉節(jié))設立江關都尉,與巴郡太守同級,管轄巴郡軍事。東漢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由江州入益州平定公孫述。初平元年(190年),巴郡三分,永寧郡治江州,固陵郡治魚復(今奉節(jié)),巴郡治閬中。建安六年(201年)復永寧郡為巴郡,固陵郡為巴東郡,巴郡為巴西郡。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諸葛亮經由江州平定益州。
蜀漢章武二年(222年),劉備在巴東郡白帝城(今奉節(jié))托孤。李嚴在江州筑大城。
晉朝改為巴都郡,改屬梁州。東晉桓溫討伐李勢,朱齡石平定譙縱,皆由江州入益州。
南朝宋、齊復為巴郡,郡治皆為江州,劉宋時曾屬三巴校尉(治今奉節(jié)),蕭齊時曾屬巴州(今奉節(jié),480年-483年)。梁元帝太清四年(550年),武陵王蕭紀于巴郡置楚州,西魏文帝大統(tǒng)十七年(551年)改為巴州,北周閔帝元年(557年)又改楚州。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屬信州總管府(今奉節(jié))。魏晉南北朝時期,巴郡先后是荊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個轄區(qū)。
隋開皇元年(581年),廢郡,以渝水(嘉陵江下游古稱)繞城,改楚州為渝州,治巴縣。這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隋時仍屬信州總管府(今奉節(jié))。大業(yè)三年(607年),州廢,復為巴郡。
唐代延續(xù)渝州之稱,武德元年(618年)為渝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南平郡。渝州先隸屬于夔州總管府(今奉節(jié)),后改隸夔州都督府(今奉節(jié)),為山南西道轄地。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渝州,乾元二年(759年)渝州改屬劍南道東川節(jié)度使。
宋代時,先后屬西川路、峽西路(也叫峽路,治奉節(jié))、夔州路(治奉節(jié))管轄,短暫屬西川路和峽西路,兩宋大部分時間屬于夔州路管轄。崇寧元年(1102年),因趙諗謀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變”之意,改渝州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
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彭大雅任重慶知府。為防御蒙古南侵之需,拓修重慶城,向北擴至嘉陵江邊,向西擴至今臨江門、通遠門一線,范圍大致比李嚴擴建的江州城擴大了兩倍,奠定了此后直至明清重慶古城的大致格局。
南宋淳祐二年(1242年),余玠出任四川安撫制置使,經營巴蜀。余玠將四川制置司治所遷至重慶,并在重慶設招賢館,廣納群賢。構筑了山城防御體系,以抗擊蒙古軍。
南宋寶祐六年(1258年)農歷七月,蒙古大汗蒙哥親率主力攻入四川。十一月,蒙古軍抵重慶附近地區(qū)。開慶元年(1259年)六月初,四川制置副使呂文德率戰(zhàn)船萬艘,溯江而上,沖破蒙古軍封鎖進入重慶。七月,蒙哥卒于南征軍中,蒙古軍遂撤圍北還,戰(zhàn)事告一段落。
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再次集中兵力合攻重慶。景炎三年(1278年)二月,重慶被攻破,入城時元軍遭到激烈抵抗,元軍繼而征降夔州(今奉節(jié)),至此宋元戰(zhàn)事基本結束。
元代,至元十六年(1280年)分夔州路(今奉節(jié))析置重慶路,今重慶直轄市所轄地區(qū)在整個元朝主要分為以重慶主城為治所的重慶路和以奉節(jié)為治所的夔州路。 四川行省重慶路管轄巴、江津、南川3縣,之后又劃忠、涪、瀘、合4州來屬。至正二十年(1360年),農民軍明玉珍建都于此,國號“大夏”,轄今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滅大夏國,復改為重慶府,隸屬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整個明朝,今重慶直轄市依舊分為重慶府和夔州府。重慶府轄2州、11縣、1廳,包括巴縣、江津、長壽、永川、榮昌、綦江、南川、合州、涪州、銅梁、大足、璧山、定遠、江北廳。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6月,張獻忠攻占重慶。 之后重慶被大西軍、清軍、南明軍隊輪番占領、蹂躪十余次,最后幾乎淪為空城。從崇禎十七年(1644年)到康熙二年(1663年),以清廷四川總督李國英重筑通遠門為標志性事件,長達19年的重慶爭奪戰(zhàn)才告一段落。據《重慶通史》記載:經過明末清初的戰(zhàn)亂之后,康熙四年(1665年),重慶主城(即渝中半島)全城僅有3000人。
清初,發(fā)生的“湖廣填四川”運動使重慶具有了悠久的移民歷史和豐富的移民文化,奠定了近現代重慶社會的根基。今重慶直轄市所轄地區(qū)在整個清朝仍分為重慶府和夔州府,后又分出酉陽直隸州和忠州直隸州。 光緒十六年(1890年),中英簽訂《煙臺條約續(xù)增專條》,重慶開為商埠。光緒十七年(1891年)3月,重慶海關在朝天門附近設立。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zhàn)爭中被日本打敗,根據當年4月簽訂的《馬關條約》中規(guī)定,重慶成為第一批向日本開放的內陸通商口岸。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日本在今南岸區(qū)王家沱設立了日本租界。同年,法國在今南岸區(qū)彈子石附近先后建立了水師碼頭和兵營。
民國十年(1921年),重慶設埠督辦處,任命楊森為督辦,籌辦市政。其時重慶城區(qū)范圍未定,權以巴縣城關即今渝中半島部分及原江北縣城附近一帶居民區(qū)為轄區(qū)。民國十一年(1922年),將商埠督辦處改為市政公所。民國十五年(1926年),又改為商埠督辦公署,拓展城區(qū),開始進行城市建設。民國十六年(1927年),又將商埠督辦公署改為市政廳,劃定重慶兩江上下游南北兩岸30華里為市區(qū),但無明確邊界。
民國十八年(1929年),重慶正式建市,編制為國民政府二級乙等四川省轄市,首任市長潘文華。水陸總面積93.5平方公里,人口28萬。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不忍國權喪失、國民受辱的重慶人民,以王家沱日本租界30年租期到期和九一八事變?yōu)槠鯔C,開展了多次斗爭。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月10日,以劉湘為省主席的四川新省府在重慶成立。 同年6月18日,四川省政府遷離重慶。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中華民國政府頒布《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 11月16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交代屬下的文官、參軍兩處干員清點好中華民國印信旗幡等重要器物,先離南京而首途重慶;12月1日正式于重慶辦公。在成為“戰(zhàn)時首都”之后,重慶成為中國抗戰(zhàn)時期大后方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政治舞臺,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遠東指揮中心,以及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英雄之城”、“不屈之城”。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抗戰(zhàn)時期宜昌大撤退后,大量工業(yè)企業(yè)內遷至重慶。重慶成為以軍火工業(yè)為主的重工業(yè)城市。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重慶市將原有的6個區(qū)改設為12個區(qū),巴縣龍隱鄉(xiāng)(小龍坎、沙坪壩、磁器口一帶)劃入重慶市。5月5日,遷都至重慶的國民政府頒令,將重慶升格為甲等中央院轄市(即直轄市),析出四川省,重慶亦成為繼南京、上海、天津、青島、北平后的第六個中央院轄市,轄區(qū)范圍大致為今重慶主城區(qū),即渝中區(qū)、九龍坡區(qū)、沙坪壩區(qū)以及江北區(qū)、南岸區(qū),而北碚市(今北碚區(qū))為中央行政院和臨時政府所在地。1939年至1940年,川渝省市劃界,巴縣、江北縣位于城郊的區(qū)域陸續(xù)劃歸重慶市,重慶面積約130平方公里。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9月6日,國民政府發(fā)布命令明定重慶為中華民國陪都。
民國三十年(1941年)6月5日,重慶市渝中區(qū)公共防空大隧道中,躲避日軍地毯式戰(zhàn)略轟炸的7764名市民窒息死亡,史稱“大隧道慘案”。
從1938年春到1944年冬,日本陸海軍航空部隊聯合對重慶進行了長達六年多的狂轟濫炸,史稱“重慶大轟炸”。歷經長達6年半的轟炸,重慶沒有倒下,不少外國政要,紛紛致電、致信重慶人民,鼓勵和歌頌重慶人民的堅毅。
民國三十年(1941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在重慶對納粹德國宣戰(zhàn),德國大使館關閉;12月31日,蔣介石在渝中區(qū)設立精神堡壘(今解放碑的前身)昭示國民政府、重慶人民抗戰(zhàn)到底的決心;同年12月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重慶成為大韓民國(流亡政府)臨時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