遯(三十三)
經(jīng)文:
初六:尾,厲③,勿用有攸往。
六二:執(zhí)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④。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⑦。
九五:嘉遯,貞吉⑧。
上九:肥遯⑨,無不利。
注釋:
⑴遯(dùn):卦名。又作“遁”。帛《易》作“掾”。古人多解作逃避、隱退。然初六爻曰“遯尾”,六二爻稱“執(zhí)之”,九三爻有“系遯”,九四、九五、上九爻又有“好遯”、“嘉遯”、“肥遯”之辭,由此而考之,卦中“遯”字之義,恐如高亨先生所解,“遯”乃“豚”,謂小豬。
⑵亨小,利貞:少有亨通,宜于占問。
⑶遯尾,厲:豬尾有被割斷之險。
⑷執(zhí)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用黃牛皮捆縛它,不能掙脫。執(zhí),縛。革,皮。說,脫。
⑸系遯,有疾厲:捆綁小豬,使(小豬)有疾病而危厲。
⑹畜臣妾:畜養(yǎng)奴隸。古者稱男奴隸為臣,女奴隸為妾。
⑺好遯,君子吉,小人否:小豬惹人喜愛,君子吉利,小人不吉利。好,喜愛。
⑻嘉遯,貞吉:小豬受到贊美,占問則吉利。嘉,贊美。
⑼肥遯:小獵被養(yǎng)肥,(利于作祭品)。
今譯:
遯:少有亨通,宜于占問。
初六:豬尾有被割之險,故不要有所往。
六二:用黃牛皮捆縛它,不能掙脫。
九三:捆綁上豬,而有疾病,危險;畜養(yǎng)奴隸而吉利。
九四:小豬惹人喜愛,君子吉利,小人不吉利。
九五:小豬受到贊美,占問則吉利。
上九:小豬被養(yǎng)肥,(利于作祭品),沒有什么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