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誠,王忠誠講師,王忠誠聯(lián)系方式,王忠誠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家庭教育專家、兒童文學作家
4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王忠誠:也談“狼爸”之教育——做客青島人們廣播電臺有感
2016-01-20 42459
也談“狼爸”之教育——做客青島人們廣播電臺有感 應青島人們廣播電臺的邀請,就“狼爸”教育孩子的做法做了一檔節(jié)目,如其說是做節(jié)目,倒不如說是我在談我的個人感受。 “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袄前帧笔挵儆拥淖龇ㄊ?,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學習成績不符合他的要求,就會遭到嚴厲的體罰。四個孩子三個被北京大學錄取,但我覺得這屬于巧合,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采取打的方式來教育的。 在“狼爸”眼中,打孩子不僅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而且是最精彩的一個部分。從他身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每當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品行、學習成績不符合他的要求,就必須要接受“懲罰”??梢哉f這位父親的成功主要受益于母親“動輒就打”的教育方法,所以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他選擇了延續(xù)家族傳統(tǒng)方式——打! 我覺得,打孩子不是像他所說得那么簡單。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要打得科學,打出藝術(shù)并不容易。那什么是科學地打呢?我認為,是明家規(guī)、定尺度的家法。孩子們知道怎么做是對的,怎么做是錯的,錯的是新錯還是重犯。 用“打”的體罰方式,讓孩子懂得服從。本質(zhì)上是用暴力強迫孩子服從自己的意志。用這樣的方式培養(yǎng)的孩子,只會成為唯唯諾諾,沒有獨立思想的人?!袄前帧迸囵B(yǎng)出來的很可能是“羊子”、“羊女”,孩子的性格會受到扭曲?!袄前帧贝蚝⒆优c孩子考上北大,這兩者之間并非存在必然聯(lián)系,所以不值得提倡推廣。 他認為孩子對于快樂或痛苦,并沒有本質(zhì)上的認識。他的女兒在日記中寫過:“我沒有快樂童年”,但他并沒有理會女兒的想法。他認為,孩子對快樂或痛苦的認識是建立在與其他孩子對比的基礎(chǔ)上:別人不能玩,自己能玩,就快樂;反之,則痛苦。所以,孩子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快樂。今后對童年的認識也是建立在回憶上的。“現(xiàn)在,他們考上了北京大學,在學生階段取得了成功。所以,我相信以后他們在回憶童年時,肯定認為是快樂的?!? “狼爸”的三個孩子考上北大,但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并不一定如外表那么光鮮靚麗,他們心里也許比較壓抑、痛苦。無論怎么“打”,都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傷害;一個成年人打一個孩子,在我看來,就是以強凌弱的表現(xiàn)。我倒是希望“狼爸”能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感情。 “狼爸”說他之所以動手打孩子,完全是出于對子女的愛。他為了教育年幼的孩子,幾乎放棄了工作,他說“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最負責任的父親。”我要說的是,愛是不帶條件的,凡事帶條件的愛都有陰謀。像他所說的,打是為了愛,難道只有通過打孩子,才能愛孩子嗎?難道說打的越厲害愛的會越深? 可能很多家長都會說:“我們小的時候經(jīng)常挨打,也沒見有什么問題。怎么現(xiàn)在的孩子就不能打呢?”知道嗎?這是因為時代的不同而導致的結(jié)果,我要說的是:“現(xiàn)在的孩子的自主能力和自我意識都很強,渴望有獨立的人格并得到別人的尊重?!蹦切安淮虿怀刹摹?、“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都是那個時代的理念。那個時代是前工業(yè)化時代,物質(zhì)決定意識,教育又屬于意識形態(tài)里的東西,我們的教育也呈現(xiàn)了制造業(yè)的痕跡,它對待人就像對待物品一樣,并不注重人的個性。所以,你用原始的眼光去看待現(xiàn)在的孩子,那就很落伍了。 如今,我們的教育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注重的是人的潛能的提升和人的需求的全面滿足。不是有句話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嗎?這個時代尊重人的個性,注重個人感受。我們不能再像以前對物打交道那樣跟人打交道了。它要用人本身的規(guī)律和人打交道。而人本身的規(guī)律,就是他要發(fā)展與眾不同的個性與天賦。注重個人感受,內(nèi)心的需求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時候家長再打孩子,孩子就受到了極大的傷害,所以不能打,打就是一種傷害。 平時的家長中,我經(jīng)常說多這樣一句話:“我們用昨天的觀念教育今天的孩子從事明天的事業(yè),很多家長患了病,竟然讓孩子吃藥,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 打孩子反映了家長的暴怒情緒與教育的無知。本來是想教育孩子,卻不知道這種教育方式是失敗的,達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這是因為,一、打孩子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心理適應現(xiàn)象。如果家長動不動就打孩子,孩子在心理上會產(chǎn)生一種適應現(xiàn)象,說白了就是打皮了。二、容易讓孩子關(guān)注家長的暴怒情緒,從而忽視對自己錯誤行為的認識。打孩子的家長很少會對孩子細細講孩子錯在哪兒,會造成什么后果。三、打孩子容易給孩子帶來傷害,比如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迫使孩子說謊,引起孩子反抗和抵觸的情緒,造成親子關(guān)系的緊張,更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等等。 當然,適度的懲罰可以使孩子把自己受罰的行為與挨打的后果聯(lián)系起來。從而讓孩子學到良好的行為習慣,克服不好的行為習慣。經(jīng)常有家長抱怨說,你看現(xiàn)在的孩子,氣得大人要命,打還打不得。我覺得不能用簡單的打與不打來討論教育孩子的問題,而是怎樣適度地運用懲罰,這里的懲罰是有教育的元素在里面,是教育的一種方式。 我們總說,對孩子要提倡鼓勵和表揚,這是正面教育。但光表揚怎么行呢?這樣孩子豈不會是非不分?家長偶爾使用適度的懲罰來教育孩子是可以的,但是要看孩子的年齡,4歲到6歲或者是小學低年級段的孩子可以,10歲以上家長就應該慎重了。在這里把幾條成形的懲罰孩子的注意點提供給家長,希望你在懲罰孩子的時候多多注意。 一、不可輕易懲罰孩子,可偶爾為之。但一定要把道理跟孩子講清,為什么要懲罰。 二、懲罰作為一種管教孩子的方式,只有應用恰當,才能收到應用的效果。 三、善于懲罰與善于表揚在家庭教育中同等重要。 這里要著重說一下第二點,懲罰有很多種,一種是體罰,打屁股打手心。家長只能用手,而不能用腳踹或是器械等,因為手的力量比較小,容易控制。一種是譴責,家長可以通過批評、瞪眼睛、皺眉或沉默等表情表示自己的不滿。還有一種是隔離,比如說家里來了客人,孩子又嚷又哭,家長可以把他帶到另一間屋子,告訴他這樣做不對,讓他反省。最后一種是可以取消原來的承諾,比如打算去哪里玩兒,因為他犯錯誤而取消。 怎么樣才能讓懲罰發(fā)揮作用呢?技巧在哪里呢?周梅認為,首先,懲罰的同時要配合表揚和鼓勵,要先肯定后批評。比如孩子今天打架了,家長可以說,開始他罵你你沒有罵他,這是對的,但是你后來急了動手就不對了。二、懲罰不能傷害孩子的人格,說一些過火的話。三、不要當眾懲罰。四、懲罰要就事論事,不要把陳谷子爛芝麻的事兒再翻出來。五、要給孩子講清楚為什么要懲罰他,他錯在哪里。六、不要說氣話,比如說一些“你氣死我了,早知道就不該生你”之類的話,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了。 適度、科學的懲罰不失為家長教育孩子的一種方式。這樣的懲罰是以不傷害孩子的心靈為前提的。 重申一遍,孩子需要激勵,不能采取“打”的方式來進行教育,所謂“打”也要“打”出學問。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在激勵中長大的,也不是每個孩子在“打”中成長的,你說呢? 做完了這一期的節(jié)目,思想上感覺很輕松,因為我把積壓在心里的東西一股腦的談了,盡管沒有條理,但是感覺還是那樣的順暢?;蛟S是我的想說法打動了導播,或許是我談的觀點吸引住了聽眾,或許是我的理念值得借鑒,沒成想電臺竟然連續(xù)滾動播出了幾天,我的很多“粉絲”還一個電話接著一個電話的談他們聽后的感想。 一期節(jié)目可能時間很短,但是,能夠帶來這樣的效果,我知足了,真的知足了,因為那是一種享受,一種幸福,一種滿足!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m.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