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忠,張從忠講師,張從忠聯(lián)系方式,張從忠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主講:猶太人在中國新動向
49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張從忠:從猶太人歷史角度學習共產黨宣言
2016-01-20 46710

 
文/張從忠


       在《共產黨宣言》的開篇,馬克思將共產主義比作“幽靈”,這個幽靈在歐洲大陸徘徊。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圣的圍剿,舊歐洲的一切勢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國的激進派和德國的警察,都聯(lián)合起來了。他們?yōu)槭裁慈缗R大敵?這一切表明共產主義的勢力已經被公認,所以現在是共產黨人向全世界公開說明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圖的時候了。
    馬克思在宣言第一章中寫的是“階級對抗”,他說: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而資產階級時代,卻有一個特點:它使階級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誰是資產階級?馬克思寫到:從中世紀的農奴中產生了初期城市的城關市民;從這個市民等級中發(fā)展出了最初的資產階級分子。到了1492年,猶太人哥倫布發(fā)現了美洲大陸,發(fā)現了繞過非洲的航線,以及東印度和中國的巨大市場。隨著美洲的殖民化,對殖民地的貿易、交換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這使得商業(yè)、航海業(yè)和工業(yè)空前發(fā)展。因而封建社會內部的秩序開始崩潰,以前那種封建的或行會的工業(yè)經營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新市場的新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機器引發(fā)了工業(yè)生產的革命?,F代大工業(yè)代替了工場手工業(yè);工業(yè)中的百萬富翁,一支一支產業(yè)大軍的首領,現代資產者,代替了工業(yè)的中間等級。大工業(yè)建立了由美洲的發(fā)現所準備好的世界市場。世界市場使商業(yè)、航海業(yè)和陸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發(fā)展,這種發(fā)展又反過來促進了工業(yè)的擴展,現代資產階級本身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一系列變革的產物。
由此可見,資產階級的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隨著西歐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和工業(yè)人口迅速增加,16~17世紀,西歐對商品糧的需求劇增。由于商品糧有利可圖,波蘭的貴族地主千方百計爭取政府將位于烏克蘭的“荒原”邊疆,德聶伯河兩岸未開墾土地的所有權敕封給貴族。為了將烏克蘭的土地建設成為歐洲糧倉,波蘭貴族以30年免收代役租(苛捐雜稅)的優(yōu)惠條件,吸引烏克蘭農民移居到這里,于是形成了烏克蘭奇特的社會構成。由于鞭長莫及,烏克蘭基本上成為了波蘭大地主為所欲為的天下,整個西部最多時也就有40多個家族,他們富可敵國,擁有的土地和人口往往比西歐的一些小公國還要大。以最富有的大地主維什涅維茨基為例,他一人在基輔省就有71500處莊園,生活在他土地上的農民有23萬之多。波蘭大莊園主一般自己并不經營土地,不直接與農戶發(fā)生關系,而是把大批的猶太人從波蘭帶到烏克蘭為他們充當管家、工匠、商販、收租人等。由于所有國家都禁止猶太人擁有自己的土地、不許猶太人參軍、不許猶太人從事手工業(yè),在當時如果不參軍、不種田、不搞手工業(yè)、不當地主,基本就是死路。另外,歐洲基督教徒將商人和商業(yè)視為下三流,這就給猶太人打開了另一扇門。猶太人所能從事的行業(yè)只有替人收租、收債、放高利貸、房屋出租、開酒館和小旅館,還有很多猶太人從事金銀首飾和珠寶的加工業(yè)。
1791年,波蘭通過一個法律,提出保護宗教自由,承認猶太人是波蘭的公民,原因是他們又看到了猶太人的“被利用價值”。在烏克蘭,到處都活躍著猶太人的身影,比如1616年波蘭王室的土地半數以上都由猶太人經營,僅在貴族奧斯特羅茲斯基家族莊園里就有4000名猶太人承租者。這樣三角形的階級構成恰好也就是波蘭民族的構成:波蘭人是上層,哥薩克與烏克蘭農民是下層,猶太人成為中間階層。烏克蘭的農民與哥薩克直接面對的并不是波蘭貴族,而是作為他們代理的猶太人。從此,烏克蘭人與猶太人之間世代的恩怨糾葛就這樣埋下了,因為烏克蘭的民族矛盾同時也是階級矛盾。無可奈何的猶太人被波蘭貴族打造成了“二地主”。他們必須調動一切智慧為貴族管家、放債、收租,還要包攬各種管理和經營領域。本來這種直接的利害沖突是貴族與農民之間的矛盾,猶太人成為“二地主”就必然招來哥薩克與烏克蘭農民的怨恨。另外,具有生意頭腦的猶太人還從主人那里取得了所有賺錢的營生,包括典當行、谷物、牲畜的買賣,經營釀酒作坊、制煙作坊,酒館、磨房、商業(yè)運輸的專營權等等。
猶太人做買賣,是以現金為標準的,不愿意放賬。他們對貿易伙伴的信譽評估,首先考慮他的公司值多少錢,他的財產可換成多少現金。然后在此基礎上與其做買賣或確定價格條款。他們認為,世事多變,禍福相依,一旦發(fā)生天災人禍,除了現金鈔票外,別無他物可以立即東山再起。猶太人的現金主義,也許與他們長期以來遭受迫害和排擠有關。他們在許多國家多次遭受排猶,每次排猶運動都遭到財產沒收,能逃生者不外有現金在手。這種歷史教訓使他們形成了現金的觀念。事實上在當今的貿易中,現金仍是十分重要的,瞬息萬變的市場中,風險潛伏在各種買賣活動中,如果忽略了現金主義,往往會導致血本無歸。
猶太人經商善于精打細算,比如把錢存入銀行,年息最多也不過10%左右。而把錢投入做生意或生產項目上,如果利潤回報率為10%,一年滾動周轉4次,就可獲得40%的增值。如果對市場走勢觀察分析準確的話,每次周轉會盈利30%或更多些,那么一年滾動周轉4次,所得的利潤則超過100%了,同時也達到了以很小的投入把買賣做大的目的。所以,猶太商人乃至普通猶太人,一般不會把錢存入銀行,即使一時沒有找到有利的投資目標,他們寧可拿著現金,等待投資時機。
英國猶太大亨亞倫是個移居英國的猶太人,從打工開始,就把積蓄的一點小錢做些小生意。由于生意的擴大,他需要資金周轉,不得不向錢莊或銀行借錢。他在自己的實踐中發(fā)覺,向別人借錢的代價確實太高,往往與商業(yè)經營獲得的利潤相差無幾。他想,自己辛辛苦苦經營全為銀行打工,而且風險比銀行還大,倒不如自己從事放債業(yè)務還合算。幾年后,他開始了放債業(yè)務。他一邊維持小生意經營,一邊抽出部分資本貸給急需用錢的人。另外,他又從銀行借來利率相對較低的錢,以較高的利率轉貸給別人,從中賺取差額利潤。有些等錢應急的生產者或個人,寧愿以月息20%借貸。這樣,等于100元放貸1年,可獲得240%的回報率,這比投資做買賣更能賺錢。亞倫就是盯著這個賺錢的路子,迅速走上發(fā)跡之路的。據統(tǒng)計,亞倫63歲逝世時,留下的錢財是當時英國首屈一指的。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經營者的生存與發(fā)展關鍵在于其商品不積壓,經常保持勤產勤進,快銷快出,這樣就不會積壓資金。商品一旦積壓,既妨礙了擴大生產經營,又產生利息、倉租等費用;要達到商品不積壓,除了產品的質量和款式外,很重要一環(huán)就是營銷。
從事經營,風險是時刻存在的。 盈利是與風險并存并成正比的。如何化險為夷呢?猶太人做買賣很有規(guī)矩。如規(guī)定交易必須訂立合約,一切按合約條款辦事;又如生意上不可賒賬,如果有人要求賒賬就必須提供銀行擔?;蛳鄳飿I(yè)抵押等。此外猶太人絕對不做以言代約或者簽定隨隨便便的“口頭協(xié)定”。
在馬克思的故鄉(xiāng)德國,那里猶太人應該屬于早期資產階級。特利爾城的猶太人大部分是從東歐波西米亞遷居而來(今天的捷克共和國)。根據史料記載4世紀,猶太人在羅馬統(tǒng)治時期就已經以“猶太人聚集地”的方式生活在德語區(qū)了,而那個時候還沒有德國這個概念。當時的猶太人“聚集地”是四面高墻,晚間大門上鎖,這種情況大約延續(xù)了400年之久。在大多數基督徒眼中,定居德國的猶太人是惡魔,是災難的象征,是大災星。在歐洲許多地方,猶太人如果離開其“聚集地”就無安全可言了。雖然有些聰明的猶太人也會在白天到聚集地之外打工賺錢,但他們的個人生活和社會交往卻都局限在聚集地之內。猶太人的社區(qū)是與世隔離并且自理其政的實體,有自己的文化、法律和稅收。聚集地的生活方式也排除了歐洲猶太人從事農業(yè)的可能性。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猶太人所到之處,都激活了一個社區(qū)的經濟生活或者繁榮了一座城市的商業(yè)經濟,給定居地帶來了繁榮。所以上至皇帝,下至地方長官,許多地方都樂于給猶太商人提供專門保護。但是這種保護,完全取決于地方市鎮(zhèn)官員的一念之差。17世紀初,歷經30年宗教戰(zhàn)爭蹂躪后的德國百業(yè)凋零,猶太人因其跨國的聯(lián)系和融資方面的能力,使他們成為德國經濟復蘇的希望。為了振興經濟,許多小公國紛紛推出類似當今澳大利亞的投資移民政策,各地領主熱烈歡迎猶太人前來定居。猶太人由此獲得購置地產和公開崇拜的權利,一些能力非凡的猶太人甚至入閣,參與公國的財政管理。甚至德國上流社會也逐漸開始接納猶太人。例如,“鐵血宰相”俾斯麥曾形容猶太顧問是貴族們的“秘密武器”。1859年,俾斯麥雇用了一位猶太銀行家布萊西羅德作為他投資和金融方面的顧問。俾斯麥的財富在布萊西羅德打理的近30年里,保持了年均10%的復合增長,而俾斯麥每年都將利潤抽走,用于購買土地和森林。土地和森林就像銀行一樣提供穩(wěn)定恒久的回報。他的算盤是:土地隨人口的增長,每年約增值2%;木材價格每年漲2.75%,合計4.75%;再加上森林每年的自然生長。這個收益就是無風險的收益。事實證明,雖然在后來的50年德國經歷了戰(zhàn)亂、通脹和蕭條,但俾斯麥的森林和土地卻一直穩(wěn)定增值??梢?,猶太銀行家的投資策略具有高度的前瞻和預見性。
到了19世紀初期,德國經濟以農業(yè)為,除了當小商販以外,猶太人還經營糧食和牲口,青黃不接的時候,德國農民只好向他們借貸熬過嚴冬??墒墙栀J人通常不會感激債主,社會失控時還會把債主當成泄憤的對像。1819年在萊茵河流域和德國各地爆發(fā)針對猶太人的騷亂。19世紀下半葉德國高速工業(yè)化進程,引發(fā)社會動蕩,與小城鎮(zhèn)守舊的德國人相比,猶太人很快適應了大都市的新形勢。農村農民破產后,甩出的勞動力進入了主要由猶太人掌控的城市紡織業(yè)和成衣業(yè),供大于求背景下,紡織業(yè)工人的工資越壓越低。從此,猶太業(yè)主背上了剝削的罵名,柏林、法蘭克福、維也納等城市,遍地開花的猶太銀行和投資公司的經營更是給他們帶來致命的后果。1873年,猶太鐵路大亨和一群小猶太投機家們哄抬起來的股價破滅,一跌到底。股市崩潰后的整個德國社會,在對猶太投機家的憤怒聲討中形成了現代反猶的浪潮,希特勒屠殺600萬猶太人的惡果從這時起被悄悄地種下。
馬克思在宣言中總結到:資產階級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yè)的神圣光環(huán)。它把醫(y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雇傭勞動者。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創(chuàng)業(yè),到處建立聯(lián)系。資產階級,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這些工業(yè)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的地區(qū)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供世界各地消費。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一個世界。
資產階級使農村屈服于城市的統(tǒng)治。它創(chuàng)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農村人口大大增加起來。資產階級日甚一日地消滅生產資料、財產和人口的分散狀態(tài)。它使人口密集起來,使生產資料集中起來,使財產聚集在少數人的手里。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tǒng)治中所創(chuàng)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chuàng)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采用,化學在工業(yè)和農業(yè)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一句話,封建的所有制關系,就不再適應已經發(fā)展的生產力了。它必須被炸毀,而且已經被炸毀了。起而代之的是自由競爭以及與自由競爭相適應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資產階級的經濟統(tǒng)治和政治統(tǒng)治。
可是,讓資產階級沒有想到的是:用來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現在卻對準資產階級自己了。資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現代的工人,即無產者。
無產階級是誰?是工人和以前的中間等級的下層,即小工業(yè)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業(yè)者和農民。所有這些階級都降落到無產階級的隊伍里來了,有的是因為他們的小資本不足以經營大工業(yè),經不起較大資本家的競爭;有的是因為他們的手藝已經被新的生產方法弄得不值錢了。無產階級的隊伍就是這樣從居民的所有階級中得到補充的。
無產階級經歷了各個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最初是單個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工廠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勞動部門的工人,同直接剝削他們的單個資產者作斗爭。但是,機器的日益迅速的和繼續(xù)不斷的改良,使工人的整個生活地位越來越沒有保障;單個工人和單個資產者之間的沖突越來越具有兩個階級的沖突的性質。工人開始成立反對資產者的同盟;他們聯(lián)合起來保衛(wèi)自己的工資。他們甚至建立了經常性的團體,以便為可能發(fā)生的反抗準備食品。有些地方,斗爭爆發(fā)為起義。他們斗爭的真正成果并不是直接取得的成功,而是工人的越來越擴大的聯(lián)合。這種聯(lián)合由于大工業(yè)所造成的日益發(fā)達的交通工具而得到發(fā)展,這種交通工具把各地的工人彼此聯(lián)系起來。只要有了這種聯(lián)系,就能把許多性質相同的地方性的斗爭匯合成全國性的斗爭,匯合成階級斗爭。而一切階級斗爭都是政治斗爭。
    中間等級,即小工業(yè)家、小商人、手工業(yè)者、農民,他們同資產階級作斗爭,都是為了維護他們這種中間等級的生存,以免于滅亡。所以,他們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
流氓無產階級是舊社會最下層中消極的腐化的部分,他們也被卷到了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里來,但是,由于生活所迫,他們更甘心于被人收買,去干反動的勾當。
革命為了誰?馬克思答到: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
    資產階級生存和統(tǒng)治的根本條件,是財富在私人手里的積累,是資本的形成和增殖;資本的條件是雇傭勞動。資產階級無意中造成而又無力抵抗的工業(yè)進步,使工人通過結社而達到的革命聯(lián)合代替了他們由于競爭而造成的分散狀態(tài)。于是,隨著大工業(yè)的發(fā)展,資產階級賴以生產和占有產品的基礎本身也就從它的腳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產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那么,共產黨人同全體無產者的關系是怎樣的呢?共產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們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則,用以塑造無產階級的運動。
共產黨的目標是什么?共產黨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無產階級政黨的最近目的一樣的:使無產階級形成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
如何奪取政權?馬克思說: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
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上,一個新型的無產階級政黨——布爾什維克黨宣告誕生。什么是布爾什維克?“布爾什維克”是俄文“多數派”的譯音,它是列寧創(chuàng)建的俄國馬克思主義政黨。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是俄國工人運動史上的重大轉折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1917年2月,俄國爆發(fā)了第二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彼得格勒的工人因為長期的戰(zhàn)爭、饑餓而走上街頭,派去鎮(zhèn)壓的軍隊當場嘩變。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內,沙皇尼古拉二世失去了對軍隊和國家的控制。沙皇被迫退位。俄國資產階級乘機在彼得格勒成立了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臨時政府。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俄國首都彼得格勒(圣彼得堡)的工人赤衛(wèi)隊和士兵在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首先舉行武裝起義。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炮聲為信號,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開始向冬宮發(fā)起攻擊,深夜攻入冬宮,逮捕了臨時政府成員??藗愃够油?,臨時政府被推翻。當晚,在斯莫爾尼宮召開第二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宣布臨時政府被推翻,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權已轉歸蘇維埃。第二天,列寧在大會上作報告,大會通過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組成了以列寧為主席的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由此,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宣告誕生。這次革命發(fā)生在俄歷10月,故稱為“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勝利是一場馬克思主義與蘇俄實際相結合的勝利,也是“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的勝利!按照毛主席的說法就是“團結二個95%,團結大多數!”斯大林則這樣說道:《共產黨宣言》是共產主義的“圣經”和“福音書”,“‘宣言’創(chuàng)造了一個時代”。

 

 

2013年3月20日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