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四十九)
經(jīng)文:
初九:鞏用黃牛之革③。
六二:巳日乃革之④,征吉,無咎。
九三:征兇,貞厲。革言三就⑤,有孚。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⑥。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⑦。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⑧,征兇。居貞吉。
注釋:
⑴革:卦名。既有去故更新、改革變化之意,又有改朝換代之意,故《彖傳》稱“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yīng)乎人”。
⑵巳日乃孚:“巳”即“已”,乃天干中的第六干,因“已日”在天干十日中已過半,盛極而衰,正是革命變革的時刻。
⑶鞏用黃牛之革:用黃牛皮革牢固地捆縛。鞏,固。革,皮革。
⑷巳日乃革之:到已日就革命變革。
⑸革言三就:革命變革必須慎重,需經(jīng)三次討論才能行動。言,言論、討論。就,成、合計。亦有釋“就”為處者。
⑹有孚,改命吉:有誠,改天命則吉。改命,改天命,此指改朝換代。
⑺大人虎變,未占有孚:革命變革之際在人象老虎般威猛,不必占筮可知有誠。變,亦有說指野獸夏季脫毛,冬季毛又變厚?;⒆儯讼罄匣Q毛一樣。
⑻君子豹變,小人革面:革命變革時,君子象豹子般迅疾,小人被迫革除本來的面目。豹變,如豹之變化。此“君子”比“大人”次一等。故大人被喻為虎,君子被喻為豹。豹比老虎次一等。
今譯:
革,至已日才有革命(變革)的誠心,(這時)開始即亨通,宜于守正,悔事消亡。
初九:用黃牛皮革牢固地捆縛。
六二:至已日才能施行革命變革的大計,出征吉,無咎災(zāi)。
九三:出征兇,占問有危厲(革命變革)言論須經(jīng)三次(合計)才成。要有誠心。
九四:悔事消亡,有誠,改天命(立新朝)吉。
九五:(革命時)大人象老虎一樣威猛,未占則有誠。
上六:(革命時)君子象豹子般迅疾,小人也改變了昔日面貌。出征有兇,居而不動,占之則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