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富,潘文富講師,潘文富聯(lián)系方式,潘文富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經(jīng)銷商專屬講師
4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潘文富:管理跟不上的背后原因
2021-10-13 3164

潘文富


這當老板就很少有舒心的時候,剛起步時要先解決生存問題,所以全力抓經(jīng)營。后來經(jīng)營上去了,這內(nèi)部管理又開始出事了。

管理主要就是管人,管人的問題也就是這幾個:招不到、留不住、用不好、對著干,甚至還能把員工培養(yǎng)成家賊或是競爭對手。這人管不好,必然就導致財務層面的巨大內(nèi)耗,執(zhí)行層面的弱雞,氛圍層面的消極。在外部則會被同行打壓,被上游客戶看不起,被下游客戶欺負,做好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產(chǎn)品組合淪為一紙空文,壓根無法落地。

諸多問題都是缺乏管理導致的,這個道理老板都知道,雖然也強化過管理工作,規(guī)章制度和考核也搞了不少,企業(yè)文化標語口號都掛出來了,貌似也沒什么實質(zhì)性的作用。其實,這根子還是在老板自己身上,尤其是思想層面對:什么是管理?還沒有整明白,只是單純地站在自己的主觀角度來看,以自我認知為主導,接下來就是自己親手把公司管理的雞飛狗跳。

對員工,老板經(jīng)常說不換思想就換人。那老板自己的思想出問題時,若是不換思想,那就必然要承擔管理混亂拖累經(jīng)營,乃至阻滯整個公司發(fā)展的后果。

那么,具體點來說,在管理這個事情上,老板究竟在哪幾個方面沒轉過彎?

1.不合法。

電視上天天說法制社會沒看嗎?老板的膽為啥這么肥呢?

有些老板對法律的漠視,對安全生產(chǎn)、稅務、賬務合規(guī),乃至勞動法基本無視,自己想怎么來就怎么來。尤其是嚴重違反勞動法,超時工作、壓縮休息日、不給加班費、工資拖欠、隨意罰款、規(guī)章制度單方面制定等等。

在員工法律意識越來越健全的今天,老板居然還公然違法,員工對公司對老板有信心嗎?員工自身基本權益都得不到保障的時候,會對公司有歸屬感嗎?老板對法律都不放在眼里,每天都冒著違法的風險,這門生意還能做多久?這公司還能待嗎?

違法也許是為了當前省點小錢,就沒考慮過今后要花更多的錢來補救嗎?

2.不合行情。

員工薪水的高低,嚴格來說,不是老板根據(jù)員工的價值產(chǎn)出就能定的,而是首先要看當?shù)氐男星?。哪怕老板覺得這個員工不值這么多錢,但當前的行情就是這么多錢,那也得開出來。

老板的思維則是先低開,根據(jù)實際表現(xiàn)情況再調(diào)整。但是,員工可不這么想,大家對行情都很清楚(在對比點上還會就高不就低)。開這么低,明顯低于行情,要么不干了,要么消極怠工磨洋工,要么設法在其他方面搞點收入補償一下,反正自己是不可能吃虧的。

3.強調(diào)服從。

老板所認為的管理,更多是要求員工服從,對執(zhí)行力的理解就是聽老板的話。其實,根子里是老板把自己當君王,把員工當奴隸當機器人。對員工的獨立個體、思維、尊嚴等較為輕視,甚至連平等對待都談不上。

員工真正的執(zhí)行力背后,除了執(zhí)行技術層面,還有協(xié)商溝通與利益交換機制。

4.缺乏高壓刺激。

講道理,老板都知道,就是懶得動,或是太忙,以后有空再說,到時候再說。為什么懶得動,主要是缺乏高壓刺激,不見棺材不掉淚嘛。當然,雖然管理混亂,但生意還在運營,還在賺錢,沒有必要認真來抓管理。若是遇到大事了,諸如被舉報(稅務,勞動監(jiān)察,安全審查,環(huán)保等)、公司被查封、火災、重要客戶跑路、員工卷款跑路等等,遭遇重大損失后,才會認真看待管理問題。

也就是說,老板們懶得抓管理,主要是還沒有出大事。

5.認知等同。

在工作方法層面,老板覺得,這也沒什么難的,我都知道,在公司多年的老員工也知道,新員工嘛,帶一帶也就都知道了。

既然大家都知道,也就沒有必要搞什么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也沒有必要搞什么技術培訓,多此一舉嘛。至于員工的實際掌握情況,職業(yè)技術的基本功,技術能力的理解和執(zhí)行差異等等,老板就不管了。

6.只要過程,不要結果。

考核員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考核結果。至于結果之前的過程,老板不怎么關心,讓員工自己去搞定,反正到時候給我結果就行了。我老板花錢請員工來干活,就是來搞定過程的。

可是,不管理好過程,怎么會有好的結果?當然了,在不考慮成本和風險,不考慮效率,甚至透支的情況下,員工也是有辦法給老板交上來所謂的“結果”。

7.老板以為自己掌控了一切。

老板認為公司是我自己一手做起來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客戶我都熟悉,所以,即便是員工不干了也沒什么。

真的是這樣?老板真的熟悉公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恐怕只是淺層的了解而已吧,畢竟,稍有些規(guī)模的公司里,老板往往已經(jīng)進入脫產(chǎn)和半脫產(chǎn)狀態(tài),很少介入實際操作層面了,尤其是新技術、新流程、新標準的掌握度更低。再有,對于外部客戶,老客戶和大客戶,老板可能熟悉一點,小客戶呢?后來開發(fā)的新客戶呢?老板也都熟悉嗎?即便有點熟悉,有深入的了解嗎?有足夠的客情關系嗎?有足夠的整體掌控嗎?

8.老板的累。

老板總覺得自己是公司里最勤奮的人,所有的事情都要找自己,所有的問題最終都要推到自己這里來,需要自己思考、決策、調(diào)動資源,乃至出面辦理。總而言之,自己已經(jīng)忙到不行,哪里還有心思做管理的規(guī)范化呢,當前有這么多著急的事情等著自己處理呢。

其實,老板所謂的忙和累,有些是屬于無知的勤奮。沒有徹底把當前的所有問題進行梳理和分類,哪些事情是可以早期預防的,哪些問題是重復出現(xiàn)的,哪些處理方法是可以納入標準的,哪些事情是屬于前期失誤后期補救型的,哪些問題是因為缺乏早期規(guī)劃和準備導致的,哪些問題是可以通過員工的技術能力,在員工層面就能解決的,以及各類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沒有梳理清楚,只基于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那必然就會形成一個不斷面臨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狀態(tài)。

9.只會管理行為,不會管理情緒。

對員工的管理,老板更多是看重員工的行為,諸如考勤時間、是否遵守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方法和執(zhí)行質(zhì)量如何等等。

但是,人是情感動物,不是機器人,不是根據(jù)指令就會自動干活的。在員工執(zhí)行力的背后,有會不會干的技術因素,還有想不想干的態(tài)度因素。這個態(tài)度也就是情緒,情緒的背后又是入職取向、面子、尊嚴、性格、個人價值體現(xiàn)、發(fā)展前景等等因素的綜合作用。按說,這些都屬于對員工情緒管理的范疇,但是,老板們懶得操這些心,只管行為,不管情緒。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