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鳳凰財經訊 北京大學教授、著名
經濟學家林毅夫參加了2015冬季達沃斯
經濟論壇1月22日的金磚國家
經濟展望論壇,同時出席論壇的還有來自巴西、印度、俄羅斯的專家學者和商界代表。中國作為金磚四國的佼佼者,林毅夫又是中國的代表,坐在會場中央,離主持人最近的“黃金座位”。他的發(fā)言也是備受矚目。
對于金磚國家中的“尖子生”—中國,主持人問到中國的
經濟增速從12%,13%的高位回歸到如今7%-8的增長,這是否說明
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增速一定要放緩。
林毅夫首先糾正了主持人提到的高達12%-13%的增長,中國曾經的確經歷過如此高速的增長,但這只是過去36年中的一兩年的情況,而且是以高通脹為代價。過去36年更普遍的情況是中國一直保持9.7%的增長,這已經創(chuàng)造了人類發(fā)展的奇跡。兩位數(shù)的
經濟增速很難保持,林毅夫認為中國現(xiàn)在已經到了需要進行
經濟結構調整的時刻。
林毅夫表示從GDP總量上看,中國現(xiàn)在是第二大
經濟體,僅次于美國,從PPI總量上看,中國剛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
經濟體。雖然9.7%的
經濟增速難以保持,但中國依然有潛力完成8%的
經濟增速,前提是國內和國際有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林毅夫認為外部環(huán)境主要有三方面組成:出口、投資、消費。在逐一分析三方面后,林毅夫認為外部環(huán)境不容樂觀,這也直接導致
經濟增長放緩。
出口方面,歐元區(qū)和日本依然深陷
經濟危機。美國
經濟逐漸復蘇,但6%-7%的復蘇速度遠稱不上強勁。2015年,出口很難作為
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在投資和消費領域,中國依然對國際投資者有很大的魅力。中國總理李克強在昨天的演講中提到中國作為中等收入國家,有良好的投資環(huán)境,并且將進一步加大在基礎建設、環(huán)保領域、高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的投入,這些都使中國不同于發(fā)達國家,依然具有很大的投資潛力,也蘊藏著很多投資機會。
除了中國良好的投資潛力,林毅夫也提到中國正在積極對外投資,對外投資額占到40%。中國的儲蓄率達到GDP的50%,中國可以利用老百姓的儲蓄來削弱杠桿,減少債務,完善
市場,吸引更多私人投資。
對于2014年中國GDP增速減緩到7.4%,林毅夫并不擔心。他認為未來5年甚至未來10年,中國還可以繼續(xù)保持7%的增長。雖然不如曾經9.7%的增長,但考慮到全球不容樂觀的外部環(huán)境,這個增速已經非常高,中國為全球
經濟貢獻了25%甚至高達30%的增長。
在最后的提問環(huán)節(jié),有記者問林毅夫為什么中國政府過度依賴貨幣政策,中國的財政政策作用如何。林毅夫認為中國政府一直積極對
市場進行調控,必要的時候更會主動干預
市場。他表示,外部危機出現(xiàn)時,政府會利用財政政策,加大對基礎建設的投入,用公共投資推動喜人消費。他認為基礎建設是促進
經濟增長的底牌。
有趣的是,林毅夫發(fā)現(xiàn),中國政府用基礎建設拉動
經濟的“獨門絕技”也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借鑒。他表示2014年IMF發(fā)布的全球
經濟展望中提到,當?shù)胤?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black;" >經濟出現(xiàn)危機時,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投資基礎建設。
對于中國
經濟,林毅夫一句話總結道:“連IMF也要向中
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