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批評往往使人受到傷害,甚至比受到皮肉之傷也輕不了多少。
我們常見到一些小朋友在受到批評時會說:“我就這樣,那又怎么樣?”還好這是小朋友。有時,為了保持自己的獨(dú)立性確實(shí)在付出巨大的代價。
而當(dāng)我們的褲子沒拉上鏈,或是牙齒上殘留下一片小青菜,這時,如果你的朋友主動告訴你并及時得到處理,你肯定會很感謝他的。
即我們都在接受提醒、批評中成長。
在受到投訴顧客針對個人的批評時,我們卻可能不開心、反抗甚至引起吵架。原因是我們往往認(rèn)為顧客是蓄意攻擊而不是善意提醒。
所以我們當(dāng)然必須先能區(qū)別出顧客是蓄意攻擊還是善意批評。可是往往蓄意的攻擊只是因?yàn)橥对V顧客煩燥了、累壞了或是因?yàn)樽约菏艿讲还龆乙粋€可以出氣的人,剛才你就是最合適的了。比如在食堂打飯時工作人員態(tài)度不大好,我反過來半微笑著說:“是不是早上跟家里人生氣了?”,他可能因?yàn)檫@個冷幽默而被逗笑了,這時,我們都不會不愉快。實(shí)際是,顧客哪怕是針對個人的批評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并無惡意,是可以通過我們的原諒并為其提供解決方案而使我們在真誠的服務(wù)中使一些不愉快被輕輕白抖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