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有助于化解科學一元化的困境,也使人有著更高的精神追求
人類的社會生活處于兩大系統(tǒng)之中,即物質(zhì)世界和精神世界。一般來說,科學以“求真”為要務,以物質(zhì)世界為對象;而宗教、道德等則以達致人類更高的“善”與“美”為追求,以精神世界為對象。在一切科學無能為力,或人類理性難以插足之域,求助于想象是人類思維的慣性。不僅如此,人類認識的階段性、科學探索的過程性和局限性,也為想象和信仰留出寬敞空間。也正因如此,宗教自由是人類精神活動的重要內(nèi)容。人類歷史經(jīng)驗證明,生活于世界的人不能沒有信仰,信仰是滋養(yǎng)人類心靈的陽光,并且信仰一旦形成,便難以被強制消除或加以替代。歷史上不乏因侵犯和壓制宗教自由而付出沉重代價的事例:在歐洲,中世紀教會對不同信仰的壓制和迫害引發(fā)多次宗教沖突或戰(zhàn)爭,國家也因明確支持或反對某個教派而卷入其中,給社會和人民帶來無盡的動蕩和災難。
許多人認為,在科技昌明時代,人們實無必要再求助于宗教,以獲得心靈慰藉與感情寄托。這種認識是膚淺的。不容否認,今日社會的確是科技發(fā)達,各式各樣的發(fā)明不斷地推陳出新,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需要。但是,迄今依然存在許多無法以科學驗證或解決的問題,其中以關于人的生死福禍等問題為最。面對種種無奈與無助,富含博大精深人生哲理的宗教,就成為人們可以借助的另一種選擇。
德國當代著名宗教學家莫爾特曼對此曾有非常精到的論述。他指出,在當今社會,“一切事物及服務的全球市場化在今天遠甚于純粹的經(jīng)濟行為。它已成為人類生活無所不包的律令。我們都是顧客與消費者,而不論除此之外我們還會是什么。市場已成為生活哲學與世界宗教,而對某些人來說甚至意味著‘歷史的終結’。 無所不在的市場化在各個層面給社群帶來破壞。因為人僅僅以其市場價值而被加以衡量,他們僅僅因其能對市場提供什么以及能買得起什么而被賦予價值。”的確如此。當以“科學”作為社會生活的唯一形式,那么一切將被量化;一切都轉換成市場價值來加以交換,這顯然不是人類社會的正當追求。人們在很多時候是需要科學,需要根據(jù)科學的手段來滿足自己的生存條件,但是,人更是一種精神的存在。如果沒有對理想、價值的探尋,那么人類社會將會與動物世界沒有任何分別。
宗教恰恰在這個層面給人們提供了科學之外尋找人文價值的需要。正如有國內(nèi)學者所指出的那樣,人的尊嚴與善相聯(lián)系,而人權與正當相關聯(lián),“每一種宗教、哲學和道德學說,每一種偉大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都有其獨特的關于善的觀念,因而有其獨特的關于人的尊嚴的理解。在伊斯蘭教中,人的尊嚴與神的意志相關, 只要你按照真主的要求生活,你就獲得人們的普遍尊敬,也就獲得尊嚴。這與中世紀的基督教徒很相似。而在儒家文化中,人的尊嚴來自人自身的德性,一名中國人,假如能夠按照孔夫子‘仁’的教誨,在修身和社會政治實踐中成為有德之人,就體現(xiàn)了人的尊嚴?!笨梢?,在宗教生活中,人們因為對理想的追求以及對行為的自律,成就了其作為有價值、有尊嚴的生命主體的形象。
宗教滿足了人的精神生活必需,使人們具有良好的心理調(diào)節(jié)功能
人們之所以選擇信仰宗教,是因為宗教具有能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的積極功能。對于個體來講,宗教信仰具有自我調(diào)適作用和功能。信仰宗教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陷于迷惘或遭遇不幸時,往往借助于宗教信仰的啟迪作用予以自我調(diào)適,使心靈得到安慰或解脫。在關于宗教起源或功能的各種解釋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宗教是基于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而產(chǎn)生的,宗教與人類的幸福追求、道德約束、終極關懷密切相關。例如,宗教可能是人對于理解自然現(xiàn)象及其生活經(jīng)驗的需求,可能是人在情感上對于解釋和適應神秘與災難并進而獲得內(nèi)心平靜的需求,可能是個人歸屬于某一群體以排遣孤獨感的需求等。宗教正是出于對“我”究竟自何而來、究竟為何而生、究竟向何而去等人生問題的執(zhí)著追索而充滿魅力。
實際上,宗教自由之所以是人類社會普遍保護的一種人權,受到憲法和法律保障,是因為它需要人性的契合,表達了一種使人向善的目的。正是在宗教的目的是要造福人類這個意義上,愛因斯坦曾先后這樣表述宗教:“一個人領悟到了人類欲望的空虛,就會去追求自然界和思維世界中展現(xiàn)出來的崇高莊嚴和奇妙秩序”; “個體存在方式猶如牢籠一般,因此他渴望將宇宙作為單一的、有意義的整體來體驗?!睈垡蛩固菇又f:“我堅持認為,宇宙宗教情感是從事科學研究最強烈、最高貴的動機……有位當代人正確地說過,在我們這個唯物主義的時代,只有嚴肅的科學工作者才是深信宗教的人。”可見,宗教既是人們?yōu)榱俗非蟾呔窬辰缢匦?,也是推動人們更好地改造世界的精神動力。愛因斯坦所沒有明言的是,正是他那種悲天憫人的崇高宗教情感,促使他不斷地去探索未知的物質(zhì)世界,成為20世紀人類思想史上的巨人。
宗教對人們精神生活的作用,往往通過宗教的心理調(diào)節(jié)功能予以實現(xiàn)。宗教發(fā)揮作用離不開其心理調(diào)節(jié)功能,宗教正是通過心理調(diào)節(jié)功能來發(fā)揮其功能,從而滿足人類的精神需求。那么,宗教的心理調(diào)節(jié)功能如何得以實現(xiàn)呢?其中,宗教可以為人們提供安全感和某種安慰,使其消除心理上的焦慮與恐懼。比如,宗教可以消除人們對于死亡的恐懼,給人以臨終關懷。有許多虔誠的信仰者視死如歸,把死亡看得非常平淡。其二,宗教可以滿足人們對愛的渴望?,F(xiàn)代社會在享有物質(zhì)文明的同時,卻失去了以往密切的人際關系和溫暖的人情,普遍感到生活的孤獨和疲憊等。講求博愛、慈悲、奉獻等的宗教可以為人們彌補這一需要。其三,宗教可以消除人們的憤懣與怨氣,從精神上彌補由于社會不公所帶來的苦痛。宗教可以通過一些宗教解釋,如提倡寬容與忍讓、寬恕以及因果報應等,幫助人們化解胸中的壁壘,消除其憤懣和怨氣,使受傷害的心靈得以舒緩。其四,宗教可以通過使人的精神超越于現(xiàn)實,幫助人們暫時擺脫現(xiàn)世與人生的各種煩惱。宗教往往是超越現(xiàn)實與自我的,它能夠淡化人對現(xiàn)實的關注,打開人心中的死結,逐漸通過超脫求得解脫。
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宗教的這種心理調(diào)適功能能夠引起生理上的良好調(diào)節(jié)作用。一名經(jīng)常受到精神折磨、心情苦悶的人,其生理上的免疫功能就會下降,這樣的人壽命較短,得病率較高,死亡率也較高;相反,一名心情愉快、心胸開朗的人,其生理上的免疫功能便較高,有益于身體健康。在宗教社會功能這個問題上,以往有許多不同的觀點,但是每種觀點都不排斥宗教對人的心理調(diào)適功能。例如馬克思指出“宗教是人民的鴉片”,對其仍然可以作出正面理解:第一,它意味著宗教使人超脫現(xiàn)實,在人們的意識中創(chuàng)造出幻想的世界;第二,它表明宗教使人得到寄托于空想的自我安慰。過去我們在理解馬克思這段論述的含義時,只注重其批判性,而忽略馬克思在這里所揭示的宗教對人的心理調(diào)適功能。
宗教的心理調(diào)節(jié)功能確實能起到積極作用,甚至本來有病理現(xiàn)象的人會因為相信神靈治病的虔誠而使體內(nèi)免疫功能得到提高,并由此減輕、甚至消除原來的病痛。當然,這種信仰治療也具有一定的負面作用,如果不能把握好度,過分癡迷,可能使人喪失生活的熱情和勇氣,延誤正常的藥物治療,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